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當代消防事業研究

《江蘇當代消防事業研究》白純的政治、軍事、中國政治圖書

基本信息
作 者: 白純 著
出 版 社: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ISBN: 9787810936125
出版時間: 2007-09-01
版 次: 1
頁 數: 307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所屬分類: 圖書>政治/軍事>中國政治
內容簡介
消防事業涉及一個國家的公共安全問題,是保障國家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條件,當前學術界還缺乏對該領域的系統研究。本論文以當代江蘇消防事業為題,通過一個地域性的個案研究,敘述其在幾十年現代化及城市化過程中的發展脈絡,剖析經濟社會發展對消防事業的合理需要及消防事業的重要作用,揭示消防運作過程中國家與社會的各自角色與其互動關係,第一次從學術的角度對該領域進行了探索。論文充分利用第一手的消防檔案資料,力圖能夠科學準確地總結江蘇消防事業多年的經驗,儘量為當代江蘇消防事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一些借鑑與對策。 論文共分9章,論文的前兩章是全篇的鋪墊。第一章簡要闡述了中國傳統社會的防災理念。在人類社會初期,火災所造成的危害使人們恐懼火災,崇拜火神,並把火災的發生原因歸結於“天”,出現了災害天譴論。認為在天災發生的背後,必有人事的失常才使得上天震怒,因而,歷朝歷代的皇帝在火災發生後紛紛頒發“罪己詔”自譴以告天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逐漸認識到火災是可以預防的,也是可以撲救的,因而古代很早就出現了一些預防火災的思想與法規,並有專門管理用火的官員,滅火技術也有初步的發展。在中國古代,擔任滅火工作的主要是軍隊,但也出現了專業的滅火隊伍,如宋代在“軍巡鋪”基礎上誕生的專業城市消防隊以及後來的“潛火軍”、清朝的“八旗火班”等都是官方的消防組織,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民間救火組織,如水鋪、冷鋪、水社、潛火義社、救火會、救火局等。 第二章重點介紹了民國時期江蘇的消防組織。民國時期江蘇官辦消防組織與民辦消防組織並存,官辦消防組織稱消防警察,隸屬於警察廳,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管理程式。但民國時期官辦消防組織經費緊張,裝備落後,無法滿足救火需要,因而民間消防組織發展較快,而且相對於官辦消防組織而言,經費較為充足,裝備也較為先進,對江蘇的消防事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論文從第三章開始對江蘇當代消防事業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研究。 第三章概述了江蘇當代消防事業的歷程。從1950年至1965年為江蘇消防事業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在消防機構建立、消防管理、城市消防規劃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文革”期間,江蘇消防事業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基本處於癱瘓狀態,到“文革”後期才逐步得到恢復。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江蘇消防事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並逐步走上了規範化、現代化、法制化的軌道。但是與經濟發展速度相比,消防事業的發展明顯滯後。 第四章至第九章分別對當代江蘇的消防組織、消防隊伍、消防法制、消防監督管理、消防產品裝備及經費來源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考察。 江蘇消防體制包括由公安消防、專職消防和民眾性義務消防隊伍組成。公安消防組織經過組建時期、職業制發展時期、兵役制時期和現役制時期的發展,已形成了一支機構完善、管理嚴格、裝備較為先進、防災能力較強的隊伍。但是隨著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迅速,對付各種火災事故的應急能力已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在這種形勢下,義務消防隊、專職消防隊等民眾性消防組織發展較快,尤其是蘇南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在地方經濟和社會各界的扶持下,鄉鎮專職消防組織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走在了全國前列。這些地方消防組織成為公安消防隊伍的有力補充。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經濟呈現飛速增長的趨勢,特別是近十幾年的經濟建設,中國的國力得到了大幅度增強,而江蘇省更是走在全國經濟發展的前列。與此同時,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企業的經營機制和政府的職能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加強消防法制建設,把全社會的消防行為納入法制的軌道,成為一項重要工作。針對江蘇省的特殊情況,1995年,江蘇省政府制定頒布了《江蘇省消防條例》。該條例的頒布施行,不僅使江蘇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出台前的3年中有法可依,而且也成為《消防法》出台後的重要補充。《條例》頒布以後,地方各級政府對消防工作更加重視,社會消防守法意識也得到提高。《條例》還規範了消防執法人員的執法行為,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使火災事故的處理能力也得到加強。 ’ 提高一個地區的消防水平,消防監督管理是否到位非常重要。消防監督管理分為防火檢查、消防宣傳教育、建築審核與驗收、火災的調查與處理等工作。在消防工作上,江蘇省南北及城鄉差異較大,根據各地區和城鄉之間的不同特點,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也有不同側重點。在城市中主要對高層建築、地下建築、古建築、公眾聚集場所、老城區等重點區域加強消防監督管理,而在農村主要加強對鄉鎮企業的監督管理,針對蘇南小城鎮迅速發展的趨勢,加強村鎮消防基礎設施的建設,並利用地方力量,提高農村自救能力。 消防產品裝備是消防現代化的關鍵,而是否有充足的經費又是關鍵所在。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江蘇消防產品裝備有了較大改進,有了各類先進的消防車輛、防護裝備,消防總隊及各個支隊也設定了先進的通信裝備,消防能力明顯提高。但是,由於經費的限制,消防產品裝備與經濟發展仍有不協調之處。 以上六章重點提出了以下四個問題: 一、繼續大力發展民間消防組織。目前我國的消防安全保障體系,主要由公安消防隊伍、專職消防隊伍和民眾性義務消防隊伍組成,並以公安消防隊伍為主,專職消防隊伍為骨幹,民眾性義務消防隊伍為基礎。這三支隊伍的緊密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消防體系。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消防保衛任務越來越繁重,而目前國家又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經費和編制來增加公安消防隊伍,因而應該大力發展民間消防組織。 二、繼續完善消防法制建設。由於消防法制建設起步較晚,存在著法制意識淡薄、執法程式不規範等問題。公安消防機構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某些腐敗因素,因而應通過制定完備的規章制度,制約腐敗的發生。 三、進一步提高民眾的消防意識。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江蘇消防管理初步形成了制度,但是存在著南北差異與城鄉差別,消防宣傳還有走過場的現象,民眾消防意識仍然淡薄,各類火災隱患還在威脅著社會的安全。 四、繼續加大消防經費投入,改進消防設備。隨著江蘇經濟的飛速發展,江蘇省政府對消防工作越來越重視,消防經費逐年增多、消防裝備逐步先進,但是從總體來看,經費仍然不足,消防裝備不能滿足救災需要,消防人員仍然不足,這些都有待於繼續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