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

水至清則無魚

水至清則無魚(讀音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中國成語,出自《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是說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也說“水清無魚” 。後人多用此告誡人們指責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基本信息

解釋

.
解釋: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現在有時用來表示對人或物不可要求太高。
後人多用此告誡人們並指責人們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於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願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於清澈養不住魚兒一樣。

典故

。
出處:《漢書·東方朔傳》:“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班固《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雖然,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云:‘鼓鍾於宮,聲聞於外。’‘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辟若鶺鴒,飛且鳴矣。傳曰:‘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云:‘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聖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篇》:“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徒:同類,同夥)

事例

故~,政至察則眾乖,此自然之勢也。 ★《晉書·郭璞傳》

哲學原理矛盾原理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是相互轉化的 水清適合魚類生存 但是當清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 反而不適合魚生長了 所以向相反面轉化

詞語辨析

【近義詞】: 水清無魚

【反義詞】: 渾水摸魚

【用法】: 作分句;用於勸誡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