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沈霞是遼寧人民廣播電台經濟台節目主持人,從事新聞工作以來,全心全意為聽眾服務,使她主持的《輕風夜話》成為歷十年而不衰的名牌欄目,不僅在遼寧電台擁有最高的收聽率,也在遼寧打造了不同凡響的“沈霞現象”。沈霞已成為千萬聽眾心目中的“偶像”和一致稱讚的知心“大姐”。
聽眾看法
1993年1月遼寧人民廣播電台經濟台創辦了一檔夜間談話類節目《輕風夜話》,主持人沈霞通過和聽眾熱線交流,為廣大聽眾“解心疑”、“減心痛”、“除心病”,傳播愛家庭、愛崗位、愛祖國的觀念。開辦十一年來,《輕風夜話》已成為馳名遼瀋大地的一檔經久不衰的名牌欄目,主持人沈霞以其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敬業精神,全心全意為聽眾服務的職業操守,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親切和藹的主持風格成為千萬聽眾心目中的“偶像”和一致稱讚的“知心大姐”,在遼瀋大地打造出不同凡響的“沈霞現象”。
今年《輕風夜話》節目又獲得了“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首屆十佳公共欄目獎”,遼寧省委宣傳部將沈霞列為全省重大典型,組織遼寧日報、遼寧電視台、東北新聞網,以及我台新聞台、經濟台對其先進事跡進行宣傳報導。
每當夜幕降臨,你和我共訴衷腸,用真誠和友誼,用知識和力量,架起一座希望的橋樑……
各位聽眾,11個365天,無論風霜雪雨,天天如約守候,沈霞在《輕風夜話》節目中以特有的親和力和感染力,凝聚了無數聽眾的心。她的聽眾中有上至八十幾歲的老人,下至十七八歲的少年,有高學歷的博士、機關幹部,也有急於找工作的下崗職工、賣菜的農民,沈霞與所有遇到困惑的人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幫助他們找到了開啟新生活的鑰匙,瀋陽市和平區某單位公務員唐日華在言語中流露出對沈霞大姐的崇敬之情。
(出錄音——
一聽她的聲音,一聽她的解答,就感覺到有時候她像貼心的大姐、有時候像知心的愛人、有時候像慈祥的母親,所以有話就願意對她講,她的話也能夠啟迪我們的心靈,聽後就能夠豁然開朗。她沒有很多的說教,沒有講很多大道理,她就是用真情、用樸素的感情來感染你。她就像一把鑰匙,有很多難題她都能給你解開。
——錄音完)
家住瀋陽市大東區的林曉民從1993年4月就開始收聽《輕風夜話》節目,她的全家都是沈霞的忠實聽眾。林曉民說,沈霞大姐就象她們家的“編外成員”,引導著這個家庭朝著“健康、和諧、美滿”的方向發展。
(出錄音——
從93年我的孩子一直聽這個廣播,這么多年沒用我操心。他03年在瀋陽大學師範學院體育系畢業,後來到西藏當兵了。 我的孩子說,媽媽,沈霞阿姨總說年輕人一定要到最艱苦的地方去,我去支援西部,就是沈霞大姐這種力量。這樣去年冬天就去西藏當兵了,在部隊也乾的很好。7月30號遼瀋晚報登的《瀋陽小伙你在西藏還好嗎?》那就是我的兒子。
——錄音完)
沈霞以一個樸實的平民大姐的情懷,服務於每一位聽眾,拿民眾的難心事當自己的難心事,以積極的人生態度替他們分憂解難。很多聽眾尊敬的稱沈霞為老師,而沈霞卻說聽眾朋友們才是她的人生老師。
(出錄音——
我們聽眾朋友在平淡的生活中,每天講述著平淡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懂得了什麼是真正的生活。我之所以被聽眾對生活的熱愛所感動,就是他們在艱難困苦中,仍然在奮鬥和拼搏,仍然在和主持人進行認真的探討,在探討通往新生活的途徑。這個時候,我才感受到新聞工作者肩上重擔的份量。
