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主角:黃仁宇的大歷史觀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歷史的主角:黃仁宇的大歷史觀》編輯推薦:《萬曆十五年》作者、著名史學家黃仁宇先生,全新視角,教你高瞻遠矚看五千年中國大歷史。
黃仁宇,(1918年~2000年),湖南長沙人,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其後赴美攻讀歷史,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以歷史學家、中國歷史明史專家,"大歷史觀"(Macro-History)的倡導者而為世人所知。著有《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等暢銷書。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卷 黃仁宇的大歷史觀
第一章 決定歷史走向的重要因素
地理條件促使中國走向統一
文化凝聚力為統一錦上添花
均田制推動中國社會演變
君主專制下的官僚政治
第二章 黃氏中國歷史分期法
先秦時期:制度與文化的奠基
第一帝國(秦漢):確定中國歷史的主調
魏晉南北朝:社會的重新整合
第二帝國(隋唐宋):嘗試貨幣改革的失敗
第三帝國(明清):收斂與退縮
鴉片戰爭後: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革命
第三章 中國封建社會的開端
周公攝政:確立中國的封建制度
孔孟之道:從“克己復禮”到“百家爭鳴”
李悝變法:計畫經濟的鼻祖
第四章 第一帝國——秦漢(上)
秦始皇:開創中國的政治制度
漢武帝:鹽鐵官營和均輸平準
霍光:外戚的最高典範
第五章 第一帝國——秦漢(下)
王莽:畢竟是書生
劉秀:歷史上典型的成功人士
黨錮之禍:並非瓦解漢朝的真原因
第六章 長期的分裂——魏晉南北朝(上)
曹操:亂世重組下的梟雄
西晉:一個並不怎么正規的朝代
淝水之戰:確定南北朝的長期分裂
第七章 長期的分裂——魏晉南北朝(下)
南朝北伐:統一夢想下的失敗
孝文帝改革:大分裂後再統一的基礎
文教體系的產生:分裂中的積極因素
第八章 第二帝國——隋唐宋(上)
短命隋朝:皇權凝聚於上的悲哀
貞觀之治:君聖臣良的黃金時代
武則天:適逢其會的女獨裁者
開元盛世:帝國巔峰背後的隱患
……
第二卷 黃仁宇小傳
第三卷 黃仁宇學術著作概述
參考書目

序言

黃仁宇先生可謂是近世紀以來史學界的一大異數,他的“大歷史觀”“將巨觀及放寬視野這一觀念導引到中國歷史研究里去”,從而高瞻遠矚地考察中國歷史,在史學界影響深遠。
黃仁宇先生提出的“大歷史觀”,可以歸納為兩種切入歷史的取徑:一種系以巨觀歷史之角度,從歷史的縱橫總體聯繫上把握微觀的歷史研究對象,即“把握”是巨觀的,研究仍是微觀的。另一種強調從較長的時段來觀察歷史,注重歷史的結構性變動和長期發展趨勢。黃仁宇的研究顯系後者。
在黃仁宇“大歷史”的範疇內,分析因果關係及其歷史的合理性是主要的,對其他細端末節,不過分重視,甚至每個歷史人物的賢愚得失,都認做次要。對此,他解釋說:“縱使事實之衍化對我們個人不能如意,或者在短時看來為荒謬不合理,可是把這些事情前後連貫,又從超過人身經驗的角度看去,則它們有其意義;最低限度,這些事跡使我們知道我們生命旅途之原委。”尤其對於學習歷史的人來說,重要的並不是歷史應當或不應當如何展開,因為它一經展開就具有客觀性和不可逆轉性,無須人們從主觀上加以想像或構造,人們應當思考的問題是歷史何以如是展開。以“天地不為堯舜而存,也不因桀紂而亡”的客觀態度,放寬歷史的視界,探尋事件的前因後果,正是黃仁宇“大歷史觀”所提倡的學習方法。
