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竹溝
中國的“死亡之谷”之一黑竹溝,位於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境內,美姑線山18公里處的密林深處,面積約180平方公里,生態原始、物種珍稀、景觀獨特神奇,又稱黑竹溝。平時很少有人涉足。該死亡谷的進口稱鬼門關,連獵人都不敢進入。“黑竹溝”為漢人定的名。由於黑竹溝藏有不少未解開的“謎”,當地彝漢人民把黑竹溝稱之為南林區的“魔鬼三角洲”。
當地人談起黑竹溝,就會向你道出一些神秘的歷史事件來:說解放初期胡宗南殘部半個連30多人進入而不見蹤影;說解放軍三個偵察兵從甘洛縣方向進入黑竹溝僅排長一人生還;說1995年解放軍某部測繪隊在黑竹溝高緣派出二名戰士購糧,途經黑竹溝失蹤,後來只發現二人的武器;1976年四川森堪一大隊三名隊員失蹤於黑竹溝,發動全縣人民尋找,三個月後只發現三具無肉骨架。1991年6月24日黃昏,神秘的黑竹溝突然濃雲密布,林霧滾滾,大有蔽日遮天之勢,川南林業局設計工程小隊的7名隊員,17名民工集體失蹤於黑竹溝,幸喜的是,由於發現的早,尋找及時,這24名測繪員只在黑竹溝深谷充當了20個小時的“山老虎”,歷盡艱難而無一傷亡。
黑竹溝被稱為中國的百慕達,1996年5月被四川省定為第四批省級風景名勝區,其實其景色主要是以原始森林為主。1996年5月科學家已經確定了黑竹溝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地質結構和玄武岩(會讓指北針失靈)有關。具體的事例還需要研究。
黑竹溝自然風景區位於峨邊西南部的黑竹溝鎮,距成都246公里,樂山144公里,
縣城47公里。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生態群落之一,是一外集世所罕見的動植物景觀、峰林景觀、地質景觀、天象景觀、水系景觀、與人文景觀之大成的風景絕佳之地。原始、神秘、氣勢磅薄,極具震撼力,有著很多神奇的傳說和未能探知的領域。景區有大小景點73個,其中有世界級景點6個,集中了山、水、林、溫泉、石林等多種景觀資源。
黑竹溝位於樂山市峨邊彝族自治縣境內,面積約180平方公里,生態原始、物種珍稀、景觀獨特神奇。深藏著一塊古樸、原始,並充滿神秘色彩、曾被國內外輿論廣泛稱為“中國百慕達”的瑰寶。經中國森林風景評價委員會審議,黑竹溝2000年2月22日被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11年末獲批成為國家AAAA級景區。
自然景觀
黑竹溝地勢雄險、景觀絕妙、生態原始、物種珍稀、環境神奇,其森林景觀豐富,自然景觀 獨特,民族風情濃郁,加之種種神奇的傳說,使黑竹溝聞名於世,具備得天獨厚的森林公園開發條件,旅遊開發價值巨大。
在溝內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坡上部地帶,分布有以“天眼”、“船湖”、“杜鵑池”為代表的10餘處高山海子,水面面積最大的約200畝,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構成了優美的風光。溝內大大小小的奇瀑深潭不勝枚舉,在崇山峻岭和密林深谷中奔騰咆哮,其形如雪濤奔涌、滾滾而下,其聲如萬馬奔騰、千軍吶喊,形成黑竹溝森林公園極為壯觀的動態水景景觀。
