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蕎麥葉貝母的鱗莖。春、夏季採收。
性味歸經
《貴州民間藥物》:性寒,味苦微甘。
功能主治
涼血消腫。治鼻淵、中耳炎。
①《峨嵋藥植》:退熱,發汗。
②《貴州民間藥物》:消腫,去毒。
形態特徵
蕎麥葉貝母,又名:喇叭、山丹。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鱗莖卵形,鱗片肥厚,白色。莖直立,中空,光滑。基生葉2~3片,大型,具長柄,肥厚,葉片卵狀心形,先端尖,基部心形,兩耳圓鈍;莖生葉互生,有柄。花3~5朵,頂生,總狀排列,側向開放;花大型,綠白色;花被片6,呈漏斗狀;雄蕊6,比花被短;子房圓筒狀,3室,柱頭3裂。蒴果短圓形,棕黃色。種子扁平,闊腎形,具膜質狹翅。花期5月。果期9月。
分布區域
分布華東、華中以至西南。
生長環境
生長於較陰濕的山谷中、水溝旁或樹林中。
藥材性狀
蕎麥葉大百合鱗莖由數片基生葉膨大的葉柄基部組成,尚有植株四側形成的小鱗莖。小鱗莖無鱗莖瓣,外皮纖維質。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搗汁滴耳。
相關配伍
①治鼻淵:水百合搗爛包頭部;另用水百合五錢,天麻、刺梨花各三錢,煎水服。(《貴州民間藥物》)
②治灌耳心:水百合五錢,搗爛包耳後;或搗汁與螺螄水滴入耳內。(《貴州民間藥物》)
相關論述
1.《峨嵋藥植》:退熱,發汗。
2.《貴州民間藥物》:消腫,去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