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陰不足型

氣虛證,是指臟腑組織機能減退所表現的證候。常由久病體虛,勞累過度,年老體弱等因素引起。臟腑正氣虛弱。《景岳全書·傳忠錄》:“如心氣虛則神有不明,肺氣虛則治節不行,脾氣虛則食飲不能健,肝氣虛則魂怯而不平,腎氣虛則陽道衰而精少志屈,胃氣虛則倉廩匱而並及諸經,三焦虛則上中下俱失其職,命門虛則精氣神總屬無根。”

氣虛

氣虛者需補氣,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食物可選牛肉、雞肉、豬肉、糯米、大豆、白扁豆、大棗、鯽魚、鯉魚、鵪鶉、黃鱔、蝦、蘑菇等。可經常交替選服。

陰虛

證名。津液精血不足所出現的病證。出《素問·調經論》。由真陰虛衰、熱病傷陰或久病耗傷陰液等因所致。《景岳全書·傳忠錄》:“陰虛者,水虧也,為亡血失血,為戴陽,為骨蒸勞熱。”證見形體消瘦,骨蒸潮熱,盜汗遺泄,五心煩熱,頭眩耳鳴,口燥咽乾,面紅顴澀,舌紅少津或紅絳光剝,脈虛細而數。肺胃陰虛者,宜養陰生津;心脾陰虧者,宜滋陰補血益氣;肝腎陰耗者,宜填補精髓。選用沙參麥冬湯、大補陰丸、黑歸脾丸、歸芍地黃湯、左歸飲等方。

陰虛的人應該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以滋陰潛陽為法。常選擇的食物,如糯米、綠豆、藕、馬蘭頭、大白菜、黑木耳、銀耳、豆腐、甘蔗、梨、西瓜、黃瓜、百合、山藥、烏賊等。

氣陰兩虛

病因病理學術語。又稱氣陰兩傷。常見於熱性病過程中,熱在氣分,汗出不徹,久而傷及氣陰;或熱盛耗傷津液,氣隨液脫;或溫熱病後期及內傷雜病,真陰虧損,元氣大傷。也可見於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病,糖尿病等)。症見口渴、氣短等。治宜益氣生津養陰。

氣陰不足

熱病後或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過程中出現的陰液和陽氣均受耗傷的現象。 程度較輕的稱為“氣陰不足”,較重的稱為氣陰兩虛。症狀多見肢疲神倦, 少氣懶言,口乾舌燥,自汗盜汗,潮熱口渴等等。

以上根據,《中醫詞典》《中醫診斷學》摘錄整理。供君參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