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海底岩石風化後的石英砂、被河流帶進海洋的石英砂,在海浪的衝擊磨洗下變成微小的顆粒,在平緩的海岸堆積成為海灘、沙灘。在大一些的湖泊也可以在湖岸形成沙灘。沙灘大多是金色,是因為含有雜質。
形成原因
一、海水沖水和侵蝕作用
沙灘是由於海水對陸地上的岩石的侵蝕作用形成的。岩石中比較易溶於水的成份比如石灰岩隨著海水流失掉,而砂子是很堅硬的石英就會保留下來,由於海水衝擊和風化作用,天長日久,大塊的石英會逐漸破碎成小塊,直至變成小粒的砂子。
二、陸地上的河流攜帶大量泥沙到海中
地球上大多數礦物質都是鈣、矽兩種元素組成的,岩石風化後受到風力或水流的運輸攜帶,質量小的帶走沉積形成土壤——平原,質量中等帶走當風速或流速減小便沉積形成沙灘(土要當載體速度降的更低被帶到更遠的地方,碎石提前沉積了),質量大的留在原地繼續風化。最後的結局是變成土壤,現在地球上的土就是這么形成的。當然還存在岩漿噴發形成岩石的現象,雖說現在的火山遠少於遠古時期。現在用的沙子是在沙子的聚集地——沙場運來的。
沙子主要是由礦物質和動物骨骼成分構成的,基本上呈白色。其成分中大多為矽,鈣氧化物,因為形成二氧化矽和氧化鈣等物質後,自身的硬度就很難繼續被風化和分解,只能被海水和風力運走。
沙子在形成沙灘的過程中,其中摻雜不同的物質,所呈現的自身的白色就會被掩蓋。富含磁鐵礦的沙子顏色較黑,其來源多為火山中的玄武岩。含有氯酸鹽及海綠石的沙子則顏色偏綠,其來源為有高含量的橄欖石的玄武岩(熔岩)。某些區域的沙子亦包含有石榴石及一些小寶石的堅硬礦物。
所以,肉眼所看到的沙灘多為混合物,所表現出來的銀色只是其雜質少而呈現的沙子的本身顏色,和一些晶狀礦物質。北海銀沙灘的形成類似於新墨西哥州白沙國家保護區地域的石膏沙丘,因為那裡是保護區,所以外界雜質很少融入沙子,所形成的沙丘也呈光亮、白色。
此外,地域也是主要環境,北方的沙子是石頭風化被河流帶來的,基本上形成的是黃色的沙灘.所以保護好的,雜質少的就格外先得“亮眼”。而南方的海邊沙子是海洋動物的骨骼碎沫是白色的沙灘,比較細膩。
主要類型
天然沙灘一般有兩種:矽質沙灘和鈣質沙灘。
矽質沙灘由海灘岩石風化成的碎屑堆積,也可由河流搬運後沉積而成。顏色一般是黃色的。鈣質沙灘由海中珊瑚的碎屑堆積成,一般呈現白色。
侵蝕問題
引起沙灘和海岸侵蝕的原因很多,但可歸結為兩種。
其一是受侵蝕岸段岸灘的泥沙供給量減少。一般是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濱海取沙、河流建閘和海岸工程攔沙等。自全新世海平面基本穩定以來,除發生颱風、風暴潮等異常事件而外,多數海岸已經相對穩定,雖然全球性的海面上升會造成海岸的侵蝕,但由它引起的侵蝕是一緩慢的過程,在3~5年短時間尺度來看,岸灘的動力地貌基本趨於平衡。但如果人們在濱海取沙,海洋動力勢必重新塑造自己的岸灘平衡剖面,造成海岸侵蝕。
其二,近岸采沙,很多情況是開採水下沙壩。由於水下沙壩被開採,使得海灘的天然“防波堤”消失,在波浪動力的作用下,海灘將重新自我塑造,以達到海灘的動力地貌達到新的平衡。結果,沙灘灘面下蝕,後濱沙丘被侵,岸線後退,侵蝕的沉積物在波動力的作用下,重新在水下形成新的沙壩。新形成的沙壩又被開採,形成惡性循環,最終結果是,岸線不斷後退,灘面不斷下降。
我國著名沿岸沙灘
北海銀灘
位於廣西省北海市,銀灘具有灘長平、沙細白、水溫淨、浪柔軟、無鯊魚、少污染、氣清新等特點,沙灘潔白如銀,石英礦含量高達98%。
三亞亞龍灣沙灘
位於海南三亞,亞龍灣氣候宜人,冬可避寒、夏可消暑、自然風光優美、青山連綿起伏、海灣波平浪靜、湛藍的海水清澈如鏡,柔軟的沙灘潔白如銀。
中國第一長灘
位於廣東省湛江市東海島東部東海島海灘,面向南太平洋,呈南北走向,沙灘長28公里,寬度隨潮位漲落約 100至300米左右,海灣呈新月形,沙細且白。與世界知名海灘相比較,東海島東岸沙灘的長度僅次於澳大利亞的黃金海岸沙灘,長度為20663米。
嵊泗基湖沙灘
基湖沙灘位於浙江省嵊泗縣境內,為我國唯一的國家風景列島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區域。沙灘全長2200米,寬 200多米,面積約50萬平方米。基湖沙灘溶綠洲、沙灘、海灣為一體,金沙細淨、坡度平坦、海水蕩漾、綠樹成蔭。基湖沙灘有"南方北戴河"美譽,亦可與美國的夏威夷相媲美,為一難得的海島旅遊勝地。在此海浴、沙浴、日光浴和海上運動均十分悠閒自得。近處建有“非誠勿擾”假度酒店、怡貝灣度假村和漁家賓館,灘面上娛樂休閒設施齊全,每年夏季,旅遊者絡繹不絕。新月甫出的基湖夜景波光粼粼,滿灣銀輝,又別具"春江花月夜"意境。但陶醉於美麗景色的旅遊者,不要忘記基湖沙灘也曾被侵華日軍闢為水陸兩用機場,作為進攻滬松的海上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