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指紋

油指紋

因油品光譜、色譜圖的複雜性如同人類指紋一樣具有唯一性,因此,人們把油品的光譜、色譜圖稱為“油指紋”。通過對溢油和可疑溢油源油樣的“油指紋”進行比對,可以實現溢油源的排查和確認。

簡介

油指紋油指紋

原油是由上千種不同濃度的化合物組成,這些化合物通過不同的分析檢測手段獲得不同的信息,如利用色譜獲取的組分信息、利用光譜獲得的各種光譜特徵,這些信息就是反映油品特徵的油指紋。

油指紋鑑別就是基於油品指紋的差異性,通過對溢油和可疑溢油源油樣的“油指紋”進行比對,從而實現溢油源的排查和確認。

該技術最早始於20世紀60年代,美、日等國家在70年代相繼推出標準方法,北歐標準也在80年代頒布。近些年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的不斷深入,各國都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溢油鑑別體系,並建立起了自己的油指紋庫,中國也正在著力建設自己的標準油指紋庫。

作用

人們可以通過對海面溢油和溢油源油樣的“油指紋”進行比對鑑定來確認溢油源,以利於監測和保護海洋環境。

影響因素

油指紋的差異性主要受到3個方面因素的影響:首先,原油的形成和聚集過程中的因素,包括原油生源岩本身的有機質特徵、熱環境以及原油在地層和油井內的運移;其次,原油通過不同的煉製過程獲得的成品油,因為煉製過程不同,不同的需求,以及運輸、儲存等過程的不同,不同成品油的油指紋不同;最後,油品溢出到環境中後的風化和混合,不同的風化過程、不同的環境背景和環境中其他烴類污染源帶來的混合,油指紋也會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

國家標準

中國現已完成了國家標準《海面溢油鑑別系統規範》的制定。該標準是在行業標準部分內容的基礎上,廣泛吸收《歐洲溢油鑑別系統》(NTCHEM001,1991)和美國ASTM相關標準中先進的油指紋鑑別技術,研究石油指紋的化學分析方法、溢油鑑定程式和判定方法,較之前行業標準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溢油鑑定流程方面實現了與國際接軌。

相關技術

國家海洋局北海監測中心已經建立起一套較完善的油指紋庫建設體系和溢油鑑別技術。在國內首次同時運用氣相色譜、氣相色譜/質譜、紅外光譜、螢光光譜等化學指紋分析方法,建立渤海部分區塊油指紋庫;首次針對油品的正構烷烴、多環芳烴、生物標誌化合物、苯系物等定量特徵信息,採用聚類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進行油品的分類鑑別,實現準確鑑別指紋相近的不同油樣;首次採用小波分析對數位化原始指紋進行預處理,提高原始指紋逐點鑑別能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