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重能

毛利重能第二次到中國後,認真學習了中國的歷代算經算法。 後來,毛利重能攜中國的算經、《算法統宗》和算盤迴到日本。 毛利重能“取經”東歸後,卻沒受到日本朝廷的重視,他所學的珠算也沒被日本朝廷採用。

毛利重能(生卒年代不詳),16世紀末到17世紀上半葉的日本數學家,著有《割算法》。最大的貢獻是將中國的算經、《算法統宗》和算盤引進日本,開日本珠算之先河。毛利重能之所以能名傳至今,是因為他先進的教學方法比優秀的數學能力更高一籌。他的門徒有吉田光由、今村知商等促進其後日本數學發展的優秀數學家。
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有一個名叫毛利重能的日本人,奉當時日本朝廷之命,來中國學算術。那時,日本的航海事業還不發達,他乘一條小船,涉波濤洶湧的東海,歷經風浪艱險來到中國。到了中國後,萬曆朝廷的官僚們,因他官卑職微而輕視他。他飽受冷遇,求學十分困難,無奈又乘舟悻悻回國。他回到日本後,寫了奏摺向日本朝廷進表陳情,日本朝廷遂封毛利重能為大官,讓他再次涉洋西渡到中國。毛利重能第二次到中國後,認真學習了中國的歷代算經算法。當時盛行在市井貿易上的珠算吸引了他,他下大功夫學習和掌握了中國的珠算算法,又努力地研究了明朝珠算家程大位的《算法統宗》。後來,毛利重能攜中國的算經、《算法統宗》和算盤迴到日本。於是,中國的算盤和珠算就傳到了日本。毛利重能“取經”東歸後,卻沒受到日本朝廷的重視,他所學的珠算也沒被日本朝廷採用。日本元和八年(公元1622年),在繁華的京都一條京極(地名)街上,懸掛出一塊“天下第一除法指南”的大招牌,這就是毛利重能自設的教授珠算的私塾“教學指南所”。一時間,來學珠算的人絡繹不絕。後來,他又著書《割算法》(除法)。中國的珠算在日本產生了極大影響,很快地在日本民間盛行起來。同時,日本官方在治水工程、地畝檢查、年貢稅收等方面都廣泛地使用了珠算。在一些地方,日本人也開始製造中國的算盤了。幾百年來,中國珠算在日本廣為傳播,為日本的經濟、貿易、文化、教育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