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來源
據《李氏譜》記載,明末李姓由萊城遷此居住,村旁有漢代沙王墓,故名沙王莊。在此之前已有窮、亓、彭、王、英、高等姓在此定居。現沙王莊地域內,北有華迪和兆峰陶瓷廠,205國道緊貼廠北而過,西靠萊蕪市連雲集團公司、鄂劉路橫穿其境。村南建有萊蕪發電廠5眼深水源井,東隔新甫河與南冶煤礦安仙井相鄰。
民國二十四年《續修萊蕪縣誌》記載:“建新鄉·沙王莊”。沙王莊建國前隸屬汶南區;1950年劃歸南冶鄉;1950年7月劃歸安仙鄉;1958年歸南冶人民公社;後歸南冶鎮,現歸高莊街道辦事處。
這裡原是一片比較開闊的平原。村東村北是平原,北臨汶河,村南村西是丘陵,村人稱為西嶺和南嶺。新甫河自吳家嶺村東從西嶺之間直衝村前,然後蜿蜓流入汶河。
名菜
沙王莊村四周糧菜豐茂,盛產三辣,譽滿齊魯。沙王莊的芹菜質嫩香脆、無渣,遍售萊蕪全境和泰安、淄博等地。村東、村南、村北皆有豐富的煤炭儲量。清朝及民國時期村北、村西即有開採。南嶺西嶺有豐富的石灰石。土地都非常肥沃,豐產五穀。經萊蕪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鑑定此處有西漢晚期墓葬。
原來的沙王莊分為南北兩部分,人稱前沙王莊,後沙王莊。兩村之間有一廟一灣相隔。中部、東部皆是菜園,其廟叫三義廟,供奉劉,關、張,香火很盛。此廟建有前殿、後殿和鐘樓,立有萬古不朽碑,後殿,廟高脊闊,飛檐斗拱,木柱前廈。
明朝大名鼎鼎的文武兩科進士——譚性教是沙王出生的第一達官顯貴,時任兵糧、學、政總監,政績卓著。譚性教在寧夏任總監官時,不負朝廷重望,迅速地平叛了當時朝廷十分傷腦筋的地方叛亂,收籠了叛亂首犯雲躍、雷龍。譚性教回京後,逢朝廷奸臣魏忠賢暗組奸黨。幸有學生粱廷柱協助得以還鄉,並義釋雲躍、雷龍跟其回家,後廣置良田。家東建有果園花園魚池遊樂場,村正東西各置40畝良田,並在萊城購置到官寺商場及北面大量山場,建宅數百畝,並建有牌坊與亓詩教、李瀟生等齊名碑。牌坊高大,雕刻精工,顯示著譚氏家族的顯赫權勢與功名。
建村歷史
1953年10月,村民在老黨員李兆堂帶領下,自發成立生產互助組。1954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成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10月參加人民公社。
沙王莊,原名殺王莊。據村中老人講此村名與兩千年前秦朝末年楚漢相爭有聯繫。秦朝末年,楚王項羽和漢王劉邦逐鹿中原,勢決雌雄,楚王項羽雖力可拔山,手下將士亦盡心盡力,然終飲恨垓下。相傳項羽手下有一個將軍於激戰中被漢王部下砍下頭顱,將軍雖頭斷然雙手迅速從地上撿起頭顱,飛身躍上馬背一路狂奔,跑至今沙王莊附近,墜下馬來,倒地而亡。時人感其勇氣,厚葬將軍於沙王莊北200米處,是為沙王墓。
沙王墓其實是個黃土丘。上面密密匝匝地長著酸棗樹、棗樹、榆樹,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草,周圍長約138米,高約10米。土丘西北面向東南方向建有石磴台階46級。丘頂有一小涼亭,亭下置有石桌、石凳,沙王墓以前占地面積很大,約5畝地,20世紀80年代初,村辦磚瓦廠用土量很大,地周圍低的土幾乎用光了。人們發現了高達9米直徑16米的墓穴,墓磚很大,有四出頭紋。建了個鳳凰山莊,沙王墓被建在風凰山莊裡面。次於王墳的是村東南八角墳。傳說,美麗的鳳凰常落此地,被天下第一才子走馬觀百文的李瀟生看中,葬於此地。四周石間相砌成八角型,現已拆掉,沒有蹤跡。
村莊藝術
沙王莊人酷愛文化藝術,有很多戲迷。萊蕪梆子劇團里,沙王莊人不少,老人李代雲任團長,李會義、周慶義、李成吉分任主弦、配弦、捧笙手。他們多次晉京獻藝,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村內戲劇團冬春演出常引周圍十里八鄉前來觀看,多時觀眾達近萬人。
沙王莊人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前期,即有李兆堂、董瑞生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1945年8月,李兆勝在戰火中加人中國共產黨。不久張德雨,李庶民、李會珠、李玉篤、董夫山先後入黨。他們參加武工隊,為我軍征糧運送傷員。1956年李兆勝當選為安仙鄉鄉長。李元慶等5人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成為光榮的革命烈士。
改革開放的發展
1953年春老黨員李兆堂在沙王莊村組織了第一個互助組。1954年建立了初級社,1956年建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實現人民公社化。生產合作社改為生產大隊。公社化時期是沙王莊水利建設發展較快的時期,在原來142眼小井基礎上,新打8眼大口井,沙王村基本實現了水利化,沙王莊村成了高莊人民公社納糧大戶,每年向國家繳糧達7.5萬公斤。
改革開放後,青年黨員李常春任村支部書記。他領導村民在村北、村東、村南先後建起了3個磚瓦廠、兩個小煤礦窯,打深機井5眼。他鼓勵村民開採石灰石,提倡個體運輸,村內辦起了繡花廠。
沙王莊村重視教育,投資30餘萬元,建起了高標準教學樓,全面更新了教學設施,購買了10餘台微機,增添了鑼鼓樂器,獎勵教學能手,沙王莊國小成為全市第一批兩所市級規範化學校之一。改革開放使足不出戶的沙王莊人一下增添了40餘部拖拉機搞運輸。最多時達近百輛,30多輛車運輸車,承載了萊蕪所有煤炭運輸的貨運量。8輛汽車跑江蘇,包攬了萊蕪80%以上藕購銷量。還有些個體戶跑江南、進河北、上東北、跑新疆,把沙王三辣運往全國各地,把外地特產購回來,運輸客戶們把經濟觸角伸到了江南塞北,沙王莊人的錢袋子鼓了起來。
沙王莊村富了,他們把身心精力轉注於科技與教育。截至2002年,沙王莊已退休和正從事中國小教育工作的教職工達30多人。專科以上學生40多人,碩士研究生4人。
沙王人立足現實,但更多地關注著未來。精明的個體戶正瞄準市場,廣收信息,關注科技及時調向轉規,新一屆支部村委與時俱進,搶抓機遇,全力發展沙王莊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