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陳洪綬《水仙靈石圖》
【類別】繪畫
【材質】設色絹本
【作者】陳洪綬
【規格】48×26.5cm
【款識】此華韻清冷,開與梅花俱。卻如孤性客,喜與高人居。洪綬作與十八叔。
【鈐印】章侯(朱)
【創作年代】1627年創作
畫作介紹
水仙是陳洪綬花鳥畫中比較專門的主題,趙孟堅的水仙造型似對其影響很大,可見於辛卯孟夏(1651年)陳氏作《三處士圖》上,曾自題長詩:“元時趙子固,宋時先世侯,曾畫二處士,雪夜懸床頭。”另有《寶綸堂集》卷九詩《偶感》可證:孟堅寂寂掩柴門,孟俯軒軒作狀元。國破筆端傳恨處,水仙須學趙王孫。
陳氏雖因畫得名,亦能詩。此幅《水仙靈石圖》題詩曰:“此華韻清冷,開與梅花俱,卻如孤性客,喜與高人居”,上款“十八叔”,署名“洪綬”。詩中點明水仙與梅花相似,皆於清冷時節開放,進而強調畫中主人高潔孤傲的品質,畫中僅有一株水仙,正合一“孤”字。此詩不用典,不琢辭,而質樸無華,有真率之趣。
《水仙靈石圖》並無紀年,可綜合其書法、款、印的情況,將其判定為陳氏約1627年所作。畫中題字部分的書法,極為精彩,所書五言詩下筆不露筆鋒,較為規矩,關於陳洪綬用款,其於畫作之上大多用名,而非號,陳氏早年多用“陳洪綬”或“洪綬”署名,此畫即署名“洪綬”,其中“洪”字偏於行書,而“綬”字作草書,再觀印章,陳氏的印很多,大體可分為“陳洪綬印”及“章侯”兩系,或以此稍作變化而已。明亡以後陳氏的號增多,印的內容方有所變化,此畫鈐“章侯”朱印,為陳氏早期作品。故翁萬戈先生將《水仙靈石圖》定為陳洪綬約一六二七年所畫,即此緣由。
作品賞析
《水仙靈石圖》畫面構圖較為平穩,一立石崛起,其後有水仙一株,石邊野草數叢。水仙與立石高度相近,此種構圖中空間表達十分清晰,水仙右側葉子中段被立石遮擋,花朵又掩映在葉後,畫面底部石縫中隱約可見水仙根部,其色白,與頂部花朵共同構建完整的水仙形象。水仙造型忠實於自然,花朵盛開者飽滿,未開者渾圓,長葉穿插,編織巧妙。水仙雙鉤填色,用色古雅,枯葉部分色彩過渡自然。水仙花葉所用線條各隨其殊,如葉部線條十分挺立,花瓣邊緣勾勒細緻,其中描繪枯葉的線條則稍有跌宕,與前方飽滿的花朵對比而成一種榮瘁景象。石上以淡墨暈染出明暗對比,其上加粗點,先濃墨而後石綠,看似突兀,卻與葉色相得益彰,而此種墨底加色的點苔法,陳氏常用之。石頭線條的筆法與水仙相隔霄壤,折筆從容,別於水仙的端莊穩重,而天真自然。
陳洪綬雖少時師承藍瑛,而於水仙這一題材風格上則推崇趙孟堅,但由此《水仙靈石圖》可以看出,陳氏已然超脫前師,而自立門戶,獨闢蹊徑。陳氏論之繪事,主張不拘於一代,也不限於一派,正如他晚年所自述,繪畫當“以唐之韻,運宋之板;宋之理,行元之格,則大成矣。”
畫家簡介
陳洪綬(1598-1652),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晚號老遲、悔遲,又號悔僧、雲門僧。浙江諸暨楓橋人。明末富有革新精神和獨創風格的畫家。陳洪綬一生秉性孤傲倔強,吞恨而終。他是一位擅長人物、精工花鳥、兼能山水的繪畫大師。當代國際學者推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寶綸堂集》、《避亂草》等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