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叛變革命以後,國民黨反動派勾結地主民團對各鄉農會和農軍進行了圍剿,尤其是對沙浦、桃溪的農會和農軍進行重點圍剿,開展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在沙浦屠殺了農會會員和農軍戰士共54人。如火如荼的農民運動暫時處於低潮,沙浦人民以各種形式繼續堅持與地主階級進行鬥爭,直至新中國成立。1957年,在農民運動中犧牲了的54位農會會員和農軍戰士,被高要縣人民委員會追認為烈土。1959年,高要縣人民政府為了紀念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的54位革命烈士,在今沙浦鎮文化廣場西側建設沙浦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的基座為正六邊形,邊長18米,高1.44米,朝南的一邊作為紀念碑的出入囗,並建有石砌梯級進出紀念碑,其餘五邊都建有高1.2米的磚砌圍欄;紀念碑位於基座中心,由碑座和碑身兩部分組成,碑座高1.7米,橫截面1.78米×1.75米;碑身高6.7米,中橫截面1.3米×1.35米;全碑為磚砌,外飾石米。碑身南北兩面均草書陽雕“沙浦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碑座南面鑲嵌一塊大理石碑,上陰雕銘文。
隨著時間流逝,紀念碑及碑文石刻因風雨侵蝕,導致殘舊和模糊不清。1980年,高要縣人民政府對紀念碑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修繕;2005年,鼎湖區人民政府對紀念碑進行重修並對紀念碑保護範圍進行擴展,建成了占地3800平方米的沙浦革命烈士陵園。
碑文
1926年,正是中國人民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西江農民運動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領導下,風起雲湧。沙浦農民在西江農協代表韋啟瑞、謝大德、周其鑒等同志的親自指導下,組織起以陳進、馮三娣、陳福昌、陳友等同志為首的農協會和革命自衛軍,聲勢浩大。參加廣利圩示威遊行就有廣利、永安1萬多農民。當時,英勇的沙浦革命自衛軍曾聯合附近各村農民,數次主動攻打當地的地主階級和反動武裝,並直搗反動派巢穴。迫使地主階級簽定條約,實行四六減租,取消高利盤剝削和放棄苛待壓迫農民,取得政治和經濟上的偉大勝利,同時大大發展了革命武裝。只是在1927年,民族敗類蔣介石背叛革命,殘酷屠殺革命黨人,沙浦村農民在地主階級和國民黨反動派互相勾結突然襲擊下,因眾寡懸殊才被迫撤退。許多革命志士在敵人極端瘋狂搜捕和屠殺下壯烈犧牲了,計前後共有陳進、馮三娣、陳友、謝桂榮等同志54人。沙浦附近的農民運動遂告暫時失敗,但烈士的鮮血是不會白流的,烈士英雄遺留下革命的火種。今天,沙浦的農民和全國人民一道,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終於獲得解放。壓迫農民的官僚地主階級被打倒,光榮的革命傳統已鼓舞著沙浦和附近村的農民朝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大道勝利前進。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流芳百世,革命烈士的犧牲精神永垂不朽!高要縣人民政府
一九五九年四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