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履歷
畢利格老人如今在內蒙古廣播電台農牧民節目中擁有自己的播出時段 ,他的教科書總在持續更新中,因為技術的改良沒有窮盡。
種植沙漠鮮米需要良種,為解決種子問題,他通過通遼市農科院課題組找到當時最優質的“五常稻花香二號種子”。第一年畝產700斤,第二年畝產900斤,第三年畝產1000斤,畢老將這些“沙漠白金”分給鄰里鄉親,大家戲稱:首長還沒吃,白丁已嘗過,同時種植沙漠水稻的熱情也變得空前高漲。
近年外部種源質量有所下降,內蒙古華夏耕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攜手好稀谷奇合作社聯合打造萬畝有機水稻田,計畫用兩年時間培育出適合沙漠種植的稻種,先試點,再推廣,最終使星星之火成為燎原之勢,進而依託畢力格21年創造的沙漠水稻尖端技術建立起絕無僅有的世界級企業標準。
童年事跡
父親生病,家裡9個小孩,15歲含淚離開學校,從此記日記成為自我修
養提升的重要途徑。輟學至今,人生重大事件無一遺落工整地用蒙語記在筆記本上。他說:人活一世,不能白活。文革中,有人煽風點火,誣陷畢利格議論最高領袖,隨即相關人員 對其進行揪斗。如果不是70多位民眾聯合簽名證明他的人品和作為,向來耿直的他在那個年代不知會落何下場。正是這份感恩之心,讓畢力格日後投身到一場為人民服務的漫漫征途中。
畢利格老人一直保持記日記的習慣
成長曆程
80年代早期,由於過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茫汗蘇木地區,人均糧食只有400斤,人均收入剛過450元。為脫貧致富,擔任大隊書記的畢力格帶領村民養過不同牲畜、栽下各種果樹、經營起地毯廠,但最終這些都宣告失敗。
思來想去,還得種地,並立志三年解決村民溫飽問題,於是定下著名的3115工程:每人種植三畝玉米田;一畝成材林;一畝果樹;每人飼養五頭牲畜。92年,糧食大豐收,人均畝產700斤,就在要將標準提升至人均6畝玉米田時,畢力格卻因過度勞累突發腦血栓,一病就是三年。
93年,通遼市農科院退休職工嚴哲洙在奈曼旗大柳樹林廠研究沙漠水稻,94年內蒙古四季區主席烏里基決定推廣沙漠水稻種植技術。95年,畢力格所在的庫倫旗連同奈曼旗、後旗開始種植沙稻作物。通遼市市政府一次性在這一工程上投資70多萬元,但是轉到97年,除了畢老稻田成功之外,所有人都對在沙漠中種出水稻不在抱有任何幻想。
榮譽記錄
畢力格與日本友人。左一為畢力格老人;左二為前來請教沙稻技術
的日本人;左三為翻譯;左四為畢力格老伴。個人影響
成功研發出沙漠水稻種植技術 ,不但決絕了額勒順鎮敖倫嘎查農民的耕地少,糧食短缺的問題,還因為他們種的大米無污染而且口感好,所以每年都是不等稻子收完就有人早早把大米訂購了。自從種上水稻,一畝沙地收入2000元是平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