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起義

河湟起義,是中國清代光緒年間甘肅河湟地區撒拉族、回族穆斯林的反清起義。

基本資料

約發生在光緒七年(1881)。華寺門宦的馬如彪要改革該門宦的一些禮儀,引起其叔即華寺門宦重要頭人馬永琳等的反對。從此華寺門宦分成兩派,馬永琳一派被稱為“老派”,馬如彪一派被稱為“新派”。兩派經常發生摩擦。光緒二十年(1894)秋,以韓努力阿訇為首的“老派”與以韓穆薩阿訇為首的“新派”因講經爭執,發生械鬥。在教爭發生之初,“新派”向循化廳抗訴,官府袒護“老派”,歧視“新派”,不予處理。械鬥發生後,河州鎮總兵湯彥和派馬永瑞和馬永琳兄弟前往循化調解,馬永琳暗中支持循化“老派”頭人韓努力,調解無效。1895年,兩派鬥爭愈烈,陝甘總督楊昌浚派西寧知府陳嘉績和道員徐錫祺等前往查辦,一改從前護“老派”、抑“新派”的政策,進入循化廳城後,便將“老派”臘月保等11人在城頭“梟首示眾”,激起“老派”民眾無比憤怒,在韓努力領導下,萬餘民眾從陰曆三月初八起圍攻循化廳城,揭開了河湟反清起義的序幕。清軍在鎮壓起義中“不分新老,一律剿辦”,於是兩派停止教爭,聯合起采共同反抗,起義迅猛展開。繼循化起義後,馬永琳率眾在河州圍攻州城。自三月至九月間,狄道馬維翰、海原李昌發、西寧韓文秀、化隆馬成林、樂都冶主麻、哆吧馬大頭三三、大通劉四伏、北大通(今門源)劉輔等先後奮起回響,起義民眾達10多萬人。起義發生後,甘肅全省震動。因地方鎮壓不力,清廷將總督楊昌浚“革職留任”,繼而令其回籍,調喀什噶爾提督董福祥督辦甘肅軍務,董率部從北京前往鎮壓。十月中旬,董部抵達河州,派先行官馬安良誘降起義首領,並每日出隊搜緝,先後將馬永琳、周七十、馬顯文、閔伏英等600餘人殺害。鎮壓河州起義後,董福祥令其部將何得彪、張銘新率部於十二月間撲向西寧府屬地區。因清廷兵力巨增,且槍炮精良,起義者雖然進行了頑強的鬥爭,但西寧南川、北川、哆吧、北大通、米拉溝、巴暖營等處起義軍據點相繼失守。在鎮壓起義過程中,董部“肆行殺戳,所部弁兵,任意淫擄,慘不可言”,屠殺起義民眾近3萬人,韓文秀、馬大頭三三、馬成林、冶主麻等重要首領均遭殘殺。光緒二十二年(1896)陰曆二月,起義軍餘部轉戰於青海柴達木和河西等地。由劉四伏帶領的萬餘起義軍退往河西後,又轉移到新疆羅布淖爾。在甘州南山活動的起義者堅持到九月最後失敗。這次起義歷時1年半,削弱了清朝在甘肅的統治力量,清廷也承認“此次回亂由地方官審斷不公而引起”。

(孔祥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