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故事講的是紐約發生了一系列瘋狂的蓄意縱火傷人案件,紐約警察局將此案分派給負責偵破謀殺案件的艾迪· 弗萊明(羅伯特·德尼羅)警官,為了更好的偵破此案,他和隸屬於紐約消防局的年輕調查員——精明沉穩的喬迪·沃賽(愛德華·伯恩斯)組成了一個特別調查組。可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在他們執行追捕任務時,總是有一位電視節目主持人(凱爾希·格蘭莫)跟隨進行現場報導,這是電視台為了提高收視率而跟蹤警探辦案過程的一檔節目,局裡選中了艾迪·弗萊明。這檔別出心裁的節目使艾迪也成了紐約城街知巷聞的明星式人物,對他的採訪更是經常見諸於各個報刊媒體。
此案的兩個犯罪嫌疑人來自東歐,他們手段殘忍,聰明狡詐而且行蹤詭秘,為了尋找他們的蛛絲馬跡,兩位探員可真是絞盡腦汁。但是,高智商的罪犯們很快就發現了如何利用艾迪的名氣故布疑陣,令調查舉步維艱,而他們更是可以利用現場直播的15分鐘節目而聲名大噪,一切似乎都演變成了一個危險的犯罪遊戲……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羅伯特·德尼羅 | 艾迪·弗萊明警探 | 配音 王衡 東影配音 |
愛德華·伯恩斯 | 喬迪·沃賽 | 配音 胡藝 |
凱爾希·格蘭莫 | 羅伯特·霍金斯 | 配音 劉北辰 |
艾弗利·布魯克斯 | 里昂·傑克遜警探 | 配音 劉北辰 |
梅琳娜·卡納卡羅茲 | 尼科萊特·卡拉斯 | 配音 張琦 |
卡瑞爾·羅登 | 埃米爾·斯洛伐克 | 配音 張欣 |
歐勒格·塔克塔羅夫 | 奧列格·萊茲格 | 配音 蘇鑫 |
維拉·法梅加 | 達芙妮·漢德洛瓦 | 配音 張琦 |
詹姆斯·哈迪 | Deputy Chief Fire Marshal Declan Duffy | 配音 王肖兵 |
Darius McCrary | Detective Tommy Cullen | 配音 傅森 |
職員表
製作人 | Keith Addis、David Blocker、約翰·赫茲菲爾德、尼克·維切斯勒、James M. Freitag |
監製 | Claire Rudnick Polstein |
導演 | 約翰·赫茲菲爾德 |
副導演(助理) | David Cass Jr.、Albert Cho、Bac DeLorme、T. Sean Ferguson、James M. Freitag、Bruce Milton、Kristina M. Peterson、Charlie Picerni、Molly Rodriguez |
編劇 | 約翰·赫茲菲爾德 |
攝影 | Jean-Yves Escoffier |
配樂 | Anthony Marinelli、J. Peter Robinson |
剪輯 | Steven Cohen |
配音導演 | 海帆 |
藝術指導 | Jess Gonchor |
造型設計 | Mayne Schuyler Berke |
服裝設計 | April Ferry |
布景師 | Casey Hallenbeck |
角色介紹
| - 艾迪·弗萊明警探 演員羅伯特·德尼羅
- 艾迪是紐約城街知巷聞的明星式人物。紐約警察局將此案分派給艾迪,為了更好的偵破此案,他和隸屬於紐約消防局的年輕調查員喬迪·沃賽組成了一個特別調查組。期間艾迪將罪犯埃米爾擊傷,而這令埃米爾把下一個目標鎖定為艾迪。
|
| - 喬迪·沃賽 演員愛德華·伯恩斯
- 隸屬於紐約消防局的年輕調查員,精明沉穩。他的幹勁令艾迪矚目,隨即兩人開始合作。喬迪發現了目擊證人達芙妮的存在,而埃米爾也發現了目擊證人的存在。
|
| - 羅伯特·霍金斯 演員凱爾希·格蘭莫
- 一位電視節目主持人,局裡選中了艾迪·弗萊明跟隨進行現場報導。這是電視台為了提高收視率而跟蹤警探辦案過程的一檔節目,這檔別出心裁的節目使艾迪也成了紐約城街知巷聞的人物
|
| - 埃米爾·斯洛伐克 演員卡瑞爾·羅登
- 出獄不久的東歐男子埃米爾,他找到背叛了自己的同夥,將其殺死後把現場付之一炬,崇拜美國電影的奧列格更把整個過程拍了下來。而他們更是可以利用現場直播的15分鐘節目而聲名大噪,見諸於各個報刊媒體。
|
製作發行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 1、新線電影公司(美國) 2、Tribeca Productions(美國) 3、Katira Productions GmbH & Co.KG(德國) 4、 Industry Entertainment(美國) 5、New Redemption(美國) |
發行公司 | 1、AVH(阿根廷) 2、RCV Film Distribution(荷蘭) 3、Nexo(義大利) 4、Metropolitan Filmexport(法國) 5、Kinowelt Filmverleih(德國) 6、Distribution Company(阿根廷) 7、Aurum Producciones S.A.(西班牙)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時間 |
美國 | 2001年3月1日(首映)、9日 |
中國香港 | 2001年4月5日 |
西班牙 | 2001年3月9日 |
芬蘭 | 2001年3月16日 |
瑞典、英國、義大利、丹麥、冰島 | 2001年3月23日 |
新加坡、馬來西亞 | 2001年3月29日 |
法國 | 2001年4月4日 |
以色列 | 2001年4月6日(首映)、12日 |
比利時 | 2001年4月11日 |
瑞士 | 2001年4月12日(德語區) |
德國 | 2001年4月12日 |
埃及 | 2001年4月18日 |
哥倫比亞 | 2001年4月20日 |
巴西 | 2001年4月20日(首映)、27日 |
挪威 | 2001年4月27日 |
立陶宛 | 2001年5月4日 |
阿根廷 | 2001年5月5日(首映)、10日 |
菲律賓 | 2001年5月9日 |
荷蘭 | 2001年5月10日 |
日本 | 2001年5月16日 |
澳大利亞 | 2001年5月17日 |
希臘 | 2001年5月18日 |
匈牙利 | 2001年5月24日 |
土耳其 | 2001年5月25日 |
愛沙尼亞 | 2001年6月1日 |
韓國 | 2001年6月9日 |
保加利亞 | 2001年6月15日 |
秘魯 | 2001年7月5日 |
捷克 | 2001年7月9日(卡羅維發利電影節)、26日 |
科威特 | 2001年7月11日 |
波蘭 | 2001年7月13日 |
紐西蘭 | 2001年8月2日 |
影片評價
一流的好萊塢娛樂-至少如果能夠接受精神分裂症,將警察/好友動作驚悚片與憤怒的諷刺結合在一起,就是媒體的無恥。(《芝加哥讀者》評)
這個黑暗的驚悚片既大膽又笨拙,令人興奮和過度,太長,太暴力,並不總是令人信服。但與此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對野蠻的指控涉及到媒體、犯罪和貪婪的公眾的聯繫是一種電影敘述,難以忽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