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努力打造精品學校
鄭州市101中學(原鄭州鐵路一中),始建於1929年,是鄭州市歷史最悠久的中學,鄭州市第一個地下黨組織鄭縣黨支部就在該校建立。八十年來,學校發揚“愛國、進取、勤奮、求實”的光榮傳統,傳承歷代師生的優良作風,積澱了豐厚的學校文化,為祖國培養了無數優秀人才,世界飛碟射擊冠軍巫蘭英、深圳萬科集團公司老總王石、原省政協副主席姚如學、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閻海旺以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王永漢等都曾在這裡就讀。嚴格的校風,紮實的教風,勤奮的學風,使學校贏得社會廣泛讚譽,1987年成為河南省首批重點高中,2005年被批准為河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學校以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公民為方向,以打造鄭州市精品學校為目標,在鄭州市中國小教育領域內發揮了良好的示範作用。一. 沃土耕耘 禾苗茁壯
鄭州市101中學長期以來是鐵路企業辦學模式,2005年才正式移交鄭州市教育局管理。多年來,學校中招生源受限,入校學生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校園臨近鐵路,身處鬧市,學校硬體設施與同類高中兄弟學校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面對種種辦學困難和社會期望,學校知難而進,變壓力為動力,制定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發展個性、全面育人”的辦學方針,提出了“在鄭州101中學的校園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和歡樂,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長和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的辦學理念,倡導教師“關愛每一個學生,幫助每一個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幾十年來,學校一直繼承發揚“尊師愛生、真誠相待、循循善誘、教學相長”的文化傳統,使生活在校園裡的廣大學生,處處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天天感受到集體的溫暖,人人都能自信、健康、快樂的成長,讓每位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不斷進步。良好的育人氛圍,教師的敬業精神,使學校在中招成績遠遠低於省市其它同類學校的情況下,多年來高考成績一直在鄭州市名列前位。2000年楊松林同學獲鄭州市高考理工科第一名。康樂、徐驚蟄同學分別獲得2001年、2003年鄭州市高考總分第一名。近十年來,共有35名同學升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高考本科及專科錄取率成績不斷提高。在省級學科競賽和科技創新大賽中,有60人次分別在河南省信息學、物理、化學、數學、科技創新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8人參加全國信息學、物理、化學、科技創新大賽的決賽,在全國獲得優異成績。通過對畢業生的跟蹤調查,學校絕大多數畢業生走入高校後,都能以自身良好的精神面貌、熱情真誠的態度、和睦的人際關係、積極參與意識和良好的工作能力,贏得社會及高校廣泛好評。學校教育真正體現了“入學低起點,畢業高質量”的辦學特色。
二. 全面育人 潤物無聲
鄭州市101中學高度重視師德建設,引導教師深刻理解“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意義,要求教職員工把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敬業愛生、勇挑重擔、以身作則、多做貢獻作為師德建設的具體內容,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教育影響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在師德建設的基礎上,努力營造“全員德育”的育人文化,通過多種途徑,使全體教職員工達成共識,德育工作是大家的事,要求全體員工,對於學校提出的各項工作,政教處開展的各項活動,班主任對學生提出的各項要求,大家執行起來目的一致、教育起來聲音一致、落實起來標準一致。
學校為學生設計了“先成人、再成材、後成功”的成長道路,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努力加強“學生習慣養成和基礎道德修養”教育,以多種活動使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從遵守校紀、班規入手,培養學生的自律意識;從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關愛同學入手,培育學生的愛心品質;從不講粗話,不隨地丟垃圾入手,提高學生的文明素養;從做好值日、 衛生掃除入手,加強學生的集體觀念;從不說謊話、考試不作弊入手,提升學生的誠信品格。
學校堅持舉行“升國旗儀式”,由每班學生輪流在國旗下演講;每年清明時節組織學生徒步到鄭州烈士陵園掃墓;每屆新生入校,組織學生進軍營參加軍訓;長期堅持對學生進行理解家長,尊敬老師的感恩教育;信守承諾,以誠待人的誠信教育;語言文明,儀表大方的禮儀教育;理解別人,悅納自己的心理教育。每學年的運動會都是對學生進行集體榮譽感、組織紀律性教育的大好契機,每年末的科學藝術節,都是讓學生展示自我,張揚個性,感受成功的極好平台。學校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德育貼近學生,生動具體,使學生在豐富的體驗中感悟人生的價值,培養良好習慣,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從1991年開始,學校創辦了“中學生黨校”,相繼招收學員1300餘人,先後有650多名學員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至今已發展43名品學兼優的學生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中學生黨校學員,以積極的態度投入校園生活,活躍在各種教育活動中,起到了很好的模範帶頭作用。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視察鄭鐵一中時,對中學生黨校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向高校輸送思想政治上優秀的畢業生,加強了高校學生中的黨建工作,這是條寶貴經驗。”