——錄音完)
雖然《輕風夜話》只是一個普通的談話類節目,但沈霞卻賦予了它時代的主鏇律,使它成為一個社會的縮影“拿真心真情真理去喚起聽眾,用新知識新觀念創造新生活”成為沈霞辦節目的宗旨。遼寧人民廣播電台台長姜立彬對沈霞的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
(出錄音——
作品和人品是不可分割的,沈霞和她的《輕風夜話》節目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如果沈霞沒有對老百姓的關注和關切,她的話題老百姓也不可能願意聽。沈霞關注的是最基層的老百姓的心理問題。她這一點是最可貴的。
——錄音完)
11年前,沈霞因《輕風夜話》成為廣大聽眾的“知心大姐”,11年後的今天,已經52歲的沈霞大姐仍以她特有的耐心守候在話筒前,傾聽百姓的生活瑣事,解開困惑者的思想難題。更難能可貴的是:繼《輕風夜話》之後,沈霞還在遼寧電台經濟台《康樂人生》節目擔綱主持,並於2004年3月在遼寧電台新聞台主持了一檔新聞節目《沈霞時間》,三檔節目均受到聽眾的廣泛好評。
聽眾的貼心人“沈霞大姐”(下篇)
十一年前,沈霞通過《輕風夜話》節目成為廣大聽眾的知心大姐,如今十一年過去了,《輕風夜話》因為沈霞的執著、忘我而依然動聽。聽眾劉希說,沈霞的節目點亮了他的生活:
(出錄音——
這么些年,我能感受到她那份感動。她把自己都感動了,所以肯定要感染我們。說句到家的話,《輕風夜話》真的是改變我的人生。
——錄音完)
1993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從不收聽眾禮物的沈霞收下了一位七十多歲老人的一片心意,老人的女兒向記者回憶起這段往事:
(出錄音——
93年11月份剛入冬,天很冷,我媽媽說沈霞大姐為聽眾做了這么多事,不辭辛苦的每天晚上那么晚回家,我給沈霞做一條棉褲吧,我媽媽把棉褲做完以後,說女兒啊,你代表我的心意,這條棉褲一定送到沈霞大姐手裡,不管她接納不接納,這是老人的一片心意。當時沈霞大姐接納這條棉褲的時候都哭了。
——錄音完)
遼寧人民廣播電台台長姜立彬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細節,每當她到直播間檢查工作,如果是沈霞在主持節目,那么首先映入姜台長眼中的總是沈霞那張充滿激情的臉。
(出錄音——
沈霞一年365天有節目, 但是沈霞在主持節目的時候精力特別充沛,而且表情特別生動,應該說是滿腔激情,就仿佛她對面有無數個聽眾在傾聽在和她交流,總是最佳狀態,她在主持節目的時候不是“用嘴在講”,而是“用心在講”。
——錄音完)
因為沈霞把心思都放在了工作上,所以她很少照顧家庭、照顧孩子,甚至在丈夫和公公患重病期間,也沒有耽誤一天節目,沈霞的同事郎桂珍告訴記者,儘管私底下沈霞也暗自流淚,但是一走進直播間,她還是那個聽眾熟悉的沈霞大姐。
(出錄音——
我記得那年她愛人和她老公公同時住進醫院,而且得的是惡性腫瘤,相繼做了手術。當時她是白天在醫院護理她的愛人和老公公,到晚上走進直播間的時候,聽眾在聽她的節目和電話溝通的時候,絲毫沒有感覺到她在生活中承受了這么大一件事,一面對話筒,沈霞那份親切又會出現在電波當中。
——錄音完)
《輕風夜話》這個辦了十年有餘的節目為什麼能經久不衰呢?沈霞說,就是憑藉那份發自心底的愛。
(出錄音——
很多朋友就說沈霞大姐你辦《輕風夜話》十一年了,最讓我們感動的就是你十一年還能激情滿懷,每一次上節目還能那么充滿激情,我想這個激情她的核心是一個愛字,我的這種激情是來自於聽眾,聽眾非常讓我感動 。
