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如杭

殷如杭(1916--1941),漣水縣南祿鄉方圩村人。因經濟窘迫,十三歲才上國小,後考入鹽城一所中學。


“八·一三”事變後,學校解散,他回到家鄉,不久到殷圩國小任教。民國28年(1939)3月漣城淪陷後,他辭去教員職務,加入漣、灌、沭、阜四縣游擊指揮部政治大隊漣水中隊,參加抗日救亡宣傳。夏末被選送到“蘇北抗戰公學”培訓,在培訓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結業後,被派往殷圩、方圩、黃圩、四大門一帶建立黨組織。民國29年9月漣水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後,被調到縣政府警衛連任指導員。10月,中共漣水縣委為打開四區抗戰局面,令他擔任四區區委書記(公開職務為四區民運團長)。潘景瀾擔任四區區長。
殷如杭、潘景瀾到四區後,緊緊依靠民眾,抓緊鄉政權的建設,組織農救會、青救會、婦救會等,領導民眾發展生產,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同時加強對舊區隊的教育改造。舊區隊原是頑固派金東華一手扶植起來的,金逃走後,被四區抗日民主政府接管。為了改造這支隊伍,殷、潘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對他們的不軌行為加以限制。但區隊中王士珍、徐慶同等反動骨幹賊心不死,陰謀發動叛亂。
民國30年(1941)1月26日上午(農曆除夕),殷如杭帶著上級的緊急指示趕回,連中飯都未來得及吃,就到區署去找潘景瀾傳達上級指示,研究粉碎可能發生的反革命叛亂方案。正在這時,王士珍、徐慶同乘區隊在四大門開會之機,提早進行反革命叛亂,他們採取突然襲擊手段,逮捕了區隊副丁卜、指導員朱雷夏、文化教員王庚如等人,又派人包圍了區政府,逮捕了殷如杭、潘景瀾。當日夜間在後營墳場,除丁卜掙斷繩索逃脫外,殷如杭、潘景瀾、朱雷夏、王庚如四人均遭殺害。殷、潘等四人犧牲後,被縣抗日民主政府追認為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