三. 德育探索 煥發生機
新課程實施把學生放在教育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參與和體驗,重視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對教師的教學方法、育人方式提出了挑戰。鄭州市101中學加強德育工作的思考與研究,在市教科所立項的“鄭州101中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研究”被列為鄭州市教育局重點課題。2005年起,學校從“校園主題調查教育活動”、“學生綜合素質層次教育與評價方案”、“學生成長記錄”三個方面展開研究與實踐。
為改變以往教師台上講,學生台下聽的陳舊教育模式,學校以“校園主題調查教育活動”為載體,將學生推上德育的舞台。根據學生中出現的一些現象、問題和苗頭或社會焦點問題,學校每學期選定1~2個教育主題,例如:“校園誠信問題”、“校園中學生文明禮儀基本素養”、“中學生責任心基本現狀”等。組織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以上問題的態度和學生中的主流傾向。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喚起大家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思考,使同學們對一個問題在相互爭議的基礎上,形成大家比較認同的輿論導向,收集整理同學們的意見,對全體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從而達到明辨是非,弘揚正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目的。
尊重學生差異,加強人文關懷。學校依據《中學德育大綱》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研究制定了《鄭州101中學學生綜合素質層次教育與評價方案》,提出由低到高三個不同層次的綜合素質教育內容與目標。指導學生根據自身基本現狀,選擇適合自己綜合素質基礎水平的管理考核方案,用自己制定的標準管理自己,自覺規範自己的言行。班級定期組織自評、互評,班主任對學生進行觀察引導,以肯定、激勵為主要基調,在學生自定標準的基礎上,努力發現學生的進步,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及時提醒與幫助,保證絕大多數同學的管理方案能夠落實。
為了積極適應新課程要求,學校課題組率先在鄭州市高中,研究編制出富有人文關懷和激勵作用的《學生成長記錄》。引導學生不斷對自己經歷的事、走過的路進行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進行自我教育,激勵學生提高自我管理意識與能力,不斷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以上做法,突出了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參與,體現出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和激勵作用,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使學校德育工作煥發出時代生機,受到學生的歡迎。此課題研究得到了鄭州市教育局領導的高度重視,學校的做法和經驗受到鄭州市教育局領導和兄弟學校的充分肯定。該課題於2008年3月結題,榮獲鄭州市教育科研重點課題一等獎。
四. 創新實踐 領略成功
1999年河南省高中還未進入新課改,鄭州市101中學已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聘請華東師大霍益萍教授來校做“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專題報告,對教師進行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培訓。2000年9月,學校嘗試開設研究性學習課,成為在鄭州市為數不多的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學校,同時,開始嘗試開展學生科技小組活動。學校每年有計畫組織教師參加鄭州市、河南省以及國家組織的“教師科技創新研究與實踐”的專項培訓,建立創新教育的教師骨幹隊伍。學校科技創新活動取得了可喜成績:2001年學生撰寫的科技論文《揭開黃豆芽又肥又大的奧秘》獲第六屆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優秀項目”二等獎,並獲“明天小小科學家”提名獎。《煙青蟲的人工飼養與體會》學生科技論文獲河南省一等獎。2002年王曉宇同學的《嵩山地質考察——三條理想地質旅遊線路的發現》和石潔同學的《利用廢鎳—鎘電池回收硫酸鎳晶體》均榮獲第十七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英特爾英才獎、全國“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三等獎。多年來,學校有18項學生科技創新課題在全國榮獲一、二等獎,24項課題獲河南省一等獎,學校出版三本“學生研究性學習及科技創新論文集”。