——錄音完)
沈霞十一年來應邀到部隊、工廠、機關、大學作報告200多場;接待聽眾來訪4萬人次,最多的一天接待了100多個聽眾;接聽眾電話至少3萬6千多人次;收到了來自遼寧、黑龍江、吉林、內蒙、河北、河南、山東、北京、天津、山西、寧夏、甘肅、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共2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及至韓國、俄羅斯與日本的聽眾來信共30多萬封。在歷年遼寧電台五個專業台節目聽眾收聽率抽樣調查中,《輕風夜話》都位居全台同類節目收聽率的首位。
《輕風夜話》是廣告客戶最青睞的欄目,年吸納廣告近千萬。由沈霞主持的《輕風夜話》的姊妹篇《康樂人生》今年也為經濟台增加了191萬的收入。
聽眾的話
“上帝”眼中的十佳——與沈霞大姐神交
——晚上傾聽沈霞大姐那和藹的聲音,想像著她的樣子,她的為人,讓我感受到的只有一個詞——陽光!沈霞是一個可愛的人,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因為她能分享、分解每一個與她素不相識聽眾的痛苦,細心傾聽他們每一個人的訴說。這是什麼?是工作,還是責任?我覺得更是一個人的品德!沈霞大姐讓我敬佩,我期盼著自己的人生中也能得到她的一臂之力。
蓋州聽眾 朱龍
——聽沈霞大姐主持的節目,猶如品味人生百態。她對自己主持的每個專題分析得透徹、深刻、準確、全面,與聽眾互動效果更好,讓我們聽眾信服加佩服,從節目獲得了莫大的教育和啟發,感悟頗深。我們一致認可沈霞大姐就是一位最佳的主持人,一位最好的最高級的老師。她的播音發音標準,語言流利,聲音甜美,親切感人,溫暖動聽。當年《共產黨員》雜誌上曾經刊登過她的先進事跡,令人感動。衷心希望沈霞再接再厲,把主持的節目越辦越好,影響更大。
北票聽眾 戴玉印
——心裡有許多話想跟沈霞大姐說,我是個瓦匠,對生活也曾有過美好的憧憬,可我生活的道路坎坎坷坷。前年我的妻子因患精神憂鬱症自殺了,三個月後,我母親又因精神上受到打擊,血栓復發去世了。短短時間內我失去了兩位親人,生活又很清貧,我孤獨、痛苦,精神處於崩潰的邊緣,一度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沈霞大姐主持的《輕風夜話》就像一把開心鎖,她那絲絲細語,如涓涓泉水流入了我枯萎的心田,讓我重新揚起了生活的風帆。現在我不孤獨,因為我擁有沈霞大姐,現在我不沉淪,因為我傾聽《輕風夜話》。希望沈霞大姐多多保重,工作再累也要注意身體,您的健康、您的快樂,就是我們廣大聽眾的財富。
聽眾 車金龍
關於“沈霞現象”
──遼寧電台台長姜麗彬
《輕風夜話》的成功,首先在於它的聽眾定位始終鎖定最普通的老百姓,以平民化的視角關注弱勢群體,以平民意識服務百姓生活,以平民感覺體味百姓疾苦。沈霞以一個樸實的平民“大姐”的情懷,服務於每一位打來熱線電話的聽眾,與他們一道品味生活中的苦澀,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以積極的人生態度疏導聽眾,替他們分憂解難,而不是居高臨下地用一些空泛的大道理來說教、指導聽眾,把老百姓的需要當成自己應盡的義務。
