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特色
作為廣東全省郵政系統中保存最完整的兩座採用歐陸式建築風格的郵政建築實體之一(另一座廣州郵政博物館,位於廣州沿江路),汕頭郵政總局大樓是汕頭開埠以來的第一所自建郵局,俗稱“老安平郵電局”或“安平郵局”,
汕頭郵政總局大樓於1922(民國十一年)年竣工,占地面積1449平方米,建築面積1042.8平方米,坐東北向西南,建築風格為歐陸式,氣勢恢宏,集華麗、高貴、典雅於一體,在宏大與華貴之餘,也同樣注重建築細部的裝飾。建樓當年,郵局內部頗有爭議,但最終大樓建築形式的決定權還是在當局長的洋人手中。其時,外來建築文化己在汕頭埠的民用建築中影響極深,既有中西合璧氣質、又有當地濃厚風俗氣息的騎樓會館建築景觀,儼然時尚,故此確定以最為流行的建築風格“公革厝”(潮語,即拱結形式)建造郵政大樓。
初建成的汕頭郵政總局大樓占地面積460平方米、全部工程約15萬銀元。建築為兩層樓加一個天台,石、鋼筋、洋灰的三合一結構,平面為L形。立面為對稱三段式,花崗岩石砌築的基座、八根帶渦卷的希臘式大圓立柱,使整座樓平添了一種威嚴的氣勢。檐下是西洋紋樣的裝飾三角形山牆,主立面二層凹進形成陽台且有石欄桿,目的在於顯示潮汕建築的特點。首層門開3個,安裝有6扇厚實的落地實木門。外牆同時採用清水灰磚和紅磚,富有特色。此外,所有窗扇均採用木製百葉窗,每層樓的樓幅都超過4米,二樓每個房間都設有西方特色的壁爐,還鋪設木地板,也是一大特點。
雖然汕頭郵政總局大樓已有近百年歷史,但外表依然完好無損,房屋結構保存完整。只是當年建築時,因打樁等技術原因,屋基略有下陷。當年鐫刻在大樓正門上方的“郵局”兩字清晰可見,洋灰樓梯、樓梯護、方格門、磨花玻璃、木地板、羅馬柱等仍原建築風貌。從側門走上二樓,一條洋灰樓梯依舊,樓梯護欄亦仍是當年的產物,方鋼條製作的造型與眾不同,扶手為實木。對直是長長的通道,兩側房間實木方格門鑲著磨花玻璃。室內的木地板、百頁窗及露台外的羅馬柱依然保留著當年的建築風貌。
不論是整體設計,還是外觀造型,或是內部結構,郵局大樓均為一處具有獨特建築風格和藝術價值的建築物。在20世紀的90年代初,汕頭郵政總局大樓曾被劃入舊城改造範圍內,幸得一些有識人士力挺之下,才使它得以保留。它仍是郵政部門,汕頭市郵政局信函分局所在地,同時也是市區唯一的集郵門市。樓前一側新建了一座假山水景,靠馬路一側是花圃與樹木。
歷史沿革
1860年1月1日汕頭開埠後,1867年(清同治六年),潮海關(即汕頭海關前身)在海關區內開辦郵政業務,當時僅為在汕頭的外國人服務。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經清政府批准,潮海關在汕頭設立首家官辦郵政局,是為汕頭郵政總局,局址設於汕頭海關區內,隸屬海關管轄,由洋人稅務司任局長。這既是汕頭開埠以來的第一所自建郵局,也是全國首批25個郵政局之一。此後,在粵東、閩南西、贛南等地陸續設立分局(所)共144個,同時,汕頭郵政總局於1910年改為汕頭郵政副總局。
1911年(清宣統三年)5月,潮海關奉命把汕頭郵政局及各地分局(所)的財產、業務移交當地管轄。汕頭郵政副總局脫離海關,歸屬郵傳部郵政總局管轄,但局址仍設在海關區內。
1918年汕頭髮生大地震,郵政副總局房屋被毀,官方籌銀約15萬元自行購地建設局屋,“汕頭郵政總局”正式獨立運作。
1922年(民國十一年)在外馬路頭購地自建郵電局,建成後的汕頭郵政總局大樓為兩層歐陸式建築,採用鋼筋混合結構,一開始建築面積460平方米,是當時汕頭郵政的標誌性建築,也是當時汕頭市最為雄偉壯觀的建築之一。郵政通訊發展迅速。1936年以後郵政延至南洋群島、香港及沿海城市上海、廈門、廣州等地,郵路長達2880公里。國際郵件互換已擴至歐、亞兩洲,與10多國家直接通郵,影響很大。
