法國大馬路

始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法國租占廣州灣後重建定為“法國大馬路”。 法殖廣州灣時期,當局重建擴大此路,命名為“法國大馬路”。 “法國大馬路”曾享譽東南亞法殖廣州灣(今湛江市舊稱,曾為法國殖民地)的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洋大街當為“法國大馬路”。

位置

起點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建設旅店,終點與九二一路相接,全長752米,寬16~17米。

歷史

據《湛江市志》載錄:道光二十九年(1849),赤坎港註冊商船有400餘艘。各地商賈雲集,在赤坎商埠先後成立廣府、潮州、漳州(後為閩浙)、高州、雷陽等會館。光緒末年(1898)法國租借廣州灣後,赤坎成為“一口通商”口岸,商貿盛況空前,街市商鋪林立、鱗次櫛比,商街逐變大馬路,當年最著名的歐式大街——法國大馬路也誕生。
始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法國租占廣州灣後重建定為“法國大馬路”。抗戰勝利後,廣州灣回歸,法國大馬路後被命名為中山路(今中山二路 )。
當時,由南華廣場至民主路口段,因沿路有中學、國小,亦叫“學堂街”。抗戰勝利後為紀念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改稱“中山路”。如今的中山一路、二路延伸至南橋頭,成了“之”字形的道路。

歷史沿革

始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的“學堂街”(中山二路前身),因沿街有眾多的學校而著稱。現今的赤坎文化宮前身就是“法華學校”。法殖廣州灣時期,當局重建擴大此路,命名為“法國大馬路”。
“法國大馬路”曾享譽東南亞
法殖廣州灣(今湛江市舊稱,曾為法國殖民地)的歷史上最早出現的洋大街當為“法國大馬路”。時年(2014年)89歲的黎秀英婆婆當年從澳門逃難到赤坎,見證了當年的歷史。
黎婆婆告訴記者,當年之所以將赤坎街冠以大馬路之稱,是由於那時街道全部是用青石鋪砌,早期在街上走的交通工具——馬車。“從法國進口的馬車,來回奔走在大街上,發出‘達達’馬蹄聲,赤坎居民為此將街稱為馬路。洋馬車為赤坎帶來一道西洋色彩的風景線,令這座古商城添色不少。”
黎婆婆說:“後來,那些西洋大建築、中西合璧的商鋪酒樓客棧應運而生,‘法國大馬路’當年可‘威水’了,威名遠播東南亞。”
“法國大馬路”的茶樓酒家在那個年代沒有自來水,全靠花錢雇挑水工用木桶擔井水上茶樓,飲茶均用井水沏茶。大街上最吸引人的還數那些小商販,有賣報的報童、賣臘蔗的小販,賣豬腸粉的小販……
黎婆婆表示,在“法國大馬路”的夜市形成於潮州人建的“雙宗廟”前,宵夜琳琅滿目,本土特色甚濃。食客坐在矮矮的小板凳上圍著長條木桌,津津有味地品嘗著美食。夜市成行,堪稱為食街,賣糯米糖粥、杏仁糊、芝麻糊、白果糖水、賣炸蝦、賣白糖糕、煎堆等小食比比皆是,目不暇接。
上世紀三十年代,“法國大馬路”已出現電發行業,有“飛花殿”、“南京”、“世界”、“西施理髮店”等,設有電發、蒸發、捲髮、修容等服務項目。
“法國大馬路”還有各類百貨、藥店、書店、古董店、木屐店、火水日雜店等,赤坎人的娛樂生活也大部分集中在這條歐式馬路上,華燈初上,人們逛街也唯有到“法國大馬路”,當時的赤坎儼然一幅鮮活的清明上河圖。
民國十五年(1926)11月,法商越南電力公司狄龍來法殖廣州灣籌建“法商越南電力公司西營電廠”,赤坎市區始有路燈照明,開啟了電燈時代。
黎婆婆告訴記者,“自從電線桿在‘法國大馬路’豎起來以後,開啟了赤坎古埠工業文明時代的到來,著名的華山牌電風扇替代了商鋪內用人工拉的大布篷扇風。隨後‘大寶石’、‘京都’、‘歐亞’、‘勝記’、‘南華’、‘六國’、‘勝利’等大酒店商樓內也吊裝起豪華的西洋燈盞,令這些帶著西洋味、南洋味的酒樓溢光流彩,增色不少。”
民國27年(1938)上海《申報》以大標題“大廣州灣”對此進行了專題報導,讓“廣州灣”名聲大振。
百年大街中山路
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沿海城市相繼淪陷,各地難民大批逃離家園,湧進法殖廣州灣,此時“法國大馬路”的很多商店也轉行改為旅業。那時的旅館有“寶石”、“昌隆”、“歐亞”、“東成”、“國華”、“六國”、“華陽”、“粵南”等。
上世紀40年代初,省港著名粵劇演員薛覺先、白駒榮、譚蘭卿、何芙蓉等曾經住過南華大酒店。著名演員黃千歲、伊秋水、龍飛俠、朱麗芳、敖峰、倩影雲等曾到該店登台獻藝。
抗戰勝利,為紀念孫中山,又將“法國大馬路”易名為中山二路,並同時與中山一路合二為一成中山路,由南橋起點至九二一路終點,全長增至1332米。

周邊設施

工人文化宮、南華大酒店、中山百貨商店等單位都坐落在路的兩側,是廣東省湛江市赤坎區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