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果實。
性味
味酸、澀,性平。
功效
消炎,止瀉。
主治
用於眼痛,腹痛。
用法用量
研末與其他藥配用。
採集加工
9-10月采果,晾乾,備用。
形態特性
多年生濕生草本,植株弱小。根莖短,生有多數鬚根。葉全部基生,條形,長達20厘米,寬約1毫米,先端鈍,基部具鞘,兩側鞘緣膜質,殘存葉鞘纖維狀。花葶細長,直立,圓柱形,無毛;總狀花序,花排列較疏散,無苞片;花梗長約2毫米;花被片6枚,綠紫色,橢圓形或舟形,長2-2.5毫米;雄蕊6枚,近無花絲,花葯卵形,長約1.5毫米,2室;雌蕊由3個合生心皮組成,柱頭毛筆狀。蒴果棒狀條形,長約6毫米,直徑約1.5毫米,成熟時自下至上呈3瓣開裂,僅頂部聯合。花果期6-10月。
生長環境
生河岸濕地、沼澤地或鹽鹼濕草地上。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南、西北;歐洲、北美、前蘇聯亞洲地區、蒙古、日本也有。
附註
另有一種圓果水麥冬(海韭菜)( Triglochin maritimumL.)葉較粗長,果為長圓形,有6心皮。花較密集。常與水麥冬生長在同種生鏡,但比上種耐鹽鹼,亦作水麥冬入藥,藏名那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