其次,《輕風夜話》雖然是一個普通的談話類節目,但是,主持人卻賦予了它時代的主鏇律,在一問一答的交談中,始終貫穿著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先進的時代精神和道德規範。《輕風夜話》每天探討的話題大多是生活中的瑣事,但這些事情卻涉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策法規、道德規範等問題,沈霞用科學的思維和腳踏實地的作風“潤物細無聲”的正面疏導,貫穿著愛祖國、愛崗位、愛家庭的紅線,宣傳了先進的思想信念、法律常識、社會道德,提高聽眾的思想水平,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再次,《輕風夜話》成功與主持人傑出的主持技巧也是分不開的。沈霞在節目中非常注意傾聽,並能設身處地地為聽眾著想,注意交談的語氣分寸,注意在交談中尊重對方的人格,以相互探討和共同切磋的雙向交流的方式,入情入理地幫助聽眾分析事情的原委曲折,還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幫助聽眾找出解決事情的辦法,從不強加於人,因此,得到了聽眾的依賴。
最重要的是沈霞對《輕風夜話》節目傾注了全部生命和熱情。 十年來,她接聽聽眾電話並和聽眾進行電話懇談近10萬次,到工廠、學校、機關、社區、街道作報告150多場,並自學了哲學、文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醫學、老年學等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技能,提高節目的水平和信息含量,正是由於她心血滴在節目內,功夫下在節目外,才奠定了節目成功的基礎,她本人也成為全國廣播界一首獨特的“風景”。
知心大姐
———記遼寧人民廣播電台經濟台主持人王沈霞
沒有監督,沒有催促,每晚8時30分,無數人將收音機的波段鎖定在FM89.5或AM999。
不是演唱會,不是放電影,活動現場總是爆滿,不少人甚至是從農村趕到城裡。
重病垂危人,輕生厭世者,生命最後時刻的心愿就是把電話打進直播間。
他們只為看到她,聽一聽她的聲音,跟她說說心裡話。
她,就是被廣大聽眾即使是93歲的老人也親切地叫做“知心大姐”的王沈霞,遼寧人民廣播電台經濟台《輕風夜話》欄目主持人。
傾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輕風夜話》是一檔夜間談話類節目,乍一聽,說的都是些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什麼婆媳不和、朋友反目、孩子厭學,林林總總,五花八門;聽眾上自八九十歲老翁老嫗,下至十七八歲少男少女,機關上班的、企業打工的、在家閒呆的、賣菜拉腳的,無論老少,各種階層。就是這樣一個節目,辦了近11年4000個夜晚,收到30多萬封聽眾來信。而沈霞每次坐到直播間,總像節目是第一次播出一樣,充滿激情。
有人納悶:這么一個瑣瑣碎碎的節目怎么能辦這么久?
有人奇怪:怎么有那么多人有事要找沈霞大姐?
有人忍不住去問沈霞:你不厭倦嗎?
沈霞說:“因為我做節目不是用嘴說,而是用心做啊!”
一開始做節目時,沈霞也覺得這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欄目,但一個個看似瑣碎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讓富有愛心的沈霞很快就有了新的感悟:當一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面臨艱難坎坷的時候,他仍不氣餒,仍不放棄對人生的追求,還會把電話打進直播間與主持人共同探討通往新生活的途徑,這種對生命的珍愛是多么令人感動啊!這才是生活啊!