溝內因高山眾多,高度均在著名的峨眉山之上,能見到雲海、佛光、日出日落等奇異景象。季節差異的山地氣候景觀,冬季在公園海拔2200米以上,積雪履蓋,千姿百態的雪凇、霧凇、冰掛、冰凌等,構成了冬季景觀一絕。
神秘事件
黑竹溝,至今能親臨其境的旅遊者甚少,由於媒體的披露,人們時有所聞,它以其新、奇、險的特點,吸引著為數眾多的攝影家、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深入其中探險揭秘。有人說她是“恐怖魔溝”,有人說她是“中國的百慕達三角”,又有人說她是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山溝,不管怎么說,黑竹溝是一塊有爭議的處女地。 黑竹溝位於峨眉山西南約100多公里的峨邊彝族自治縣,地跨斯合鎮、勒烏鄉和金岩鄉,面積約180多平方公里,它是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山地的過渡地帶,境內重巒疊蟑,溪澗幽深,迷霧繚繞,給人一種陰沉沉的感覺,這裡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條件複雜,生態原始,加之彝族古老的傳說和彝族同胞對這塊神奇土地的崇拜。並曾出現過數次人、畜進溝神秘失蹤現象,於是給人一種神秘莫測之感,也產生了眾多的令人費解之謎,讓人目瞪口呆。1997年,四川省林業廳的兩位工作人員進入峽谷後,再也沒有回來。2006年,川南林業局組成調查隊再次探險黑竹溝,他們在關門石前約兩千米處放入獵犬,可是好久都不見獵犬回來。嚮導急了,對著天空大喊,霎時陣陣濃霧滾滾而出,隊員們近在咫尺卻看不到彼此,只好停止探險。
神秘失蹤之迷--人畜進入黑竹溝屢屢出現失蹤和死亡事件,早有所聞,很多媒體也都披露過,
人進去後是怎樣失蹤的,很多原因至今還是個謎。據不完全統計,自1951年至今,川南林業局、四川省林業廳勘探隊,部隊測繪隊和彝族同胞曾多次在黑竹溝遇險,其中三死三傷,二人失蹤。據當地的彝族長者介紹,1950年,國民黨胡宗南殘部30餘人,仗著武器精良,穿越黑竹溝,入溝後無一人生還,因此,這裡留下了“恐怖死亡谷”之說。
那棱格勒河
地理位置
我國的崑崙山脈附近,有個鮮為人知的那棱格勒峽谷。可是,它在世界上卻名聲顯赫,為世界著名的五大死亡谷之一。它東起青海布倫台,西至沙山,全長105千米,寬約33千米,海拔3200—4000米。谷地南有崑崙山直插雲霄,北有祁連雪山阻擋著北國寒風,整個谷地處在那棱格勒河的中上游地帶。它周圍是由紫紅岩、沙岩組成的中高山帶屏障,冰雪皚皚的山巒巍峨多姿,湖泊清澈見底、微波蕩漾。
死亡現象
每年夏天,谷內水草豐美,鳥語花香,景色十分秀麗。這正是旅遊的好時機,然而這裡卻很少有人進來。原來這兒夏天會頻繁地打雷,而且發生在一瞬間,轉瞬即逝後在附近留下悽慘的景象。另外,這一帶綠草如茵,是個理想的放牧地,自古以來,就被蒙古族、維吾爾族、藏族、哈薩克族等騎馬民族作為放牧地使用。但是一旦遭雷擊,牧主必須有連人帶牲畜被燒死的精神準備。在這個峽谷里很少有高聳的樹木和活物(包括人和牲畜),即便有也會成為雷擊的目標,雷擊過後留下的是被擊倒的樹木和被擊斃的人畜。為此,這裡到處都有各民族為本民族誤入此地的死者修建的墓。
令人不解的是,有時遭到雷擊的牛馬或人的屍體會隨即消失得無影無蹤。據說1976年有人帶著馱運貨物的13頭駱駝路經此處,結果都不翼而飛。
地質考察
