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概況
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沙城鎮是縣政府駐地,地處北京西北方,東距北京市127公里,西到張家口市92公里,從北京沿京張高速公路驅車一小時即可到達。
全鎮總面積59.03平方千米(城區面積12平方公里),人口7.72萬人(2002年)。轄18個社區、2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龍潭路。
京包、豐沙、大秦鐵路過境。京張公路貫穿鎮區東西。
區劃代碼
130730100沙城鎮:~001中堡街居委會 ~002東堡街社區 ~003西堡街社區 ~004中學西路社區 ~005西順城社區 ~006教場巷社區 ~007三關廟社區 ~008東順城社區 ~009北巷路社區 ~010鐵路社區 ~011酒廠社區 ~012鐵廠社區 ~013磷肥廠社區 ~014化工廠社區 ~015龍鳳山社區 ~016八寶山社區 ~017富達園社區 ~018嘉馨園社區 ~201一街村 ~202二街村 ~203三街村 ~204四街村 ~205五街村 ~206六街村 ~207七街村 ~208八街村 ~209九街村 ~210南園村 ~211上劉瓦村 ~212東園村 ~213小辛莊村 ~214榆林屯村 ~215良田屯村 ~216宋家營村 ~217東水泉村 ~218西水泉村 ~219馬營屯村 ~220鹼灘村 ~221喬家營村 ~222郭家園村 ~223五里台村。
歷史沿革
歷史上的沙城,最初只不過是幾戶姓雷的人家組成的小村落,位於現在東堡街東頭路北處,人稱“雷家堡”。至元代也不過是幾十戶的小村莊。明朝,實行“移民屯田”政策,山西省洪洞等縣的百姓移到懷來。“雷家堡”人口有所發展,村子有所擴大。明景泰二年(1451)用三合土(粘土、沙、白灰)築起了東、中、西三座城堡。東堡將“雷家堡”整個圈了起來,從此雷家堡改名為“沙堡子”。明隆慶三年(1569),又用城磚包修了城門、城上垛口及部分城牆,並改名為“沙城堡”。民國時期高“沙城鎮”,城區內只有兩條狹窄的街道,人口也不足8000人。1948年設沙城鎮,1958年建公社,以後,建制多次變更,1984年復設鎮至今。
交通環境
沙城鎮交通條件優越,境內有京張高速、110國道、沙赤,沙石五條省、國道幹線。京包、豐沙、大秦、沙蔚四條鐵路幹線。並有一座國家二級編組站。鎮內23個行政村油路暢通,城鎮道路硬化率和綠化率都已達到80%以上。
基礎設施
沙城鎮作為張家口市東臨京津的視窗,是首都西出晉蒙的第一站。全鎮水資源充裕,2003年全鎮日供水7千噸。設計日供水2萬噸的沙城水廠已建成投入運行,為保護官廳湖水質,計畫投資8962萬元,設計日處理污水近期3萬噸,遠期5萬噸,污水排放標準達到一級的永定河污水自理廠已列入國債項目及省重點工程,已完成前期立項,環評、科研及初設工作,2004年施工建設。供電網路初具規模,2003年有110kv變電站2座,35kv變電站1座,形成縣城環網供電,年供電量1億多千瓦時。郵電通訊暢通,程控電話、無線通訊、寬頻均已進區入戶。城區有四個熱力站。城鎮設施較為完善,為省級衛生縣城。
城鎮經濟
2002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14多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96元,農作物以玉米為主,年產量達9千噸。通過積極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結構,在農業上形成了蔬菜、畜牧兩大產業,蔬菜種植面積121公頃,年產量達6千多噸,生豬存欄1.2萬多頭,牛存欄7000多頭,其中絕大部分為奶牛,奶產量達1.2萬多噸。
