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死抓權步步為營

先得民心,而後得天下 天下英才,皆為我所用 地方權重,革以寸削之

內容簡介

朱元璋,一個歷經艱辛磨難的小牧童,一個乞討度日的小和尚,一個英勇睿智,氣度恢宏的統帥,一個勤政愛民、夙興夜寐又猜忌心極重、殺戮成性的帝王,他的創業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一介鳳陽小子,為何能有如此的氣魄和膽略,登上權力的至高點?得天下後,他採取極其嚴酷的治國方略,這又是出於什麼原因?
《死死抓權步步為營:朱元璋是這么乾的》一一為您揭曉了答案。

目錄

歷盡困難 厚以生存
頑劣牧童,人小智慧高
天災人禍,謀生皇覺寺
雲遊和尚,嘴大吃四方
遊方歸來,再不甘平庸
亂世從軍,圖他日輝煌
智謀果敢 穩取軍權
顯才弄智,鋒芒得乍顯
今得鳳凰,明朝助我成龍
招兵買馬,奠霸業之基
招賢納士,共謀富貴榮華
先得民心,而後得天下
攻占集慶,成霸業雛形
運籌帷幄 武奪天下
四面出擊,固江南之勢
決戰鄱陽,剷除陳友諒
直取東吳,棒殺張士誠
南征北伐,擴己之地盤
英雄豪氣,登九五之尊
遊刃有餘 智穩江山
設常備軍,鎮反得心應手
臣民知禮,則恥於犯上
假託天命,將統治神化
寄望佛教,佑江山永存
後宮殉葬,絕武后之患
或明或暗 力拓帝業
休養生息,統治方能久遠
天下英才,皆為我所用
設國子監,造大明衛士
子守婦仁,擅刑堅汝之心
眾取天下 獨夫守成
廢除丞相,集權於一身
收回兵權,打造藍玉案
愈是功高,愈嚴加防範
屠戮功臣,免後顧之憂
設都察院,為追蹤鷹犬
地方權重,革以寸削之
特務統治,直叫人人自危
巧立規矩,嚴防後宮亂政
腥風血雨 法行王道
頒大明律,聚焦反逆大罪
文治腐敗,整飭於無形
……
禁錮思想 愚民控民

精彩書摘

朱元璋生於元末亂世。當時社會處於元朝統治者的殘酷壓迫和剝削之下。作為入主中原的北方遊牧民族統治集團,元朝政府為了使自己的統治更加鞏固,推行民族歧視政策。元朝統治者把國人分成了幾等,原來在南宋王朝統治之下的人民都被列為最下等。
在國家經歷了宋朝社會的民本政治之後,這種把人按等級分類的做法無異是一種歷史和文化的倒退。國家的大環境如此,朱元璋的家庭更是不幸。當時那些有田有地的漢族地主階級雖然也同樣被列為下等階級,但他們在地方的勢力頗大,元政府為了自己的統治安穩,有的時候,也不得不對這個階層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寬容,使得這些人在官場當中也有了說話的地方。朱元璋的家庭世代務農,因沒有自己的土地,所以只能為地主幹活,自然是沒有社會地位的。不僅如此,由於經常受到地主的壓迫,常常一年艱苦勞作,到頭來還落得全家不得溫飽。因此,朱家經常搬遷,力圖尋找一個壓迫比較和緩的地方生活。
據考究,朱元璋的太祖居於沛縣(今江蘇沛縣),祖籍是句容(今江蘇句容),住在朱家巷。朱元璋出身貧寒,他的祖父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在元朝是一個種地的淘金戶。所謂“種地的淘金戶”,這是一種特殊的、在元代礦戶中屬於承擔向朝廷交納定額黃金的戶籍。句容縣原本沒有黃金,官府同意以種地代替淘金。元朝的賦稅很重,加之淘金非常辛苦和勞累,朱家只能以種地的錢買了黃金來交納,最後實在交不起,只好再次北渡長江,逃到淮北一帶,在泗州盱眙(今江蘇盱眙)安頓下來。祖父幹了一輩子,連一點基業也沒打下,便歸西了。
朱元璋的父親名叫朱五四,又名世珍,是個老老實實的佃農,就像當年一首歌謠所唱的那樣:“佃農佃農老實人,只種莊稼不管事,種了十畝肥莊稼,到頭來,兩手空空回家來。”的確,朱五四為別人種了一輩子莊稼,可到頭來什麼也沒撈到,以至自己死後也沒個葬身之地。一生當中,像候鳥一樣把家搬來搬去。在盱眙活不下去了,只好逃往虹縣(今安徽泗縣)。到50歲的時候,又舉家遷往鍾離東鄉給人做佃農,60歲時無力耕種,生活難以維持,家又搬到西邊,居住了四年,又搬移到孤莊村落戶。正如中國有句古話:“窮搬家,富挪墳。”這正好是朱元璋家境的歷史寫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