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5年底,全村有201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 有187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83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1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4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5.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817.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5年底,有5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779.00畝(其中:田930.00畝,地3849.00畝),人均耕地2.99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47475.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47.8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78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1811.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1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6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99.40萬元,畜牧業收入172.9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97頭,肉牛105頭,肉羊331頭); 林業收入57.5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2.00萬元, 工資性收入33.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09.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33.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15人 ,在省內務工196人,到省外務工1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5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98.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瓢雞、茶葉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27戶,共鄉村人口1602人,其中男性867人,女性735人。其中農業人口1602人,勞動力707人。 到2015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793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1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5.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5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28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8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82.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31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50.6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三合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田壩中心學校。該村距離國小校15.00公里,距離中學45.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75人,中學生24人。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817.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5年底,有5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4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人口流動性大,管理難。 2、土地承包手續的不完善,導致土地糾紛多,阻礙了本村發展。 3、常住人口少,居住分散,難以管理。。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鞏固打造茶山箐古茶葉品質提高茶葉價格 2、加強核桃後續管理。 3、發展有規模的養殖戶。4、發展村實體經濟。5、退耕還林1000畝。6、短期種植荷蘭豆。。
新農村建設
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要求,努力爭取通過重點扶持村項目的實施,實現項目區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適齡兒童能上學、有病能就醫。因地制宜培植新興產業,增強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條件。建設內容包括:安居工程、擴建村內道路、茶葉種植、豬圈改造、開展農村適用技術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