沈霞更加用心關注著聽眾們平淡而真實的生活,就像一位鄰家大姐。她在與聽眾的交流中更多地出現了“我能理解你”、“你現在的這種心情過去我也有過”這樣的話語。
十年如一日,每一天,沈霞都與聽眾傾心交談,分擔他們的痛苦與悲傷,感受他們的堅強與執著,分享他們的幸福與快樂。
她曾握著一位失足青年的手告訴他:我不歧視你,《輕風夜話》不歧視你,社會更不會歧視你。這句話溫暖並改變了這位青年的人生,他艱苦創業,拾金不昧,還主動說服家人把衣物捐獻給災區。
劉溪,1994年離婚時口袋裡只有20元錢和一個小收音機,精神上更跌進人生的最低谷。小小收音機讓她知道了沈霞大姐,她覺得沈霞大姐說話就像自己的母親。沈霞鼓勵她自立自強,如今,劉溪自己有了一家美容院,生活充實快樂。
沈霞在節目中與聽眾交流,下了節目還要接待來訪的聽眾,有時她還主動找到有心結的聽眾,勸他們振作起來。
一次,她聽說一個學表演的女孩因為美容臉部受損而喪失了生活的勇氣,她急得第二天就跑到女孩那裡,一連去了7天。
在沈霞的眼鏡盒裡,有不少小紙條,那上面記的都是聽眾的電話,有些不太適合在電話里公開說的話,她告訴聽眾她會下了節目單獨打電話給他們。
對沈霞來說,聽眾的意義早已不僅僅是工作對象,而是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她用心贏得了聽眾的心。
一位70多歲的老人親手縫了一條棉褲讓女兒給沈霞送來,她怕沈霞夜裡回家凍壞了身子。
聽眾給沈霞編了一首歌:“你把我們大家快樂地歡聚在一起,我知道你是誰,我知道你為了誰……”
春雨潤物細無聲
上世紀90年代初期,社會轉型,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似乎一下子變了許多,不少人為此感到困惑、迷惘、不平,心裡總有個疙瘩解不開。
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責任感使沈霞意識到在節目中準確傳遞黨和國家新的方針政策,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向的重要性,她在節目中高揚“以新知識、新觀念創造新生活”的理念。
時代變了,灌輸和說教已難以讓人接受。在節目中,沈霞不說空話、套話,她多是與聽眾共同探討、分析事情的原委曲直,用聽眾的話說,就是沈霞嘮的都是“實嗑”,聊的都是“掏心窩子的話”。沈霞說:“我並不能去為下崗職工安排工作,也不能幫人把離家的丈夫追回來,我能做的是教給人們正確的思維方式、直面人生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她用“孩子是大人的影子”開導家長們如何教育孩子;她用“我們是需要不怕死的精神,但不要死於無知”來開導人們珍惜生命;她用“想得開是天堂,想不開是地獄”來勸告人們學會寬容;她用“家不是講理,而是講愛的地方”來勸告爭吵的家庭。
一次,一位40來歲的婦女打電話到直播間抱怨自己命不好———“該吃飯時肚子餓,該上學時下了鄉,剛參加工作又下了崗。”沈霞知道,這位婦女的想法絕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勸解好了,可能解決的就是一批人的思想問題。沈霞沒有講改革的大道理,而是耐心跟她交換意見:“發牢騷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你首先要擺正心態,接受現實。現代人不可避免地要面對各種風險,誰都如此。你看,國家已經在想方設法為咱們下崗職工再就業創造條件,咱們下崗職工也要有為國分憂的匹夫之責,對吧。同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也要學會適應這個社會,迎難而上,自食其力,學習掌握一兩項適合自己的技能去創造新的生活。”
沈霞和她的《輕風夜話》就像是“排氣筒”、“減壓閥”和“緩衝器”,一方面為聽眾解開了思想疙瘩,有效地緩解了他們的鬱悶之情和不平之鳴,一方面弘揚了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宣傳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像有的聽眾說,和沈霞嘮嘮嗑,“心裡就覺得亮堂”。“沈霞大姐就是這么說的”也常被一些人掛在嘴邊。
一位省領導曾這樣評價《輕風夜話》:這個節目是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好形式。遼寧人民廣播電台台長姜麗彬說:“沈霞和《輕風夜話》貼近生活、貼近民眾、貼近實際,人品與作品俱佳。”
星星知我心
11年,4000天,天天如約守候,夜夜傾情訴說,沈霞把美好和歡樂留給聽眾,卻給自己留下許多遺憾。
《輕風夜話》談話內容涉及經濟與社會、道德與法制、情感與生活,包羅萬象。要想在這么多方面給聽眾拿個主意,又要說得深入淺出,沒有廣博的政策、理論、哲學、文學、經濟學、心理學等知識可不行。
給人一滴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沈霞每天都要接待來訪的聽眾,最多一天曾接待了100多人,有時還要出去作報告,她只好抓緊一切工余時間提高自己的知識積累和綜合素養。沈霞每年自己都要花1000多元錢訂閱幾十種報刊雜誌,勤奮學習,精心準備每一次節目。她常常一邊走路一邊想著如何準確而又精彩地回答聽眾的提問。
沈霞太忙太累了!
