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1935年4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九軍團在完成掩護主力紅軍轉移的任務後,經過水城。紅軍戰士朱雲先、王紅軍二人在順場鄉因病掉隊留下,在鄧煥章家修養。病癒後,二人輾轉來到龍場鄉碗廠,組織帶領焦少蘭等碗廠“齊心會”會員拿起武器鬧革命,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英勇卓絕的鬥爭。1936年12月晚,朱雲先、王紅軍組織召開有焦少蘭、喻炳清、李紹文、周永安、周占雲、周占清、陳金廷、陳少蘭、周少清、楊俊臣、王國良等11人參加的會議。建立碗廠齊心會,推選朱雲先為齊心會隊長,焦少蘭為副隊長。碗廠齊心會建立後,革命鬥爭如星火燎原。先後攻打發提哥波寨土目關子朝家、區長陸子高家、祿銀坤家。朱雲先、王紅軍所領導的碗廠革命鬥爭,直接動搖了土豪權勢和國民黨區鄉政權,敵人視之為“大患”,便聯合進攻這支革命力量。1939年夏,對碗廠齊心會發動突然襲擊。面對來勢兇猛的眾多敵人,朱雲先、王紅軍、焦少蘭等率會員奮起迎敵。由於寡不敵眾,戰鬥失利,朱雲先、王紅軍兩位紅軍戰士不幸英勇犧牲。後焦少蘭等,將朱雲先、王紅軍的遺體安葬在龍場鄉碗廠村。
詳細信息
後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碗廠“齊心會”發展成為碗廠游擊隊。1949年11月12日(農曆),貴州解放前夕,垂死掙扎的國民黨殘餘部隊糾集地方反動勢力,對碗廠游擊隊進行血腥屠殺,製造了震驚全省的“碗廠事件”。解放以後,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碗廠民眾為兩位紅軍烈士修葺了墳墓,並立起了一座墓碑。由於墳墓和墓碑很簡陋,不利於青少年一代瞻仰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為保留這段歷史,今年,在市、縣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對朱雲先、王紅軍兩位紅軍的墳墓進行了修繕,並新建了龍場鄉碗廠紅軍烈士紀念碑暨革命鬥爭陳列館。紀念碑上撰文,生動地反映了朱雲先、王紅軍二人團結帶領碗廠“齊心會”與國民黨反動派英勇作鬥爭的事跡。
據悉,龍場鄉將以紅軍烈士紀念碑暨革命鬥爭陳列館為載體,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抓手,以萬畝茶園建設為突破,以民間制陶工藝和釀酒工藝開發為契機,著力打造以紅色文化為主線、以綠色產業為依託,以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為重點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優質農業觀光基地、人文風情考察基地和民間工藝體驗基地,因地制宜,加快發展,實現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