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支援進攻呂宋島,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上將需要一個比雷伊泰島更接近北部島嶼的地方,民都洛島是基於這個策略之下的最合邏輯選擇,該島距離呂宋島南部大約相等於紐澤西州南北距離之一半,島上多山,只在海岸有少許平原,幾乎每天下雨及濕度很高,島上日本守軍數量很少。
由於在雷伊泰島上建築的簡易機場狀況不佳,美軍希望奪取民都洛島的機場以支援進攻呂宋島的軍事行動,本來在該島北面之灘頭登入最為理想,但會受到在呂宋島南部的日本空軍騷擾,因此在美軍選擇在西南面接近曼加林灣的聖何塞作為登入地點,這裹是民都洛島最理想之深水港。
由沃爾特·克魯格中將指揮的美國第6軍團被指派進攻民都洛島,他把此任務交給由羅斯科·B·伍德拉夫少將指揮的美軍第24步兵師,由其中的第19步兵團及獨立的第503傘兵團執行此項任務。
主要之戰事發生在護航艦隊及支援艦隻遭受神風特攻隊之自殺飛機攻擊,自從雷伊泰灣海戰的最後階段以來,日軍不斷以神風特攻戰術反擊,在1944年12月,日軍改善了此戰術。
1944年12月13日,登入日前2天,神風特攻隊襲擊了入侵之美軍艦隊,輕巡洋艦納什維爾號被擊中,130人陣亡,190人受傷,登入艦隊指揮官威廉·C·鄧普爾海軍中將亦受傷,另外自殺飛機亦擊沉2艘坦克登入艦及擊傷數艘其他艦隻。
之前,美軍在12月初轟炸附近島嶼上機場,它們報告在空中及地面上擊毀超過700架日軍飛機,但仍然未能阻止神風特攻隊之攻擊。
戰役過程
12月15日,進攻行動正式展開,天氣晴朗令美軍海空力量包括6艘護航航空母艦、3艘戰列艦、6艘巡洋艦及其他支援艦隻可以出動對抗守軍之微弱抵抗,由於在雷伊泰灣的登入艦艇不足,第503傘兵團在曼加林灣實行空降同登入部隊會合,驅逐艦為登入部隊提供炮火支援及防止日軍空襲,2艘登入艦被自殺飛機擊中,1艘沉沒,另1艘被擊傷。
在一次救援行動中,美軍驅逐艦莫爾號在艦長獲嘉·M·科士打指揮下前往著火的路易斯·戴奇號 (已裝滿燃料及彈藥)救援全體船員,突然在路易斯·戴奇號甲板上發生數次爆炸令莫爾號受到嚴重破壞,在船身被炸開4個大洞,莫爾號上有1人死亡、13人受傷,但莫爾號仍然接收路易斯·戴奇號上的88名船員。
1,000名日本守軍,連同200名原本增援雷伊泰島時在運輸船被擊沉時被救起之日軍快速撤入山區,其中300名日軍曾突襲島上北面之警戒站同第503傘兵團激戰,但美軍仍然在48小時內占領全島。
總結
日軍共有200人陣亡,375人受傷,第24步兵師損失18人,81人受傷,第一天結束時,美軍工兵已修建機場準備進攻呂宋島,13天內已有2個機場完工,同時,這些機場令美軍飛機在進攻呂宋島灘頭時提供更緊密的空中支援、襲擊神風特工隊基地及來往呂宋島及台灣之間的船隻。
相關詞條
-
維斯特洛
維斯特洛(Westeros)大陸,也被稱為日落國度(the Sunset Kingdoms),是美國作家喬治·R·R·馬丁的奇幻小說系列《冰與火之歌》的...
維斯特洛大陸 地理 區域劃分 氣候 季節 -
菲律賓戰役
菲律賓戰役,1941年12月8日—1942年5月7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為粉碎美菲軍隊和美國亞洲艦隊,攫取資源豐富的美屬殖民地。 給以...
企圖 地點 兵力 大概過程 詳細過程 -
巴拉望島戰役
巴拉望島戰役是美軍與日軍在1945年2月28日至4月22日於菲律賓群島南部巴拉望島爆發的戰事,它是美軍勝利者1號及2號計畫之延續,亦是美軍解放菲律賓戰役...
戰役背景 戰役經過 戰役總結 -
空島
空島是尾田榮一郎的漫畫作品《ONE PIECE》(《海賊王》)中虛構的島嶼。它是“空島篇”主要故事情節的發生場所,常人難以到達之地。認為空島不存在的人有...
島嶼組成 地理 資源 文化 人物設定 -
維斯特洛大陸
維斯特洛大陸(英語:Westeros),也被稱為日落國度(the Sunset Kingdoms),是喬治·R·R·馬丁的奇幻系列《冰與火之歌》中三塊大...
世界 生物和人類 歷史 宗教信仰 重要地點 -
青即戰役
青即戰役,又名即青戰役,是1949年5月至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山東軍區第32軍在中央軍委和華東野戰軍的指揮下,在青島、即墨一帶進行的一次重大戰役。
戰役背景 戰前籌備 雙方兵力 戰役過程 作戰方案 -
布魯克林第十四民兵團
布魯克林第十四團是紐約州布魯克林市組建的民兵團,成員主要是當地的廢奴主義者。該團主要在1861年4月至1864年5月間服務於美國南北戰爭的聯邦軍,其暱稱...
簡介 早期歷史 南北戰爭 相關內容 -
貝里琉島
貝里琉島位於帛琉礁脈的最南端,是帛琉最早發跡的地方,島上現還留有美日紀念碑、戰爭遺蹟及炮彈。
簡介 貝里琉島戰役 -
客家[漢族民系]
客家(英文:Hakka,客家語白話字:Hak-kâ或Khak-kâ,客家語拼音:Hag-ga或Kag-ga)。 客家民系是中國廣東、福建、江西、台灣等省...
歷史 政治 經濟 社會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