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輛,拖拉機65輛,機車24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43畝,有效灌溉率為100%。 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木架結構住房為主,有154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8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6萬元,占總收入的16.4%;畜牧業收入16萬元,占總收入的5.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50頭,肉牛94頭,肉羊252頭);漁業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36%;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4.29%;第二、三產業收入197萬元,占總收入的70.4%;工資性收入9.46萬元,占總收入的2.86%。農民人均純收入2440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4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5人(占勞動力的19.4 %),在省內務工55人。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25.68畝(其中:水田452.48畝,旱地273.2畝),人均耕地1.02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939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2畝,主要種植木瓜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6畝,其中養殖面積2.5畝;草地140畝;荒山荒地116畝,其他面積55畝。有鉛鋅礦、山林等資源。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63戶,共鄉村人口778人,其中男性397人,女性381人。其中農業人口761人,勞動力40人。該村全部為 僳僳族。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人,占人口總數的2.5%;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3戶,參合率100%;享受低保761人,五保戶5戶。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4個,村內生活排水設施差。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72戶,占農戶總數的44.17%。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產品主要銷售往本縣內。2010年木瓜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2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0.4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木瓜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草果產業。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5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725.5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水城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滇灘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3公里,距離中學12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4人,其中小學生83人,中學生11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1個, 2009年被省體育局評為“紅河杯先進單位”等。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23人,全部為少數民族黨員,黨員中男黨員21人,女黨員2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本村),團員3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地處邊境,是少數民族地區,氣候惡劣,農民科技素質不高,農業基礎設施滯後,經濟結構單一,民眾生活水平低。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大力發展種植業,充分利用森林資源優勢,發展草果產業,計畫種植面積860畝。發展養殖業,發展豬1850頭,牛760頭,黃山羊2230隻。利用靠近口岸優勢,加強勞務經濟,計畫每年轉移勞動力170人。加快第三產業發展,不斷提高農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