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大的科技創新空間,學校出資購置電腦機器人組裝設備,建立了科技活動室和微型車、刨、銑床的機械工作室,成立學生“機器人”活動小組,積極開展科技創意與製作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同學生們設計出“未來高智慧型自動洗車房”、“遠程倉儲控制系統”分別在2002、2003年全國青少年電腦機器人大賽中獲“機器人創意”一等獎。機器人足球賽連續兩年獲省一等獎。
學校還組織了“奇思妙想”的科技活動和“無線電測向”訓練。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製作的“木牛流馬”、“計轂離車”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學生研究製作的惟妙惟肖的機器豬和能夠沖幾十米高的三級水火箭,作為中國科協赴韓國科技節展示的項目,受到外國朋友的高度讚揚。無線電測向活動也多次在全國青少年比賽中獲獎。
學校每年的科學藝術節上,舉辦“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發布會”,並邀請省科協青少年中心的領導和專家對學生的課題進行點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科技創新熱情。2003年學校被中國科協確定為“青少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實驗學校”。2005年,學校以科技創新為特色,成為河南省首批示範性學校。
五. 教學改革 與時俱進
把握時代脈搏,更新教育觀念,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營造鮮活高效的課堂。鄭州市101中學在積極課改的過程中,使課堂教學不斷有新的起色。1999年學校承擔了河南省教研室“現代教育技術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研究”的實驗課題,對教師進行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在鄭州市比較早地普及多媒體教學,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4年,學校在河南省教研室立項了《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研究》。同時,《有關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研究》被中央教育學科研究所教育信息中心批准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教育信息資源網路建設對策研究》下的子課題。以上課題研究,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現代教育信息技術,並使信息技術在學校課堂教學中,從單純的輔助教學向更高層次發展,使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在促進學生思維訓練,引導學生學習活動,營造適宜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路,增強課堂容量和效率等方面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近年來,為適應新課程改革,學校積極推行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提出“關注過程,師生互動、民主交流、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營造“夯實基礎、瞄準能力、聯繫實際、實踐感悟”的教學氛圍。走出去向兄弟學校學習,在全校開展“如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大討論,倡導教師“將研究性學習方法引入日常教學的課堂”,嘗試“學案教學”實踐,激勵教師熱愛學習,更新觀念,積極參與課程改革,結合學科特點研究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物理組的“問題教學法”、語文組的“開放性閱讀”、“英語組的口語及交際能力訓練”、生化組的“高三複習課模式”,音樂組的“學生音樂欣賞與演講”等,都展示出獨特的教改魅力,為學校“高效課堂”的形成發揮了積極的引領作用。課堂教學方法改革,使教師的教育理念得到提升,教學方式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2008年秋,河南省首次實施高中新課程改革。新課程從教材知識的框架到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都向學校提出了許多新課題,對學校領導和教師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學校高度重視高一年級的新課程實施,成立新課程領導小組,制定新課程實施方案,全面開設必修課,根據學情和校情開展選修課和校本課程。從解讀課程標準,細化教學目標做起,不斷研究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為教師指明方向。對學生實施綜合素質評定,制定並實施“學生學分管理方案”。深入務實的工作,使學校教師的課改意識進一步加強,課堂上“教”與“學”的方式發生了可喜變化,教師的學科執行力整體進步,提高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實效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成績,被鄭州市列為“新課程實施樣本校”。
六. 科研互助 專業成長