2003年,全鎮工商企業2339家,從業人員1.2萬人。在產業結構上形成了以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懷來工業玻璃廠為龍頭,夾河、馬丁、萬帝、容辰等一批葡萄酒企業,及天力、開源、國強等8個太陽能企業集聚周圍的兩大產業,在市場建設上,沙城鎮依託自身的區位優勢,建成了一批立足當地、連結輻射京津、晉蒙的批發流通專業市場,其中京西果蔬市場、建材、農機、綜合貿易四個市場,日交易額上萬元。京西果菜批發市場已被列入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龍頭項目,農業部定點批發市場。其它主要產業有啤酒、白酒、水泥、果品加工、建築、服裝、旅遊等。
旅遊資源
沙城鎮地處京西旅遊帶的黃金位上,沿北京市旅遊景點八達嶺、龍慶峽、康西草原,往西十幾公里即到該縣境內的官廳湖旅遊區。從沙城西去有平津戰役新保全戰場、元代大型驛站雞鳴驛、涿鹿縣的黃帝城,及至避暑消夏勝地張家口外壩上草原旅遊區、崇禮縣的天然森林滑雪場等。其中環湖旅遊區主要景點有古上谷郡遺址、臥牛山旅遊區、北方第一漂——永定河峽谷漂流、小南辛堡影視滑沙遊覽區、官廳浴場、中原度假村、華夏溫泉山莊、萬畝葡萄觀光基地、華北電力溫泉療養院、明朝“土木之變”遺址等。此外,地熱水面積30平方公里,水溫高達88℃,達到國家規定的五級高溫水標準。得天獨厚的環境為各界有識之士投資、開發、整合懷來縣的旅遊資源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名字由來
歷史上的沙城,最初只不過是幾戶姓雷的人家組成的小村落,位於現在東堡街東頭路北處,人稱“雷家堡”。至元代也不過是幾十戶的小村莊。明朝,實行“移民屯田”政策,山西省洪洞等縣的百姓移到懷來。“雷家堡”人口有所發展,村子有所擴大。明景泰二年(1451)用三合土(粘土、沙、白灰)築起了東、中、西三座城堡。東堡將“雷家堡”整個圈了起來,從此雷家堡改名為“沙堡子”。明隆慶三年(1569),又用城磚包修了城門、城上垛口及部分城牆,並改名為“沙城堡”。民國時期高“沙城鎮”,城區內只有兩條狹窄的街道,人口也不足8000人。1948年設沙城鎮,1958年建公社,以後,建制多次變更,1984年復設鎮。1997年,面積42.8平方千米,人口6.8萬,轄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六街、七街、八街、九街、上劉瓦、東園、南園、小辛莊、榆林屯、良田屯、宋家營、東水泉、西水泉、馬營屯、鹼灘、喬家營、郭家園、五里台23個行政村和東堡、居中堡、西堡、中學西路、東順城街、西順城街、三關廟、鐵廠、鐵路、酒廠、化工廠、磷肥廠、教場巷、西港路14個居委會。
地貌特點
沙城鎮南北群山起伏,層巒疊嶂,中部是河谷平川,兩山乾夾一川形成了“V”型盆地,官廳湖居盆地之中。縣境內的地質構造屬燕山沉降帶。地貌按成因可分為剝蝕構造地形、剝蝕堆積地形和沖積地形。地勢由中間“V”型盆地分別向南北崛起,西北高而東南低。全縣平均海拔792米,最高點為北部山地水口山的大黑峰,海拔1977.60米;最低點為官廳鎮幽州村河谷地帶,海拔394米。全縣地貌形態主要有河川平原、丘陵和山地等類型。
河川平原主要分布在洋河、桑乾河及官廳水庫周圍,面積為601.53平方千米,占全縣面積的33.4%。由於官廳水庫的自然分割,形成了西部河川平原和中部河川平原。西部河川平原位於洋河北岸,大部分由洋河沖積物堆積而成,地面較為平坦;小部分是由山前沖積物堆積而成,由北向南傾斜,地面坡度在1到3間。中部河川平原分布在官廳水庫周圍,是由沖積扇組成的平原,地勢由周邊向中間傾斜,坡度不等。
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地與河川平原過渡地帶,面積450.25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25%。按地域可稱為南部丘陵和北部丘陵。按成因可分為黃土丘陵和低山石質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