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壩村[四川省鄰水縣風埡鄉沙壩村]

有6個沙壩村,雲南有3個,四川、安徽、貴州各有1個。 自然行政村,位於銅鑼山脈四方山腳下。一條從縣城到風埡鄉的混凝土公路穿村而過。全村有六個村民小組。

雲南省昭通市魯甸縣龍頭山鎮沙壩村

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魯甸縣龍頭山鎮,地處龍頭山鎮東邊,距龍頭山鎮政府所在地 5公里,到龍頭山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城 25公里。東鄰火德紅,南鄰沿河村,西鄰水磨鎮,北鄰光明村。轄上街、下街等28個村民小組。

現有農戶 1116戶,有鄉村人口 4453人,其中農業人口 4321人,勞動力307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887人。

全村國土面積 19.8平方公里,海拔 1521米,年平均氣溫 14℃,年降水量69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洋芋等農作物。有耕地面積 6352畝,人均耕地 1.4畝,林地 2401畝。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 30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18元。

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 6352畝(其中:田1257畝,地5257畝),人均耕地1.4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2401畝,其中經濟林果地 123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3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 19322畝,其他面積372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05.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4.3萬元,占總收入的 21%;畜牧業收入 73.1萬元,占總收入的2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800頭,肉牛 17頭,肉羊 135頭);林業收入 9萬元,占總收入的 3%;

第二、三產業收入25.6萬元,占總收入的8%;工資性收入60萬元,占總收入的20%。農民人均純收入 918元,農民收入以外出務工、種植農作物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 73.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 32人(占勞動力的1%),在省內務工 21人,到省外務工 11人。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草場鄉沙壩村

沙壩村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草場鄉北面,距縣城 12公里,北面與山後村相臨,南面與克朗村接壤,東接安寧河,西連龍華村。全村幅員 21.0969 平方公里,轄 8個村民小組,

全村總人口 2127人,有黨員73人,有國小1所,全村地勢中山區,最高海拔1813 米最低海拔 1094 米,屬於北亞熱帶氣候,以大米 等作物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是早市蔬菜、甘蔗,農民主要經濟來源是種植早市蔬菜、甘蔗,2006年人均收入為3385元。

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東亭鄉沙壩村

沙壩村總人口3650人,水田2800畝,山場3800畝,二00四年以來,村在加快發展的過程中堅持“兩個依託”。一是依託龍頭企業實現“雙培雙帶”。

積極支持“三兄弟”薯業有限公司,推廣“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利用當地的紅薯種植優勢進行就地加工增值。

已發展成為擁有員工200人、淨資產達1000萬元、年經營性收入5000萬元的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現已推出20多種系列產品,其中“正文”牌還獲得了“安徽名牌產品”、“宣城市知名產品”稱號。通過“訂單農業”帶動全鄉發展了萬畝優質紅薯基地,為種植戶增收近300萬元。

二是依託雙培雙袋加強村級組織建設。積極引導企業能人、發展能手入黨,“三兄弟”薯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先成已被吸收到黨的隊伍中來;整合盤活了村集體經濟,利用發展集體經濟專項資金對集體新型建材廠進行了技術更新,重新發包後每年增加集體收入13.5萬;元並多方爭取資金74萬元,打通了沙壩村與浙江安吉、長興的“快速通道”,為招商引資、物流暢通、日常出行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極大地便利。作為廣德縣“五個好”村黨支部、縣“雙培雙帶”示範村,沙壩經濟將在“東向發展”中快速崛起。

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舊莫鄉沙壩村

村情概況

沙壩村,現有農戶39戶,共鄉村人口180人,其中男性93人,女性87人。其中農業人口180人,勞動力80人。

該村以壯族為主,其中壯族180人。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7人,參合率81.7%;享受低保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2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9.5公里。

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39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自然資源

沙壩村隸屬於舊莫鄉里洋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舊莫鄉東南邊,距離里洋村委會12.00 公里,距離舊莫鄉29.50公里。

國土面積0.25平方公里,海拔1,310.00米,年平均氣溫20.00 ℃,年降水量800.00毫米,適宜種植等農作物。有耕地170.00畝,其中人均耕地0.96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9戶,有鄉村人口180人,其中農業人口180人,勞動力8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2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7.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0.00元。

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農作物、打工為主。

沙壩村有耕地總面積170.00畝(其中:田28.00畝,地142.00畝),人均耕地0.9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0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00畝,其中養殖面積0.00畝;草地0.00畝;荒山荒地200.00畝,其他面積0.00畝。

基礎設施

沙壩村有12戶飲用井水,有3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戶(分別占總數的2.6%和2.6%)。

沙壩村到鄉鎮道路不通路;進村道路為其他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00公里。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20口;該村到2007年底,農戶住房以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有1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2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沙壩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00萬元,占總收入的35.3%;畜牧業收入6.00萬元,占總收入的35.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4頭,肉牛26頭);林業收入3.00萬元,占總收入的17.6%;第二、三產業收入2.00萬元,占總收入的11.8%;工資性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5.9%。農民人均純收入400.00元,農民收入以農作物、打工等為主。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人(占勞動力的1.3%),到省外務工18人。

文化教育

沙壩村小學生就讀到紅坡完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舊莫中學中學。

該村距離國小校3.50公里,距離中學29.00公里。

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1 人,其中小學生12人,中學生9人。

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百宜鄉沙壩村

沙壩村距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百宜鄉鄉政府駐地3公里,地處北緯26˚49',東經106˚56'。全村面積6.93平方公里,以河谷地和山間小盆地為主。最高海撥1496米,最低海撥1260米,總耕地面積2257.5畝(其中:水田1030.5畝,旱地1227畝),現有337戶,1266人(其中:布依族18戶72人,苗族15戶67人,漢族308戶1133人),是一個漢族、苗族、布族雜居的民族村。

轄拐棒、朱家灣、上龍井、下龍井、濫泥溝、汪家庒、曹家寨、邵家庒、大糞田、基倉壩、陸家墳、下寨等12自然村寨,10個村民小組(拐棒、曹家寨、朱家灣、基廠壩、上龍井、下龍井、大糞田、邵家庒、汪家庒、爛泥溝、)。

本村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豆類、洋芋、油菜、辣椒、折耳根,水果有梨、李、桃、黃金梨。糧食生產穩定發展,2007年總產771.6噸,優良品種率達90%以上;辣椒(百宜平面椒)種植面積達343.5畝,總產量158.4噸;折耳根種植面積達541.5畝,總產量1353.8噸。

養殖業蓬勃發展,以豬、牛、禽類為主。2007年農業總產值達989.2萬元(現價),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152元。

雲南省紅河州蒙自縣期路白鄉沙壩村

沙壩村隸屬於期路白鄉松樹坡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期路白鄉東邊,距離村委會3.5公里,距離鄉28.5公里。

國土面積有1.89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56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17畝,其中人均耕地1.24畝;有林地1657畝。

全村轄1 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6戶,有鄉村人口74人,其中農業人口74人,勞動力4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0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5.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91元。

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