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轟七

國產軍機殲轟七是中國第一種較現代化的中程打擊機。

基本信息

構造介紹

殲轟七殲轟七

其外型和俄制Su-24的初期原型機T-6相似,均採用固定式上單翼布局,差別在於前者的體積較小,翼面積較大,進氣道略小,採用縱列雙座,全機體積略小於Su-27。與1988年法茵堡航展而製作的轟七模型相比,該機已有許多不同之處。首先后座艙上設有一具超高頻通訊天線,垂直尾翼前緣也增加了一具長方型的電子戰天線,垂直尾翼的局部結構類似MIG-23和IDF,木製模型垂尾頂端的水平擾流穩定片已不復見。實物與模型間最明顯差別在於進氣道外型,原型機的進氣道呈矩形,後方有兩個類似MIG-23的方形輔助進氣口,而模型的進氣道略呈圓形,與AMX攻擊機或轟6相近,並且沒有原型機上的輔助進氣口。不論實物或模型,都在主翼的襟翼外側帶有翼前緣鋸齒狀結構和翼刀,可增加低速大攻角飛行時的操縱性和穩定性,阻延失速的發生。這種鋸齒狀設計多見於1960和1970年代的戰鬥機,例如幻影F-1和幼獅,亦符合FBC-1的發展時代背景,但線上傳操縱系統問世後已顯落後,現役的第三代戰鬥機中只有JAS-39仍保留鋸齒結構。

FBC-1的載彈量5噸,航程2850公里,作戰半徑850公里。FBC-1的固定武裝是一門23-3型23毫米雙聯裝機炮。翼尖發射架掛有PL-5B紅外線空對空飛彈,翼下掛架裝上C-801空射反艦飛彈,這是該機的標準配置方式。由於該機以使用C-601/611、C-801/802反艦飛彈為主,海軍航空兵稱之為“飛彈攻擊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