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交響曲
創作的原因及過程
他決定拋開個人的發展計畫而為民族救亡運動做一些切實可行的事情。他不僅以自己的熱情投入到抗日救國的民眾歌曲創作中去,而且還想通過器樂形式把自己的思想和願望表達出來。於是,他構思了《民族解放》交響曲,但這首曲子一直未能動筆創作。1940年,冼星海赴蘇聯,由於戰爭原因停留在蘇聯哈薩克共和國的阿拉木圖。幸虧有短暫的空閒時間,冼星海才得以動筆創作《民族解放》交響曲,並於1941年5月完成。
交響曲的樂章概述
全曲共有4個樂章:第一樂章“錦繡山河”,第二樂章“歷史國難”,第三樂章“保衛祖國”,第四樂章“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冼星海在此曲中,廣泛地引用了中國民眾所熟悉的音調來作為聯想的素材,從而啟發聽眾對這部交響曲創作意圖的了解。如在第三樂章“保衛祖國”中,作曲家把三首中國的民間舞曲組合成套曲來暗示著某些兵種的象徵。以“龍船舞”象徵海軍,以“紙鷂舞”象徵空軍,以“獅子舞”象徵陸軍。如在第四樂章中,作曲家以“鋤頭舞”象徵工農的偉大力量,以“國際歌”象徵世界無產階級的聯合,等等。除此之外,冼星海還在第三、四樂章中起用了民族打擊樂。
完善交響曲
修改交響曲
《民族解放》交響曲寫成後,冼星海一直想親耳聽到它的演奏並準備作適當的修改。遺憾的是,由於戰爭無法回國,戰爭結束後又因病重被送往莫斯科治療而未能如願。1945年10月2日,在冼星海逝世前的28天,他還對前來探望的友人幾次談到《民族解放》交響曲的出版和演出。他憑藉著自己豐富的內心聽覺力加音樂造型力在想像。
交響曲的貢獻
冼星海的《民族解放》交響曲,貫穿著愛。《民族解放》交響曲公演,將國救亡、抗日反帝的鬥爭精神。《民族解放》交響曲是中國第一部交響曲,而且是中國第一部具有真正民族韻味的交響曲。它取材於現實生活,選擇與當時政治鬥爭密切聯繫、具有深刻社會意義的題材,自始至終地貫穿著愛國、救亡、抗日、反帝、反封建等革命鬥爭的思想和精神。在器樂形象的塑造上,冼星海極其重視標題性的創作原則。他努力使每一樂章的主題都具有鮮明的形象性,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易於為民眾所理解。同時,他還大膽地借鑑外來的音樂形式、語言和技法,把在法國所學到的印象主義樂派中關於和聲及配器的技法融合在創作中,通過改造和變化,為自己特定的音樂內容服務。他認為,無論是哪種技術或哪種形式,只要能與自己創作的音樂內容完美地結合起來,就是有用的技術和形式。《民族解放》交響曲為在我國開闢一條交響曲民族化、民眾化的道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