此後,這裡便一直作為郵政部門辦公點。
地位意義
汕頭郵政總局大樓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積澱,它建於清代與民國交替之際,見證了汕頭開埠以來的郵政通信發展歷史。遊客多至便是正形成風尚的文化旅遊的體現,同時,這也是汕頭郵政總局大樓的旅遊特色:通過汕頭郵政總局大樓的內外觀感,實地感知、了解、體察、回味汕頭開埠文化、海洋文化,乃至清政府被迫打開國門的大致情形,百年滄桑,大樓依舊,是中國郵政事業走向世界歷程的一個記憶點、一個小縮影。汕頭郵政總局大樓歐陸建築風格,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汕頭埠的海洋文化。大樓本身的存在,則反映了1860年汕頭開埠後曾經的輝煌,當時的汕頭萬商雲集,百業興盛,歷史悠久的潮汕地區郵政通訊,這些與政治經濟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更佐證了它的廣東乃至華南的郵政樞紐地位——早在1736-1796(清乾隆)初期,郵政發展就已具規模。潮屬9縣(時為潮安(海陽)縣、潮陽縣、揭陽縣、惠來縣、普寧縣、澄海縣、饒平縣、豐順縣、大埔縣;據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紀事》附錄.潮汕歷史沿革 )已有驛路19條,共長1600公里,驛鋪129個。
據1907年5月4日(清光緒三十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嶺東日報》刊登的《汕頭郵政局轄境郵章》,1897年4月21日(清光緒二十三年三月二十日,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 )一開始設立的郵政部門稱汕頭郵政局,管理者的職銜是欽加三品銜的郵政司師,後才由潮海關稅務司辛盛兼任局長。汕頭郵政局在潮州府、庵埠、揭陽、炮台、河婆等69個地方設立郵政局;轄有汕頭、潮州府、揭陽、嘉應、鬆口、大埔、老隆、興寧、汕尾、碣石等匯票處所13處;在汕頭市區設有鎮平街萬成、永和街明麗等8個郵政櫃。
當時,汕頭郵政局郵往各地的郵件郵資,按郵件重量,分不同地區計資。中國境內信資每四錢重郵資二十文;香港、澳門、膠州、廣州灣、威海衛等五處,每四錢重信資郵資四十文;外洋各國,每四錢重信資郵資一百文;日本等處,每四錢重信資郵資三十文。
汕頭開埠雖然只有短短的150年,但汕頭郵政發展,卻是中國郵政發展史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1842年鴉片戰爭後,戰敗的清朝政府和西方列強簽署了“五口通商”協定,西方各國紛紛在中國開辦郵政機構,史稱“客郵”。而汕頭郵政總局大樓正是歷史見證物之一。
正是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汕頭郵政總局大樓成為著名汕頭老埠游景點之一。經常有海外歸來的老華僑專程來此尋根尋夢,追尋童年的記憶;同時又是實用景觀,每天都有披著婚紗的情侶來此借景拍照。
交通信息
汕頭郵政總局大樓地處汕頭市老市區,在“汕頭開埠文化陳列館”對面,原永平酒樓隔壁。
交通信息 | |||
名稱 | 汕頭郵政總局大樓 | 公交站點 | 外馬路西站 |
地址 | 汕頭市外馬路24號 | 公交線路 | 公車10路、3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