她多想像別人的妻子一樣,給下班歸家的丈夫做上一頓豐盛的晚餐,可對她來說,能為丈夫端上一碗熱乎乎的大米粥都是人間一件美事。
她多想答應兒子一同去公園的請求,可她只能讓兒子失望地關上自己的房門在裡面大哭一場。
1997年12月26日,一個她永遠忘不了的日子。這一天,丈夫一大早就被推進了手術室。
沈霞哭了。她後悔。丈夫都是為支持自己才累壞了身體啊!天天晚上去接她,睡覺時常常已是夜裡一點多鐘,第二天早上五點多鐘又要起來給兒子做飯。過去總以為丈夫接自己是應該應分的事情,可他也有一天的工作要忙啊。自己怎么就沒對那無聲的愛心存感激呢?
在丈夫住院的日子裡,沈霞白天在醫院,晚上做節目,做完節目回到家又忍不住躲在被裡哭。母親說:“沈霞啊,你淨勸別人啦,自己也放鬆一下吧!”
沈霞放得下名———台里讓她擔當一定的領導職務,她說:台里一定能另外找到合適的幹部;
沈霞放得下利———不少客戶拿錢來找她做廣告,她嚴詞拒絕。
放不下的是聽眾。
沈霞多想在丈夫的病床前多呆上一會兒,可是她得離開,還有那么多聽眾在等著她,等著聽她那似乎連冬季寒冷的夜空都能被溫暖的親切聲音。
一個能為陌生人捧出愛心的人,一個埋頭奉獻無意索取的人,這樣的好人注定會有好的回報———被確診為惡性腫瘤的丈夫現在病情穩定;兒子自立上進,正在讀研究生。
讓我們祝福她吧!
事跡材料
十五載《輕風夜話》,千萬人知心沈霞
——遼寧人民廣播電台新聞談話節目主持人王沈霞事跡材料
在全國廣播界有一道獨特的"風景"--沈霞和她的《輕風夜話》。《輕風夜話》節目家喻戶曉,15年長盛不衰;聽眾的知心人"沈霞大姐",婦孺皆知,備受讚譽;由此產生的"沈霞現象"更是不同凡響,催人奮進。
王沈霞15年如一日主持夜間新聞談話節目《輕風夜話》。15年來,每天晚上的20點30分到22點,沈霞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全身心的投入,坐在話筒前與收音機前成千上萬的聽眾對話交流,為他們排憂解難。2003年,沈霞又主持一檔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新聞談話節目《沈霞時間》,每天就一個新聞話題與聽眾共同探討。至此,她一人每天主持兩檔節目,而且都是直播。據統計,15年來,沈霞共主持節目9000多小時,接聽聽眾電話並和聽眾進行電話懇談10多萬次,面對面接待聽眾來訪4萬多人次,最多一天接待聽眾100多位。收到了來自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河南、山東、北京、天津等20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以及來自國外(韓國、日本)的聽眾來信共30多萬封。聽眾來信裝了幾十個大麻袋。按國際測算方式,一封聽眾來信代表300~500名聽眾,估計15年來沈霞的聽眾數量累計已經達到數億人之多。她被一些大學、社區、機關聘為德育教授、德藝美顧問、校外輔導員、心理健康顧問。應學校、機關、部隊、工廠、社區邀請,做了關於人生、理想、事業、婚戀,心理健康等報告總計200多場。
15年來,作為一名女主持人,沈霞每天深夜才回到家,戰勝了丈夫和公公先後罹患癌症的災難和自己身體的病痛,克服了常人難以克服的各種困難認真主持每一天的節目,真誠對待每一位聽眾,以其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嚴謹無私的職業操守,全心全意為聽眾服務的工作作風,贏得廣大聽眾的交口稱讚。為化解矛盾,構建和諧社會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2003年12月22日,時任國家廣電總局局長的徐光春同志在全國廣播影視工作會議上講話說:"遼寧電台《輕風夜話》已成為知名品牌,產生了廣泛影響,深受百姓歡迎。"曾任遼寧省委書記的顧金池同志稱讚《輕風夜話》說:"這個節目語言感人,說理透徹,離聽眾很近,是新時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新途徑。" 15年來,《輕風夜話》節目很好地起到了疏導情緒、引導思想、穩定人心、穩定社會、穩定大局的作用。
