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洛江區

屬泉州市轄。因其轄區內有國內外著名的洛陽古橋,且境內有泉州市第二大河流--洛陽江,故取區名“洛江區”。洛江區人民政府駐萬榮街。洛江區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地帶,泉州中心市區東北部,地處風光秀麗的洛陽江畔,東北毗鄰惠安、仙遊兩縣,西連南安市,南接豐澤區。,是泉州中心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閩東南新興起的城區。介於東經118゜33ˊ~118゜42ˊ,北緯24゜56ˊ~25゜19ˊ之間。 政區轄虹山鄉、羅溪鎮、馬甲鎮、河市鎮、雙陽鎮和萬榮街道辦事處,有80個行政村(居)。人口17.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12萬人.絕大多數為漢族,有回族、畲族等少數民族。通閩南方言。2003年末,,,其中非農業人口31129人。區人民政府駐萬榮街。全區轄2個街道、3個鎮、1個鄉:萬安街道、雙陽街道、羅溪鎮、馬甲鎮、河市鎮、虹山鄉。共有18個社區、67個行政村

洛江區-歷史沿革

唐久視元年(700),武榮州治由豐州遷往東南十五里的晉江下游平原地區,即現在的泉州市區所在地。景雲二年(711),武榮州改名泉州,並於開元年間開始修築泉州城。

1950年11月1日,政務院批准設立泉州市(縣級),隸屬晉江區專員公署。1951年1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以晉江縣城區及城郊8個鄉為行政區域。1971年1月,晉江縣北部的河市、馬甲、羅溪3個公社及國營雙陽華僑農場劃歸泉州市管轄。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晉江地區行政公署,設立泉州市(省轄地級市),實行市帶縣體制,原泉州市的建制改設為區的建制,因泉州古城狀若鯉魚,故取名為“鯉城區”。1985年12月31日,鯉城區人民政府成立,歸屬泉州市,並為泉州市政府駐地。1997年6月3日,根據“大泉州”發展規劃的需要,國務院批准泉州市增設豐澤、洛江2個區,原鯉城區行政區域調整為三個市轄區,同年9月29日,洛江區人民政府正式掛牌辦公。至2003年12月,全區共轄有萬安、雙陽2個街道辦事處,河市、馬甲、羅溪3個鎮,虹山1個鄉,11個社區居委會,74個村委會。

洛江區-氣候特點

洛江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四季常青,雨量充足,平均氣溫22度,年降雨量1147毫米。洛江區-資源概況

洛江資源豐富,區位優。是泉州市區的東大門,地理位置優越,區內礦產資源以非金屬尤其是土、石資源為主,瓷用高嶺土、輝綠岩、紫色岩儲量豐富;農業資源豐富,共有耕地面積4444.48公傾,林業用地面積25146.67公傾,森林覆蓋率62.2%。占市區2/3的土地,存量充裕,發展空間廣闊。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人文風情獨具特色,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區內的名勝古蹟旅遊景觀中有聞名世界的洛陽古橋:集垂釣、泛舟、旅遊、度假、娛樂為一體的仰恩湖遊覽區;

洛江區擁有國家、省、市賦予的一系列優惠政策,享有縣一級人民政府行政管理許可權和財政體制,且有土地管理、區域規劃與城市建設的管理職能和許可權;經批准設立的萬安開發區,雙陽華僑經濟開發區,馬甲農業綜合試驗區享有省級經濟開發區的優惠政策;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生態環境良好,城郊型農業具備一定基礎,形成蔬菜、水果、禽畜、水產、花卉8大生產基地,是泉州市區重要的副食品基地。

洛江區-交通運輸

福廈高速公路西福出入口緊靠城區中心,324國道、漳泉肖鐵路橫貫境內,萬虹公路貫通全境,市區第二條外環通道朋山嶺隧道的建成和大坪山隧道的貫通連線,州火車站近在咫尺。距離泉州晉江機場20公里,廈門高崎國際機場75公里,距離國家一類口岸後渚港10公里、天然良港肖厝港35公里。尤其“大泉州”戰略的實施和通港路、跨海大橋、等大型基礎設施的投建.洛江的區位優勢將更為突出。

