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廟,原為焚香祈福之地,據《五河舊縣誌》記載:外觀原廟,風水寶地,背高似山,廟門向南,望水而居,松柏環繞,道路通暢,香客宜居。原主大殿以北方古建築風格。樑柱皆以粗大整木丁子形骨架,磚石牆壁,上蓋是琉璃瓦,為諸殿之冠。主殿內供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天王。兩旁側殿,東側殿為家族神主堂,供奉的是汪氏家族祖先的神主牌位,龕前都有香爐燭台等祭皿,四壁牆上有繪畫、浮雕、宣傳匾額等,西側殿為家族聚義堂,以供族人聚義、議事娛樂教化之用。堂中有名人雕像或畫像,供後人瞻仰。廟門兩立柱楹聯“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換回苦海夢迷人。”兩扇大門對聯:“平陽世澤長;餘地家聲久。大門上懸掛匾額 “汪家廟”。
作為廟宇“汪家廟”,一直沿用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民國以前由汪氏後裔,募集經費,大戶出資給由專業的僧人來正常管理和維護。土改時,汪家廟,首遭劫難,首先攆走了專業僧人,毀壞了菩薩。1958年大煉鋼鐵時,祠廟四周林木古樹盡毀,隨後主廟大殿又成附近村莊百姓的了掃盲學校。後因當地教育發展需要,“汪廟”功能發生變化,在原廟宇基礎上,相繼成立汪廟聯中、汪廟國小。後因撤鄉並校,“汪家廟”被閒置。現汪氏族人正申報在原址上恢復重建廟宇,待相關政府部門對建廟方案批准後,即可籌建開工建設(初步預估新廟建設竣工時間為2020年)。
汪氏支宗族系“餘地堂”。此來源於《汪氏宗譜》載:為紀念汪氏支宗族的開山始祖母——德賢夫人(汪氏老母)而建的“汪家廟”。元朝末年,社會動盪不安,民不聊生。始祖母雖生活拮据,度日艱難,但仍熱心扶弱濟困、行善事、積厚德。她和其丈夫汪氏支宗族始祖汪鋼克服重重困難“三救”童年流浪乞丐、少年和尚——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感恩於汪氏始祖夫婦救命之恩,給予嘉獎並告誡子孫牢記汪氏始祖夫婦的恩情;建文帝元年間,建文帝為表彰汪氏始祖夫婦古道熱腸、廣種善果的精神,激勵汪氏族後人弘揚
汪氏支宗族系“餘地堂”。此來源於《汪氏宗譜》載:為紀念汪氏支宗族的開山始祖母——德賢夫人(汪氏老母)而建的“汪家廟”。元朝末年,社會動盪不安,民不聊生。始祖母雖生活拮据,度日艱難,但仍熱心扶弱濟困、行善事、積厚德。她和其丈夫汪氏支宗族始祖汪鋼克服重重困難“三救”童年流浪乞丐、少年和尚——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感恩於汪氏始祖夫婦救命之恩,給予嘉獎並告誡子孫牢記汪氏始祖夫婦的恩情;建文帝元年間,建文帝為表彰汪氏始祖夫婦古道熱腸、廣種善果的精神,激勵汪氏族後人弘揚此良好家風,追封始祖汪鋼“忠護協貺侯”,始祖母汪余氏“德賢夫人”,並為其建廟修祠,賜廟號“餘地堂”,取“做人留有餘地,助人不分貴賤”之義。
星移斗轉,人世變幻,自汪氏先祖鋼公立戶開村居至今,汪氏支宗族“餘地堂”已在蚌埠北淝河世代繁衍生息約600餘年,經艱辛離合、遷徙、繁衍。歷經20多代後裔的努力和艱苦奮鬥,汪氏族人丁興旺,人才輩出。如明朝七十四世潤田公、七十七世性金公均為進士;清朝八十一世濊公、八十九迎林公、九十世鑒公、九十世昌公、九十世槩公五位先祖均先後不同時期摘得探花貴冠。建國以來,據不完全統計汪氏支族人中考取985、211高校大學生各約36人。
汪家廟舊址
廟址坐落於鳳陽府城北10公里淮河北岸,古洪河右岸邊((即西漢朝俗稱“三關城“的遺址上)《淮南舊志》考)。雖經歷朝更迭,廟址始終未變,但其行政區劃已經數次變動,從、古屬淮南國,經、宋朝、元朝的濠梁府轄地,到明代中都鳳陽府直管,至清代劃規泗州府。新中國成立後至到1983年,隸屬宿州地區,後又歸屬蚌埠市五河縣,現已劃入蚌埠市淮上區沫河口鎮陳喬汪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