2004年,在全國首次十佳欄目評選中,《輕風夜話》節目被評為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廣播社教十佳欄目。歷年的收聽率調查顯示,《輕風夜話》節目都位居全省同類節目之首,同時段之首。
近年來,沈霞共獲得了30多項各級榮譽稱號,其中主要有: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7年)、遼寧省勞動模範(1995年)、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1995年)、遼寧省首屆新聞標兵(2004年)、遼寧省"雷鋒獎章"(2007年)、第二屆全國主持人金話筒銀獎(1995年)、第五屆全國主持人金話筒"提名獎"(2001年)、遼寧省十佳節目主持人(2006年)、遼寧電台首屆和第二屆聽眾最喜愛的十佳節目主持人(2005年和2006年,共評兩屆)。"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先進典型(2005年)(證書複印件附後)。
沈霞:千萬聽眾最信賴的"知心大姐"
1993年1月15號《輕風夜話》節目開辦以來,每天晚上的20點30分到22點,沈霞都會準時在直播間敞開心扉,與聽眾真誠對話。《輕風夜話》作為一檔新聞談話類節目,內容涉及經濟與社會,道德與法制、情感與生活,聽眾上至80歲老翁老嫗,下至十幾歲的少男少女,提出的話題也是林林總總,包羅萬象,包括理想事業、婚戀家庭、人際關係、孩子教育、心理健康等等。
《輕風夜話》雖然是一檔新聞談話類節目,但沈霞賦予了它時代精神和道德力量。在一問一答的交流中,始終貫穿著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時代主鏇律。節目中討論的大多是生活中的瑣事,但這些事情卻涉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策法規、道德規範等問題。為了給聽眾正確的指導,她自學了哲學、文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醫學等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技能,提高節目的思想水平和信息含量。她主持的節目,經常有名人名言和充滿哲理的話隨時流淌出來,卻讓人並不感到生硬和說教。
每次的《輕風夜話》聽友聯誼會和遼寧電台的大型活動,只要有沈霞參加就會人山人海,甚至需要由武警來維持秩序。在瀋陽市火車頭體育館舉行的聽友見面會,上萬人的場地座無虛席,場地內也都坐滿了聽眾,有的聽眾說:我就是沖沈霞來的。沈霞已經在廣大聽眾的心目中牢固地建立起了信賴感和感召力,不少聽眾爭吵個什麼事情,往往拿沈霞的觀點作依據。"沈霞就這么說的"這句話,常常掛在一些人的嘴邊。
天津的聽眾趙福安說:《輕風夜話》節目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我的心頭之鎖。河北聽眾鄭彬說:《輕風夜話》是一所看不見的學校,是為千家萬戶化解各種矛盾的人民調解員,是一所不收費的醫院,主持人沈霞是治療心病的心理學家。遼寧省委農村政策研究室王恩海說:"廣播辦到這個份上,應該說是辦到了聽眾的心裡,沈霞現象值得研究。"
沈霞:構建和諧社會的美麗使者
我國目前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處於轉軌階段,一些社會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和疏導。《輕風夜話》節目的客群絕大多數是相對弱勢的群體,面對社會變革和複雜的現實,他們困惑重重,他們怨天尤人。對這些人,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有些失靈,而《輕風夜話》節目卻有"靈丹妙藥",成為化解社會矛盾,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載體。