20世紀90年代,新疆地質局科學考察隊為了揭開那棱格勒峽谷之謎,冒著夏季被雷擊的危險,闖入該峽谷進行調查,適逢那棱格勒河附近的青海省阿拉爾牧場的馬從牧場裡溜出來,馬群在尋找草料的途中不知不覺進入了綠草如茵的那棱格勒峽谷。牧主跟著馬群的足跡追尋,好不容易在第7天發現了馬群,但是察覺自己已來到那棱格勒河的谷地時,不由得一陣戰慄。這時,他見到馬群向峽谷深處逃去。為了找回馬群,他已顧不得自己的安危了。正當他要追趕馬群的時候,恰巧遇上了科考隊。科考隊員警告他說,夏天進入這個峽谷實在太危險,勸他儘快離開這裡。牧主告訴科考隊,自己正追趕著馬群,出於無奈不得不往裡闖。說完後,牧主又匆匆向峽谷深處追去。
科考隊繼續進行調查,幾天后,他們注意到那個牧主的馬再次在附近出現,只是沒見到理應在一起的牧主。科考隊為了看個究竟,循著馬的足跡前行,結果在不遠處發現牧主仰面朝天的屍體,臉已經完全發黑了。另外,不知為何他是以托著槍準備射擊的姿勢倒下的。
科考隊決定弄清楚他究竟遇到了什麼。幾天后,科考隊員除了在他的屍體附近發現架著的帳篷,說明他曾在此逗留外,一無所獲。
藍天飄著白雲,河水潺潺細流,四周盛開著鮮艷的花朵。一切都是那么平靜,仿佛什麼事情也沒發生過。科考隊隊長、氣象學家沙普爾·坎基開始讚美這好天氣,然而話音未落,天空就突然變臉,身邊響起了震撼大地的雷鳴聲。與此同時,夾著沙塵的暴風雨迎面襲來。
坎基隊長見此情景馬上喊:“儘快卸下無線電的天線,危險!”這時只見在峽谷深處窪地上的廚師長王力辰倒了下去,大家匆忙跑過去,看到老王已被烤成黢黑狀。科考隊員們馬上採取應急治療措施,好不容易使老王甦醒過來。據他說,自己正拿著鐵勺炒菜之時開始打雷,剛覺得有些意外,頭頂上就響起了轟鳴聲,感覺離自己很近。在那一瞬間閃光像一把利劍砍來,手上的炒勺飛出去了,接著眼前一片漆黑,什麼也不知道了。
雨過去之後,科考隊展開巡視,發現河邊凌亂地躺著被燒焦的馬的屍體。後經詢問氣象台得知:這次異常天氣僅發生在那棱格勒河中游的谷地,上游和下游連一滴雨也沒下。
科學解密
科考隊的調查進行了整整一個夏天,結果查明了下列事實:
首先,這種現象僅出現在那棱格勒河中游的谷地,好像雷雲被峽谷吸進去集中起來似的。據測定,在這一帶靠近山頂的地方有1000—3000高斯的強磁性。
其次,河流中游的地層是由三疊紀的火山活動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強磁性的玄武岩,且中游的廣大地區都有這樣的玄武岩。為此,科考隊將其原因歸結於強地磁的反應,這個磁力招致局部打雷。
再者,那棱格勒河的中游,夏季的濕氣流容易被崑崙山阻擋,集中在中游的谷地,由於上空帶電的對流雲或雷雲的影響,這個地區地表的大氣電場增強,經常引起與聖埃爾摩火同樣的尖端放電現象。
反覆打雷使得這一帶缺少高大的樹木。但是這裡牧草茂盛,所以牛馬喜歡前來覓食,而一旦引起放電現象,牛馬和人自然成了雷擊的目標。
至於屍體消失,或許與這一帶覆蓋著的凍土有關。厚達幾米的凍土層可以說已變成了巨大的固體蓄水庫。一到夏天氣溫上升,則變成沼澤地。沼澤地會立即把屍體淹沒,隱藏起來,難怪人們找不到了。那棱格勒峽谷之謎,可以說是稀少的自然現象。
邊防巡邏
2013年6月18日,新疆軍區博爾塔拉軍分區玉科克邊防連官兵例行中國和哈薩克斯坦邊境301至303號界標方向的徙步巡邏任務,主要檢查邊境設施、人員越界、非法打獵和非法挖藥等。(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