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 江安縣遷武寧寨,即今江安鎮。民國二十四年改為漢安鎮。江安縣1949年12月5日解放,現屬宜賓市,治所在江安鎮。1951年5月改為城關區,1956年改名為城關鎮。1992年10月,撤區建鎮後由原南屏鄉、西江鄉、城關鎮重新組建為江安鎮。
人口
總人口52756人,其中農業人口20453人,總戶數17010戶 。
行政區劃
全鎮轄14個村93個村民小組、9個社區23個居民小組 。
交通
江安鎮境內交通快捷,已形成三橫一縱的交通骨幹網,長江公路大橋即將完工,發展環境日臻完善,為投資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公路
距成渝高速公路40公里,距成都328公里, 重慶238公里。G93宜瀘高速公路橫貫全境。省道307、308、309連線縣道江(安)-紅(橋)路、江(安)-石(道)路,形成我縣直達周邊市、縣完善的公路網路
航空
江安鎮距宜賓菜壩機場70公里, 距瀘州藍田機場55公里。
鐵路
距宜賓、隆昌火車站均在80公里以內。
社會事業
江安鎮狠抓教育、衛生、文化、計生、社保等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兩基”成果進一步鞏固,基礎教育體制進一步完善,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省級示範性普通中學江安中學,江安二中位於城區,轄區內另有初級中學校1所,國小3所,省級示範幼稚園1所。
有縣屬三等乙級醫療機構2所。全面實施計畫生育綜合改革,落實“三為主”,推進“三結合”,計生率達到94%以上;加大對文化體育基礎設施的投入,積極推進學校文化、社區文化、民間文化、旅遊文化的發展,開展豐富多彩的民眾性文體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健全養老、失業、基本醫療、工傷、生育等社會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應保盡保,全鎮享受低保的對象達2262戶,共5670人。
江安鎮圍繞“文明興鎮”、鞏固市級文明縣城創建成果和重塑縣城美好形象活動,深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大力弘揚20字公民道德基本規範,倡導科學、健康、文明、衛生的生活方式,有聲有色開展文明縣城、文明社區、“三戶一村”和城鄉共建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江安鎮已有3個社區獲得市級文明社區榮譽稱號。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廣泛開展“四五”普法活動,增強全民的民主意識和法制觀念,治安防範和基層法律服務進一步加強,切實開展整體聯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確保全鎮社會穩定。
發展建設
江安鎮正以構建獨具特色的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長江上中游綠色生態屏障、省旅遊環境線的重要支撐點、宜瀘兩地的物資集散地為目標,以開明促開放,開放促發展,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努力實現農副產品的產業化、規範化經營,增加農民收入;大力推進基礎建設,三橫一豎的交通骨幹網正在形成,江安長江公路大橋已建成,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正在有序推進,發展軟硬體環境逐漸改善。 一個交通便利,通訊發達,能源充足,投資環境理想的江安,熱忱歡迎海內外各界朋友前來投資開發、旅遊觀光,攜手共建開放、繁榮的美好江安。
江安鎮黨委、政府認真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奮發昂揚的精神狀態,凝聚全鎮人民的力量和智慧,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帶領全鎮人民奔小康,不斷推進江安鎮跨越式發展。步入新世紀,江安鎮域經濟快速發展,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質不斷提高,先後獲得市級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市級社區建設示範鎮、市級文化先進鎮、省級“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著名人物
江安鎮人傑地靈,自古書法家、文學家、史學家、戲劇家等藝術大師、 文化才俊輩出。宋代大詩人、大書法家黃庭堅,明朝文學家楊升庵都曾流寓江安鎮,在長江之濱吟詩作賦,揮毫題詞,偶住亭、題榕閣因此而得名。抗戰時期,我國著名導演謝晉曾就讀於江安國立戲劇專科學校,曹禺、洪深、焦菊隱、馬彥祥、陳鯉庭等戲劇名家曾在這裡任教。
歷史文化
境內旅遊資源豐富,鎮域內著名的南屏山天然公園、綠豆溝、白龍池、國立劇專、紅佛寺、睡佛寺、吳氏民居、文廟、十字口樵樓等眾多風景名勝、人文景觀和歷史遺存獨具魅力, 引人入勝。以古鎮文化、竹文化、川劇文化等為代表的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蘊積深厚,淵源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