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舜皇山

永州舜皇山

永州舜皇山位於湖南省東安縣境內,國家級森林公園,省自然保護區。史為舜帝南巡駐蹕地。舜皇山層巒疊翠,峰險、瀑布縱橫、溶洞狀麗,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岩、泉、樹、藤自然成趣。舜皇山主峰海拔1882.4米,總面積14549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1.8%,有原始次森林5300公頃。 美麗的東安旅遊風景區,也是不少省內外遊客的選擇,東安舜皇山景區旅遊線路推薦:陽江漂流精品旅遊,舜皇岩精品旅遊線路,女英溪精品路線,娥皇溪精品路線。

簡介

永州舜皇山有飛珠濺玉、氣勢恢宏的瀑布22處;有古木參天、樹藤難辨、野趣橫生的原生次森林5300多公頃,真是林海壯觀、竹海 迷人、花海絢麗;園內有可開發的溶洞13個,多姿多彩,爭奇半妍,已開發的舜皇岩,可謂“宮宮有景宮宮秀,洞洞含情洞洞香”;有湖南第一高峰“舜峰絕頂”;有亞洲最長最高的“城牆石”如巨龍騰春,氣勢磅礴。遊人無不感嘆:“徐福何處覓仙境,此處正是蓬萊山”!舜皇山人文景觀極為豐富,有舜皇棲身之地的天寧寺遺址;有寇冷、解緒等歷史名人題詩碑刻;有扶漢武帝登基的在磁針;鄧禹的祠廟和南朝禮部尚書鄧三鳳陵墓;有清朝著名建築廣利橋;有為紀念陸定一1934年11月帶領紅軍小分隊經過此地,寫下名篇《老山界》而建造的“陸公亭”;有供遊客覽勝、避暑、休閒的瑤台山莊。

登舜峰絕頂觀雲海,迎日出,因季節不同,景觀各異。春天,白雲舒展,霧海茫茫,銀浪浮雕,千山百峰,時隱時現;夏天,天高雲淡,極目遠眺,萬山始於足下,千壑盡收眼底,似乎伸手可摘星攬月;秋天,遙看松濤托日,嬌陽冉冉,彤雲煥彩,氣象萬千,美不勝收;冬天,放眼崇山峻岭,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玉樹銀花,滿目皆白,別有一番情趣。

景點介紹

榮譽嶺狩獵場

位於大廟口鎮北24公里,全場面積4500畝,其中建有封閉式狩獵場1500畝。這裡海拔650-1000米,兩山夾一溝,土層厚30-90厘米,為板岩與頁岩發育的黃壤,坡度在15-45度不等,主要生長雜灌木和竹林,適宜野生動物築巢、覓食、沐浴和繁殖後代,是開展狩獵活動比較理想的地方。

城牆石

位於大廟口江鎮北28公里處,是一條平均高達50多米,寬約30米,長約2公里的矽質岩石壁。中段有一缺口,象城門,缺口兩邊立著栩栩如生的“衛士”,嚴守著城門,岩壁上面還有幾處輪廓分明的烽火台,整個岩壁象一道巍峨起伏的城牆,故名“城牆石”,傳說秦始皇修萬里長城是從這裡得到啟示的。

舜峰核心保護區

總面積94095畝,最高點海拔1882.4米,這裡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地段。全年平均氣溫攝氏14度左右,無霜期275天,降雨1600毫升,氣候條件優越,是多種動植物棲息繁衍的好場所。

七星伴月

在舜峰東南1公里,海拔1720米的地方有一山脊平台,在約3000平方米範圍內,有大大小小八個山包,居中者圓形,直徑30米左右,象一輪明月,四周七個山包大體等高,形態各異,形成了七星伴月共度良宵。

仙人橋

舜峰東800米,海拔1000米處,有一塊長約2米,寬0.3米的石塊,高懸在石壁的頂部,象一座小橋,有條小路必須從突出的懸石上經過。不少行人過橋時,心驚膽顫,恐懼萬分,故有過者成仙之傳說。

天寧寺舜峰石刻

舜峰西南有舜帝狩獵時曾住過的天寧寺遺址,古時為湘、桂兩省邊界的香客重地,至今仍香火不斷。在頂峰東南面石壁上,不知何年代刻的“舜峰絕頂”字樣,至今仍清晰可辯。

舜峰觀雲海

登舜峰絕頂觀雲海,迎日出,因季節不同,景觀各異。春天,白雲舒展,霧海茫茫,銀浪浮雕,千山百峰,時隱時現;夏天,天高雲淡,極目遠眺,萬山始於足下,千壑盡收眼底,似乎伸手可摘星攬月;秋天,遙看松濤托日,嬌陽冉冉,彤雲煥彩,氣象萬千,美不勝收;冬天,放眼崇山峻岭,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玉樹銀花,滿目皆白,別有一番情趣。

舜皇岩

永州舜皇山 永州舜皇山
永州舜皇山 永州舜皇山

位於大廟口鎮北600米,一個獨立的大石山下,1984年發現並對外開放。據地質學家考證認定,該岩的形成已有一億多年的歷史,岩洞全長700餘米,約12000平方米,洞內有四宮十八殿,洞中有洞,別有洞天。洞內的鐘乳石,狀物似人,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可與桂林七星岩,蘆笛岩媲美。

位於舜皇山東麓,洞深1800米,有4宮18殿。洞內景色雄奇瑰麗,石柱、石筍、石幔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真可謂"宮宮有景宮宮秀,洞洞含情洞洞香",堪稱"人間仙境"。

東安廣利橋

永州舜皇山 永州舜皇山
永州舜皇山 永州舜皇山

在東安縣境內的塘復鄉。始建於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重修於光緒二年(公元1876年),仿宋營造,古樸秀美。橋全長36.8米,高7米,寬4.5米,橫跨在東溪江上。橋全系木質結構,上蓋青瓦,連通共17間;兩側有欄桿,還有能坐的寬木板,橋的兩端建有八字形的門面,門面上裝飾木花紋,朵朵相連,好似浪花蕩漾,橋中天罩,高於其餘各間,斗拱之層檐,屋角上塑有龍、鳳、魚、獸等多種動物藝術造型。廣利橋是東溪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又是附近民眾乘涼和開展文化娛樂活動的場所,對廣大人民民眾有利,故名廣利橋。廣利橋的建築工藝,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具有重要的考古和藝術價值,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竹林

舜皇山竹林面積40000餘畝,計31個品種,最多為楠竹(1998年楠竹豐產結構試驗被國家科委評為科研二等獎),珍稀竹種也多,其中金玉竹(又稱“黃金嵌碧玉”)第竹節間表面都有排列整齊的黃與綠兩種顏色,故名。該竹一排排一片片生長,不與其他竹類為伍,如若易地栽植,則與楠竹無異。有一種紫竹(又稱油竹、烏竹),竹桿烏黑髮亮,是製作筐、笛、煙管、手杖、傘柄及其他工藝品的上好材料。有一種方竹,外方內圓,堅韌結實,每年十月出筍。龜甲竹形狀奇特,從竹蔸到竹尾,一個節一個節成不規則連線,構成龜甲殼般的花紋,故名。此外,還有斑竹、羅漢竹、實心竹、傘竹等,風姿綽約,異彩呈現,可資觀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