《輕風夜話》的聽眾大多來自基層,提出的問題也包羅萬象,有下崗的,沒考上大學的,要離婚的,不孝敬父母的,人際關係緊張的,還有想輕生的……面對這種種問題,她堅持正面疏導,用新知識、新觀念引領聽眾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聽眾朋友說,沈霞和她的《輕風夜話》節目就像是"排氣筒"、"減壓筏"和"緩衝器",許多聽眾是憋憋屈屈而來,高高興興而去。
2003年的一個夜晚,沈霞在節目中接到了一位輕生青年的電話,因為在生活中遇到了挫折,打算與自己敬仰的沈霞大姐聊聊心裡話後就自殺。對此,沈霞保持了冷靜的頭腦,一邊勸說青年不要放棄希望勇敢地活下去,一邊通過導播與台領導及110等有關單位取得聯繫。沈霞與這位男青年聊了近1個小時,等有關部門根據電話號碼找到了公用電話亭跟前的男青年時,她才長長了舒了一口氣。下節目後,沈霞又與這位男青年面談,第二天又繼續做他的思想工作,男青年終於放棄了輕生的念頭。決心勇敢地面對現實,戰勝眼前的困難。
撫順聽眾王雲生來信說:"我是企業中一名中層幹部,工作中出了差錯,領導對我做了小題大做的處分。這件事我一直想不通,氣兒越憋越足,想殺人。我準備了工具,想找機會下手。就在這時候,沈霞的節目如陽光一樣照亮了我的內心,使我清醒,使我得到了安慰。我現在已經拋棄了報仇雪恨的惡念,是沈霞拯救了我的生命。"
黑龍江聽眾李貴泉來信說:《輕風夜話》讓我這個關在高牆內的浪子回頭了。大連聽眾王俊輝說:《輕風夜話》讓我父母的矛盾緩解了。
15年來,沈霞就是這樣每天默默地化解著聽眾的矛盾,疏導著聽眾的情緒,自覺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努力。
沈霞:愛崗敬業的典範
15年,沈霞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全身心地投入到《輕風夜話》節目中去,每天除了主持節目之外,她還要閱讀大量的聽眾來信,接待來訪聽眾,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為了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養,沈霞還自費購買了幾十種報紙雜誌,勤奮地學習,細心地體驗生活,精心準備每一組節目。多年來,沈霞一直恪守職業道德,牢記社會責任。出名以後,一些廣告客戶看中了沈霞,有一次一個小伙子悄悄地來到辦公室找到沈霞,說只要你和我合作,我就可以讓你發財並許諾很快給沈霞一大筆錢。沈霞態度明朗地說,這個財我不能發,不符合規定,你給我多少錢,我也不會做。用沈霞的話說,聽眾朋友,上至八十歲老人,下至十幾歲的孩子,都叫我沈霞大姐,聽眾對我的這份信任是沉甸甸的,我絕不能為了錢誤導了聽眾,辜負聽眾對我的信任。
前幾年她的丈夫和公公相繼患上了惡性腫瘤,沈霞頂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忙裡忙外,人幾乎崩潰,但晚上的節目沒有耽誤一次。她常說:"我放不下我的丈夫,但我也放不下我的聽眾。"15年來,沈霞堅持接待來訪聽眾,當面傾聽聽眾的訴說,一些聽眾一講就是很長時間,沈霞總是不厭其煩地陪著勸著,常常還要親自為聽眾解決具體困難。為了接待來訪聽眾,沈霞常常顧不上吃飯。有一次,她在接待室接待聽眾時,由於過度疲勞,險些虛脫。
有人不解地問沈霞:"《輕風夜話》你做了15年了,為什麼還那么有激情?"沈霞回答說:"因為我做節目不是用嘴說,而是用心做!"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研究室主任李虹曾以沈霞為題寫了一篇題為《平民視角+哲人頭腦+菩薩心腸》的文章,結尾處寫下這樣一段話:"茫茫的夜色,漫漫長路,沈霞手持一柄火炬在奔跑,她沒有完美的亮相,沒有驚險的騰越,她只是奔跑者,把光亮送給需要的同行者。她只是奔跑者,告訴後面的同路者,別害怕,別擔心,我們都是同路者,雖然前行的路上有磕磕絆絆,但是光明與我們同在,希望與我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