為深化校本教研,鄭州市101中學創設多種教研方法與途經,營造平等對話、相互交流的機會,使教研組、備課組的集體教研更突出集體的智慧,更加民主和諧。每次教研活動,各備課組都有中心發言人,在中心發言的基礎上,針對教學內容,教法、學情、情境創設、提問設定等問題,大家各抒己見,集體討論,相互啟發。提倡大家分工合作,收集教學資料、選題、製作課件等,實行資源共享,同伴互助,共同受益。對於不同程度的班級,學校要求各備課組研究制定不同的教學標高,上課、提問兼顧全班各層次的學生,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收穫,充分體現出因材施教。對於同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學校要求教師,根據自身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提倡不同的教學風格,大家相互切磋,揚長補短。對於學生作業或測驗、考試中反映出的問題,教師們不僅做到及時訂正,而且要研究學生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從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督促學生預習、複習、作業、訂正錯誤入手,加強自習課到班輔導、聽寫、背誦、檢查筆記、訓練學生寫知識小結等環節,從研究、改進學生非智力因素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教導處、教研室認真組織學校課堂教學達標活動和觀摩研討課、新教師匯報課等,通過大量的聽課、評課研討,促進教師思想碰撞、相互交流,共同受益。學校高度重視師資培訓工作,每年分批送教師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專業培訓,並在校內定期組織專題講座,對學校教師隊伍的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開展好常規教研的基礎上,各學科結合學科特點和教學需要,每組選擇1~2個教學問題進行研究,查找出現問題的原因,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與途徑,並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問題的基本規律。學校組織教育教學論壇,推薦專題教研做得好的備課組在大會上做專題發言,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學校提出“科研興校”,倡導教師積極開展課題研究。結合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需要,學校每年在省基礎教研室、鄭州市教育局立項1~2項大的研究課題,引領全校教師的科研方向,培養科研骨幹教師,影響、帶動全體老師。各教研組結合教學需要,分別立項科研課題,集體參與教學研究,讓教師在參與過程中不斷進步,形成科研氛圍,深化校本教研。
廣泛深入的教育科研,對教師的教育理念、科研能力以及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促進,學校及教師都取得了許多優秀科研成果。
七. 科學管理,制度治校
學校一向重視科學管理,把健全、完善規章制度,作為促進學校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把研究制定具有導向作用和激勵效應的制度、政策,作為校本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學校移交鄭州市教育局管理之後,面對新的教育形勢,制定、修訂了多項管理制度。出台了“鄭州101中學教師專業成長及發展方向指導意見”,從“師德風範,教育溝通能力,課堂管理能力,課堂教學能力,信息素養科研能力,班級管理能力,開發新課程能力,積極承擔學校重要工作,專業學習與成長”十個方面,對學校教師的專業素養進行引導規範。制定了《加強學科建設及教研組建設實施方案》,對教研組建設和學科建設提出具體要求。按照責權利結合的原則,重新修訂“教研組長、備課組長職責”,出台“教研組和備課組體制改革方案”,制定了《校內名師評選與管理辦法》、《鄭州 101中學教學過程百分考核細則》、《學校考試質量分析六級分析制度》等。
2007年4月,學校編制出版了《鄭州市101中學常規管理手冊》,2007年8月,印刷出版了《鄭州市101中學學生手冊》。2008年3月,學校制定了《鄭州市101中學2008~2010三年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學校努力的方向,正式提出打造鄭州市省級示範性學校中的“精品學校”的奮鬥目標。從“科學的管理體系;優秀的教師隊伍;文明的學生素養;鮮明的教學特色;先進的科研成果;厚重的學校文化”六個方面解讀了精品學校的內涵,從八個方面描述了學校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具體措施。
各項規章制度的完善,使學校步入“科學管理,制度治校”的軌道。在此基礎上,學校狠抓領導隊伍建設,加強學習,提高中層以上幹部的政治素質,提出“思想境界高,做人品質高,業務能力高,工作目標高,工作水平高,工作效率高。”的工作原則,營造團結和諧,積極配合,上通下達,高效快捷的工作氛圍,努力提高班子領導力和中層執行力。健全制度,建設隊伍,如同鳥之雙翼,使學校管理再上新台階,促進了學校發展的良性循環。
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2005年,對於鄭州市101中學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學校正式移交歸屬鄭州市教育局管理。三年來,學校雖然面臨許多困難和壓力,但在鄭州市教育局各級領導的熱忱關心指導幫助下,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精誠團結,努力拚搏,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取得了可喜的教育教學成績。學校連續獲得鄭州市教育教學先進單位、鄭州市學科競賽先進單位、鄭州市中國小德育工作先進單位、鄭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先進黨組織、文明學校、河南省招飛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成績已屬過去,未來無限美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學校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方向,“打造一流精品學校”是鄭州市101中學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