那么人們也許會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凡有一件重要事件的發生必有後面的背景,只要它能與以前或以後的人與事相互印證,就取得它在長期歷史上的合理性?存在就一定合理嗎?這是否又陷入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套路?對此,黃仁宇的解答是:“大歷史著重大眾的集體智慧、勇敢和道德,……目的是勾畫一個歷史的大綱,著重東西的匯合。”其實“大歷史觀”強調用較長時段來觀察歷史,注重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只是為我們提供了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一個新的視角,重要的還在於我們如何將其作為一種工具加以掌握和運用。就像在歷史研究中的地理環境決定論和人口決定論一樣,它們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絕不能究其一點而不及其他。
“大歷史觀”筆下的通史也與一般意義上的中國通史不同。在注重歷史發展邏輯之餘,各朝代已不再是可以拿來互相比較的單位,而是前後一貫,具有因果關係。
黃仁宇先生以“大歷史觀”為其思想核心的作品,在不失史家謹嚴之基本原則下,走出殿堂,讓大眾願意去接受,使得了解歷史不再被視為畏途,不再是幾個歷史學家書齋中的“玩物”。以現代史學大家錢穆先生“不知一國之史則不配作一國之國民”的標準來看,黃仁宇先生對於中國“國民歷史性格”的發展是功不可沒的,他是一個真正的“平民學者”。
震撼史學界的《萬曆十五年》是黃仁宇先生的代表作,該書最初是用英文寫成,但最早出版的卻是中文版。1980年其中文版由中華書局在北京出版,其老友廖沫沙特地題箋,印在封面。這部書的英文版是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當時美國名作家厄卜代克特地在《紐約客》雜誌撰寫推薦文章。《萬曆十五年》一書先後兩次獲得美國國家書卷獎歷史類好書提名。後來,中國台灣出版人陶希聖先生很欣賞這本書,就由其主持的食貨出版社出版了台灣版,並親自為這本書作書評附於書後。從此,黃仁宇在兩岸三地成為知名度頗高的歷史學者,文章時有見報,並集結成多本專著,其作品被各方追捧,真可謂是史學界之異數。探究其原因,這恐怕與黃仁宇先生的文風有很大的關係,他的作品,首先建立一個大的歷史架構,然後以個人的人生經歷(作為國民黨下級軍官在抗戰中對中國社會政治結構的問題的體會,以及在美國生活多年對東西方文明的比較、認知與反思)對照歷史記載,從而發展出一套對中西方歷史文化的獨特解讀。寫作格式不拘成例,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歷史呈現於讀者眼前,因而吸引了廣大讀者。
儘管黃先生的書受到了讀者的追捧,一時洛陽紙貴,然而在學術界黃先生卻是毀譽參半、褒貶互見,沒能獲得一致的肯定。正統的歷史學者或漢學家常質疑先生半路出家,學術著作不夠嚴謹;將數百年、上千年的大歷史架構合於一瞬,總讓他們覺得過於冒險,把歷史解釋得過於簡單化了。在先生的回憶錄《黃河青山》中,也屢屢提及他撰寫的書在美國是如何如何的難以出版,以及他與費正清、亞瑟·萊特等知名漢學家在對中國史解讀和撰寫方式方面意見是如何如何的相左。實際上,先生半路出家不假,但他對中國歷史,尤其是明代史,確實是下過苦功的。他曾用兩年半的時間,把卷帙浩繁的《明實錄》閱讀完,並做了詳細的筆記,由此可知其用功之勤、功底之紮實。
中國台灣影響頗大的《中國時報》曾組織了一場《與大歷史對話——黃仁宇研討會》,並分別安排了專題演講與綜合座談會,“業內人士”與“業外人士”各抒己見,互相爭鳴,成為史學研討會的一大奇觀。有學者說,隨著《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的出版,不僅顯示出黃氏以財政制度解析社會結構的史家慧識,更蘊涵著黃氏多年苦讀全套《明實錄》巨帙的心血結晶。那些總喜歡批評黃氏“空疏”的學者,若能早些看到這部明代財政專著,可能亦不會如此“勇敢”。當前的中國史學界,學者們研究的視野愈來愈狹小,出版的作品也愈來愈細屑,歷史的價值已經被大量紛繁而瑣碎的史料所淹沒,史學發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黃仁宇先生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始終把握著“關懷人生、指導未來”的史學終極目標,高屋建瓴、巨觀把握、娓娓道來、孜孜不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