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是從首次“歷史城市和歷史建築保護國際學術討論會”的參會論文中選編的。內容涉及歷史名城、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保護的政府決策、理論研究以及具體方法。作者主要來自於國內外建築學和城市規劃重點院校以及各地文物保護和管理機構、古建築施工單位等。對政府相關部門如城市規劃、建築設計、文物保護等管理機構的領導和專家,大學相關專業的師生,專業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文物古建築設計和施工單位的專業人員均有參考價值。作者介紹
1931年12月生,河北蟸縣人。195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系。畢業後組織分配到中國科學院,擔任學部委員梁思成的助手及以梁思成為主任的建築理論與歷史研究室秘書;該室改屬建築工程部建築科學研究院後,任園林研究組組長。曾任上海大學、日本京都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顧問,俄羅斯建築遺產科學院院士,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史學分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世界營造學社籌備委員會主席。另聘為復旦大學兼職教授、同濟大學顧問教授、華南理工大學顧問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等。作品目錄
序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對策與方法
明代城池的規模與等級制度探討
“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保護反思
偃師商城遺址周邊的城市道路規劃及改造
論現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體系的完善
大運河從歷史城市邊緣流過——以揚州為例
宇宙圖式的建築:中國哲學思想之寓所
文化遺址、城市統籌規劃——探尋遺址保護與城市發展的契合點
湘中地區城鎮古建築形態及其文化成因——以湘鄉縣城為例
基於GIS的歷史文化名城規劃與保護
近現代中國城市規劃與建設關聯比較研究的幾點思考
——基於區域、城市和城市內部空間結構
英、法城市歷史環境保護法規制度的啟示
Monument Preservation in the Canton of Zurich as an Exampie of Civic Monument
Preservation in Switzerland
歷史城市保護小議
人類適洪措施研究
旅遊業發展對鳳凰古城風貌影響的研究
論舊城改造中的公眾參與
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的保護方法
成就、責任和期待——簡談我國的歷史文物保護
中國江蘇常州天寧寶塔建築設計的傳承與創新
從陳老巷的變遷看經濟欠發達地區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
潮汕傳統建築及其石雕的保護與維修
石碇小鎮深度空間營造的歷史人文嘗試
一座房子和她的日子
北京會館遺存的現狀與利用
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中的視線控制方法
對歷史建築修復中“修舊如舊”原則的實踐理解
從再生到共生:文物建築修複方法探尋——以河南省葉縣文廟建築為例
城市近代住宅建築研究及保護利用初探——以長沙近代公館建築保護利用為例
武昌曇華林歷史地段保護和利用研究
重慶湖廣會館古建築保護修復工程實踐及意義
古村落中居民生活與文物保護工作的矛盾及對策研究——以湘南民居板梁為例
我國古建築生存的傳播學思考
現代性與歷史記憶——試論現代性背景下城市歷史街區與歷史建築的社會學價值與保護策略
基於整體開發的歷史街區旅遊開發研究初步
對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周邊環境真實性問題的探討
煙臺近代學校建築
關於“紅色”建築的保護與重建的幾點思考
城市現代化建設中對文物建築保護的思考
時代製造——產業遺產保護再利用研究與思考
開封市書店街的保護和利用研究
對長沙市潮宗街歷史街區保護的探討
歷史的啟示一對長沙老商業空間保護與延續的探討
浙江臨海紫陽古街區的保護與修繕方法
現代化與地域文化的關係
準後現代炫光城市的心靈反歸:論文化地域研究對突破全球化消費城市困境的可能實踐意涵
地域歷史建築與建築裝飾藝術的“喻”與“隱”
——以湖南湘中、湘西南及湘桂黔邊境地區古建築為案
雲南建水的古井文化及保護對策
近代長沙與廣州獨立式住宅平面形式的比較研究
初探湘南永興縣板梁古村聚落結構的特徵
村落探析:古村落空間形態解讀
地域經驗的準後現代消費磨滅:信義計畫區的歷史社會分析
——八九十年代台北遭受全球經濟衝擊的空間反省
傳統建築裝飾藝術的現代傳承之方法研究
沿循文脈繼承創新 與時俱進——創建西安的城市特色與建築風格
走向人類社會新紀元的建築文化學
湖南傳統民居聚落街巷空間解析
福建漳浦趙家堡研究
《園冶》在現代園林學中的套用
淺論中國古典園林中獨特的時間感體驗
湖湘古民居建築文化簡論
對旅遊開發古村落的反思——從宏村談起
特定歷史文脈環境中的建築設計
論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歷史文化村鎮保護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