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魚簡述
俗稱“池魚”的主要是鯖科的鮐魚和羽鰓鮐等。
羽鰓鮐( 鯖科)Rastrelliger kanagurta
[ 地方名]白柄子、白面魚。
[形態特徵]體紡錘形、略側扁。一般體長 15~27厘米,體重150~400克。橫切面圓形。背鰭:二個,距離較遠。第二背鰭及臀鰭後面各有小鰭五枚。尾柄細瘦而強有力,兩側均有隆起嵴,上下頜各具一行細牙。鰓耙長而扁。呈羽毛狀,故名“羽鰓鮐”、眼大、脂眼瞼發達。側線完全,與背緣平行。體及頰部均被細小圓鱗,胸部鱗片大,形成一小胸甲、體背部青綠色,沿背鰭基底有l~2列黑點。體兩側有6~7條黃色縱帶,長短不齊,一般是側線以上有三條,側線以下有四條。腹面銀白色、各鰭灰褐色。尾鰭深叉形、黃褐色。
[產地、產季]羽鰓鮐主要產於紅海、非洲東岸、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是印度、印度尼西亞主要漁獲品種。我國僅產於南海、漁期多在2~5月份和7~8月份。
[經濟價值]該魚肉厚刺少,家庭多以紅燒、糖醋、熏制。味道尚好、除鮮食外多醃製成鹹魚出售。另外,羽鰓鮐和鮐魚一樣含組胺較多,又易變質。因此,在購銷活動中一定要注意保鮮,質次的魚絕對不能銷售和食用,以防過敏中毒。
鮐魚[ Club mackerel ]特徵:體粗壯微扁,呈紡錘形,體長20-40厘米、體重150-400克。頭大、前端細尖似圓錐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頜等長,各具一行細牙,犁骨和齶骨有牙。體被細小圓鱗,體背呈青黑色或深藍色,體兩側胸鰭水平線以上有不規則的深藍色蟲蝕紋。腹部白而略帶黃色。背鰭2個,相距較遠,第一背鰭鰭棘9-10根,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其後方上下各有5個小鰭;尾鰭深叉形、基部兩側有兩個隆起脊;胸鰭淺黑色,臀鰭淺粉紅色,其他各鰭為淡黃色。
產地: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我國近海均產之。主要有海洋島、連青石、大沙及沙外等漁場。
價值:為我國重要的中上層經濟魚類之一。此種魚類分布廣、生長快、產量高。魚肉每百春色含蛋白質21.4克、脂肪7.4克,肉質堅實,除鮮食外還可醃製和做罐頭,其肝可提煉魚肝油。
池魚菜餚
家燉連池魚
主料:
鰱魚1條,家醬1手勺,帶皮五花肉切塊約3兩,乾辣椒1個,鹽,味素,糖,料酒,老抽,大料適量。
做法:
將勺上火加底油下五花肉炒至變色,聞起來乾香後用蔥姜爆鍋,下老抽,料酒,家醬,乾辣椒略炒,加適量清水(在當地就用池子裡的水)下入收拾好的魚加調味料。大火燒開,小火燉1小時即可
製作要點:1.掌握好原料與調料間的比例。
2.勤晃勺,以防糊.
照燒池魚
材料:
池魚,燒烤醬,檸檬.
做法:
池魚剖開去內臟,洗淨後切除中間的脊骨,用鹽、胡椒粉、酒塗抹入味2小時以上
用燒烤醬和半匙0急汁,一小茶匙糖拌均勻
把上了醬的池魚排放在烤盤上,送進烤箱烤至兩面金黃熟透取出,兩邊塗上一層燒汁和油,續烤至香酥
美味可口的~~照燒池魚~~出爐啦~~吃前滴上檸檬汁更惹味~~~
豉香池魚
材料:
池魚兩條,豆豉1湯匙,料酒1/2湯匙,鹽和雞粉適量,油1湯匙,水1/2飯碗,薑絲少許
做法:
1、將池魚殺好清洗乾淨后里外擦上鹽,掛在通風處風乾1-2天備用;
2、起油鍋將池魚放入煎至兩面發黃後剷出;
3、用鍋中多餘的油爆香豆豉和薑絲,加入料酒、鹽、雞粉和水,將池魚放入中火煮至魚熟後上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