洛江區-旅遊資源

洛陽古橋:我國現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洛陽橋,位於泉州東郊的洛陽江上,是世界橋樑筏形基礎的開端,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洛陽橋,原名“萬安橋”。宋代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橋工程。從北宋皇祜五年(公元1053年)到嘉祜四年(公元1059年),前後歷七年之久,耗銀一千四百萬兩,建成了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橋。據史料記載,初建時橋長三百六十丈,寬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兩旁。造橋工程規模巨大,結構工藝技術高超,名震寰宇。建橋九百餘年以來,先後修復十七次。大修有宋紹興八年(公元l138年),颶風、橋壞。郡守趙思誠修復;明宣德間(公里公元1426年一1435年)橋址下沉,潮至,增高三尺;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大地震,橋樑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禮修復;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蔡廷鍇軍長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公路橋,橋面增高2米。抗日戰爭時期受到嚴重破壞。1993年3月--1996年10月,國家撥出600多萬元專款,實施洛陽橋保護修復工程。現橋長731.29米、寬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橋墩、645個扶欄、104隻石獅、1座石亭、7座石塔。橋之中亭附近歷代碑刻林立,有“萬古安瀾”等宋代摩岩石刻;橋北有昭惠廟、真身庵遺址;橋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萬安橋記》宋碑,即立於祠內,被譽為書法、記文、雕刻“三絕”。

航空旅遊城:航空旅遊城是福建省首家集空中遊覽、水上娛樂、地面娛樂、度假別墅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企業。擁有豪華度假別墅21幢、普通度假別墅25幢、獨立豪華套房4幢20套/間,別墅內設汽車庫、廚房、淋浴蒸汽室、閉路電視、國內外直撥電話、卡拉OK點歌系統。富有獨特風格的海鮮樓提供潮、粵、閩菜及特色風味小吃,設有貴賓廳,提供不同形式宴會,並免費為別墅賓客提供送餐服務。航空旅遊城商務中心提供傳真、複印、中英文打字、翻譯、導遊等服務。票務中心提供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的票務服務。行李處提供行李服務。還提供醫療服務、會議接待和策劃等服務。洛陽江面的乘艇遊樂、垂釣、衝浪跳傘、將能使您大開眼界別有一番情趣。體育健身活動更是休閒度假的另一選擇,標準游泳池,兒童樂池、卡丁車場、網球場、高爾夫練習場可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段、不同國籍遊客的需求。具有獨特旅遊項目——空中遊覽,將使您觀賞領略泉州市區風光。飛行教練機將使您成為泉州市第一批自己培養的合格的飛行員,為您今後的人生道路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施琅陵園:施琅陵園是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河市鎮鶴頂山,墓地坐東北朝西南,占地6800平方米,墓庭隨山勢分7層而下,兩對石雕文武官立於最上層墓庭左右兩旁;下一層依次對列石馬、石虎、石羊,造型各異、神態逼真;往下各層分別為“欽賜祭葬”碑坊,清康熙皇帝第一、二、三次“皇清諭祭”碑亭和“皇清敕建”碑亭;一對約8米高的石望柱分立墓庭左右兩側,間距為137米;“山河礪帶”山門坊屹立於陵墓前。周圍環繞的相思樹、松樹、叢林等形成一道天然的翡翠屏。

俞大猷公園:位於洛江河市鎮的俞大猷公園,是為紀念抗倭民旅英雄俞大猷而建的。作為泉州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公園占地800多畝。目前公園建有10.5米高的俞大猷立像、古城靖國門、陳列館、國術館、嘯臥亭、彈亭、田螺姑娘像等,正氣堂金碧輝煌,石牌坊列陣而立,與石像前的茵茵綠草,共同在訴說著一位英雄不朽的歷史。

