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銀行

江西銀行

江西銀行的字號表意代表著江西一省,是一塊各方勢力都樂於採用的招牌,江西銀行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在江西本地的規模僅次於江西裕民銀行。

基本信息

基本定義

江西銀行江西銀行

民國時期的江西銀行,在經營時間和規模上均僅次於江西裕民銀行。江西銀行的複雜性卻又高於省內其他銀行,加上它和兩次著名的金融事件,即“集中現金”引起的“漢鈔風潮”和“復興隆”鈔票導致的“江鈔風潮”有關,使得江西銀行的歷史和紙幣更令人著迷。根據不同的特定歷史時期,江西銀行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時期:

背景簡介

北洋政府前期的江西銀行

江西銀行江西銀行
民國五年4月10日,江西民國銀行宣布歇業伊始,江西銀行就著手籌備,同時發行了民國五年上海商務版的江西銀行兌換券,計有1元、5元、10元三種面值,包括“黑框行章”“ 紅框行章”等多個版本。後來,有發行了民國八年版的銅元票,有10枚、100枚兩種面值。至民國十四年,江西銀行被改組為江西地方銀行。

初次北伐時期的江西銀行

民國十一年,孫中山指揮國民革命軍發動初次北伐,出擊南地區,6月13日攻陷贛州,6月16日,陳炯明與孫中山決裂,在粵發動叛變,北伐軍只好南撤,但遭受陳部阻擊,腹背受敵,陷入困境。期間,隨軍粵鈔用畢,只好就地印製紙幣,以充軍費,所見有“江西銀行紙幣”毫洋10元一種,cyg。而北洋陣營的江西督軍陳光遠,為了應付這次戰爭之軍費,也發行了“贛省暫行軍用手票”,見有一元券。而初次北伐,則以南營的孫陳分裂和北營的陳光遠下台而告終。對陣兩軍發行的紙幣均曇花一現。

北洋政府後期的江西銀行

民國十四年,江西財政廳將贛省銀行全贛公共銀行、江西官銀錢號合併至江西銀行,並改組成為江西地方銀行。但江西地方銀行並沒有以自己的名義直接發行新鈔,而是沿用江西銀行的名義發行鈔票,甚至在贛省銀行的紙幣加蓋“江西地方銀行”而流通。民國十五年,江西地方銀行就發行了銅元票10枚和100枚兩種,銀行名稱使用的是江西銀行,而紙幣底紋則見江西地方銀行字樣。同年,北洋政府委任的贛軍總司令鄧如琢,在北伐軍兵臨江西之際,下令江西地方銀行仿製民國五年上海商務版江西銀行兌換券的鈔票版,在南昌百花洲豐記石印局大量印製冠分別字為:復、興、隆的沒有準備金的紙幣,達450萬元。並以3分高息吸納現金存款,最後,北伐軍攻占江西以後,宣布“復興隆”紙幣全部作廢,數十家銀行、錢莊等金融機構被拖累倒閉,“復興隆”禳成近代金融史上臭名昭著的“江鈔風潮”。

集中現金時期的江西銀行

民國16年(1927年),江西置於武漢國民政府的管治之下,4.12事件,寧漢分裂,武漢國民政府的金融受到孤立,遂於4月17日發布《集中現金條例》,轄區內紙幣不得兌換,導致金融混亂,物價上漲,史稱“漢鈔風潮”。至9月22日,寧漢合流,武漢國民政府瓦解,《集中現金條例》取消。江西銀行“集中現金”券,是在此近代中國重大金融事件期間發行的,有1元、5元、10元三種面值。“集中現金”券有加蓋“中央銀行江西分行代理發行”黑印、藍印,以及無加蓋三種。“集中現金”券流通只有數月,留存下來的數量很少。此後,江西再沒有出現以江西銀行名義成立的金融機構和發行的鈔票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