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風益,男,漢族,中共黨員,南昌大學副校長,教授。他領導的課題組完成了863計畫等國家課題20多項,創造性地發展了矽襯底LED技術路線,並在短時間內實現產業化和批量生產,改變了國外壟斷LED照明核心技術的局面,為我國LED研究和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江西省突出貢獻人才,科學中國人2008年度人物。事跡介紹
江風益教授的座右銘是:多發光,少發熱。“這裡有二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專業技術方面,發光二極體(LED)的發光與發熱成反比,要想多發光,就必須少發熱,這樣才能節能,這是技術發展永恆的主題;第二層含義是指為人處世方面,要多做實事,少頭腦發熱。”江風益教授及其團隊,在紅土地上十年磨一劍,執著地演繹“多發光少發熱”的傳奇,取得了具有原始創新性成果並實現了產業化,為我國LED研究和LED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具有節能環保功能的半導體照明燈替代白熾燈與日光燈是大勢所趨,正在引發照明工業的一場革命。在這一領域,日美等國占儘先機,分別壟斷了藍寶石襯底和碳化矽襯底半導體照明技術路線。在此情況下,江風益教授領導的團隊創造性發展了一條新的半導體照明技術路線——矽襯底LED技術路線,改變了日美等國壟斷LED照明核心技術的局面,改寫了世界LED歷史。
江風益教授的團隊經過10多年3000多次實驗探索,終於從跟蹤走向了跨越,發明了一種特殊過渡層和特定的矽表面加工技術,克服了外延層和襯底之間巨大的晶格失配和熱失配,在第一代半導體矽材料上,成功地製備了高質量的量子阱結構的第三代半導體GaN材料,研製成功矽襯底藍光、綠光和白光LED,其發光效率、可靠性與器件壽命等各項技術指標在同類研究中處於國際領先地位,並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這一新技術產品的批量生產。
採用該成果生產的LED晶片成本顯著低於藍寶石襯底和碳化矽襯底LED晶片。該技術對藍光LED來說是一種改寫歷史的新技術。該成果近幾年來已吸引了多家國際基金聯合投資6000萬美元,在江西南昌建成了專門從事矽襯底GaN基LED外延材料及晶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晶能光電(江西)有限公司。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在一片荒涼的土地上建成了一座硬體條件具有國際水準的現代化企業,並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實現了具有原始創新性成果——矽襯底LED材料與晶片的批量生產,年生產能力為30億粒矽襯底LED晶片。2009年和2010年,光電行業等三家協會聯合二次授予他們生產的矽襯底藍綠光LED晶片和功率型LED晶片“2008年、2009年中國LED技術創新獎”。
教育工作簡歷
1980年09月--1984年07月 吉林大學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專業大學本科;
1984年07月--1987年08月 江西工業大學基礎課部物理教研室助教;
1987年09月--1989年12月 中科院長春物理所固體發光專業研究生;
1990年01月--1992年05月 江西工業大學基礎課部物理教研室講師;
1992年05月--1995年04月 南昌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1995年05月--2001年05月 南昌大學材料科學研究所教授;
2001年06月--至今教育部發光材料與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2007年01月--至今863計畫半導體照明專項總體專家組成員;
2008年01月--至今教育部“半導體照明”技術創新團隊帶頭人;
2008年09月--至今南昌大學黨委委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