仙公山:泉州城北郊仙公山距市區35公里(又名雙髻山),南北朝齊(480-520)因祀“何氏九仙”而名。仙公山以其美景“仙”名,譽滿閩中,馳名海外。其山勢雄偉,岩崖陡立,徑曲林深,山中處處有景、有畫、有詩、有情,林泉巒谷與亭台樓榭之間分布著數十處景點與景觀,這些景點和景觀內函豐富,傳說迷人,著名的有“豐山洞”、“白水岩”、“朝天閣”、“九天仙門”、“仙靈橋”、“仙井”、“仙腳跡”、“仙棋盤”、“仙茶樹”、“仙排閣”、“出米岩”、“藏杉井“、“觀日台”、“小髻寨”、“楊海洞”、“立鶴亭”、“立鶴洞天”、“貴婦雙髻”、“小髻仰仙”、“九獅聚會”、“禪雞曉唱”、“雙龜聽法”、“仙山石林”、“雙髻雲海”、“荷潭印月”、“夕陽沉江”、“盤山火龍”和宋代朱熹、王十朋,明代張瑞圖等歷代文入騷客留下的摩岩石刻等。被譽為“八閩名勝無雙境、絕頂蓬萊顯九仙”的人間仙境。
幾年來,仙公山風景旅遊區管理處致力於旅遊區的規劃、開發和建設,籌資修葺了寺院亭閣,開築盤山公路、架設空中纜車、完善各種服務配套,使名山更加絢麗多姿,成為秀出八閩的旅遊勝地。

登上仙公山,尋道覽勝,或乘坐纜車,極目江天,那旖旎風光和絕頂凌空、置身天外,會讓人如臨仙境、心曠神怡而留連忘還。八聞名勝的仙公山,它以特有的“是真仙靈”和“特殊境界”迎接著中外的遊客。

仰恩湖:仰恩湖遊覽區地處洛江區旅遊重鎮馬甲鎮。距泉州市區24公里。仰恩湖是該遊覽區的主體景區。因環抱名聞遐爾的仰恩系列工程而得名。始建於1995年,由洛陽江的上游烏潭水庫攔腰築滾水壩而形成的人工湖。常年水面高程77.2米,水域面積1360畝,四面環抱龍眼林帶,萬(安)虹(山)二級公路擦湖而過。交通便捷,通訊發達,水電充沛,湖光山色,分外妖嬈,是觀光旅遊的好去處,也是龍舟競渡的理想場所。仰恩湖湖面面積數千畝,水位最高處76.2米,湖水清澈透明,周邊環境優美,現建有遊艇碼頭和釣魚台等集觀光、休閒、劃舟、垂釣為一體的娛樂設施。

虹山瀑布:虹山瀑布位於虹山鄉,海拔高六百餘米,年平均溫度低於市區4至6攝氏度,空氣請新,夏秋涼爽。蜿蜒的溪水從80多米的斷崖中飛流而下,濺起的水霧在陽光的照射下形成一圈圈美麗的彩虹,虹山瀑布因而得名。我國古代著名的方誌史學家何喬遠遊歷至此地有感而詩曰“紅日照天地,飛雪白紛紛;道者偶來此,雷霆殊不驚”。瀑布周圍古木參天、千姿百態,有3人方可合抱的蒼勁挺撥的古松木、古樟樹,而次生林蚺虬婆娑,藤蔓叢盤根錯節、奇花異草五彩繽紛,是人們感受大自然的好去處。

動植物觀賞園:洛江區馬甲動植物觀賞園是洛江區馬甲農業大觀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農科教相結合的一個基地,位於泉州市十佳風景區之一的仙宮山風景區。幾年來,已形成集農、科、教、遊覽、觀賞於一體的動植物觀賞園,與仰恩湖、仙公山配套成為旅遊項目之一。

占地50畝的珍稀動物養殖場,引進鱷魚,千里馬,鴕鳥等動物。同時,以觀賞園作為果樹產前基地,繁育果樹苗木10萬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