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創新發明協會

武漢大學創新發明協會

武漢大學創新發明協會(以下簡稱武大創協),原名武漢大學創新發明與智慧財產權協會,成立於2013年9月,是在武漢大學校團委領導下,指導和組織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和學術競賽活動的校級學生組織。協會意在營造創新發明氛圍,努力構建集創新創業、專利申請與專利產品轉化於一體的平台。至2018年協會草創5年,成果顯著,受到多方高度關注。協會口號:武漢大學創新發明協會,一個不止於興趣與學術的協會。

1.結構圖

武漢大學創新發明協會 武漢大學創新發明協會

武大創協目前是由指導老師周力平、創新創業顧問導師與主席團統籌管理秘書部、項目實踐部、專利申請部、專利轉化部、宣傳部五個部門開展各項活動、工作。

2.部門職能

主席團

主席團目前設有會長一名,副會長兩名,全面負責協會各項工作的開展。

2015年會長廖震(武漢大學2012級本科生);

2016年會長黃宇雲(武漢大學2013級本科生),副會長孫啟航(2014級本科生)、鄧宇軒(2015級本科生)、趙文祺(2014級本科生);

2017年會長苗狀(2015級本科生),副會長冉廟燕(2015級本科生)、余碩智(2014級本科生);

2018年會長朱鈺聰(2016級本科生),副會長陳鍇錕(2016級本科生)、楊曉宇(2016級本科生)。

秘書部

主要負責協會資料整理、會議安排、事務通知、各方面資料收集與保存等工作。負責處理創協內部日常事務,進行協會成員管理,內部講座培訓,工作匯報,財務管理,活動檔案備份及整理,以及與校內外其他相關學生組織的交流等各項日常工作。

項目實踐部

主要負責協會活動的組織策劃工作。包括協會培訓、小組交流討論、頭腦風暴等日常活動的安排與協調工作,組織協會成員參加各類科技創新及創業類競賽等。

專利申請部

主要負責協會的專利申請工作。組織協會成員進行小組討論交流,發動頭腦風暴,確定發明創新選題,從而進行專利的申請;組織專利申請方面的培訓,意在培養具有專利代理師能力的人才,創造具有市場前景的發明專利,同時負責實驗模型製作,原料採購等。組織培訓CAD、3D列印、Solidworks、3ds Max、Cinema 4D、ProE、Inventor等一系列軟體與技術。

專利轉化部

主要負責專利產品的轉化工作兼協會的外聯工作。包括市場調研,初步對專利及產品進行定價,與商家廠家聯繫溝通洽談合作,將專利產品推向市場;為協會籌集開展活動和日常工作所需的資金。

宣傳部

主要負責協會的宣傳工作。管理協會的宣傳平台微信公眾號、QQ、微博等,做好協會的線上線下宣傳工作,不定期推送最新前沿科技信息,組織PPT、PS、網站設計製作、視頻製作等軟體培訓。

3.事件

武大創協創立至2018年,五年間,從武漢大學百位校級社團一躍成為校十佳二十強。協會注重培養學子創新創業意識,主張用智慧財產權保護創新成果,目前人均專利擁有量為91.36%。武大創協於2015年9月提出改革,由原武漢大學創新發明與智慧財產權協會改名為武漢大學創新發明協會,並設立主席團、專利申請部、專利轉化部等部門,同時聘請武漢大學創新創業知名學子、十大傑出青年尹家波擔任創新創業顧問導師。武大創協意在營造創新發明氛圍,搭建創新創業、專利申請與專利產品轉化平台,積極帶動學子參與學科競賽與學術科研,目前不少成員都已擁有自己的國家科研項目。至2016年,武大創協成員已多次在“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水利創新設計大賽、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等多種國家級賽事上獲取國家一、二等獎並收穫各種國內外獎學金,不少在校與在研協會成員都已創立自己的公司。前期協會工作在於創意想法到專利的申請,現階段工作重點處於創意到專利產品轉化階段,目前已有協會成員小有收穫,成功轉化自己專利產品並獲上百萬元天使投資。

特色活動:協會成員頭腦風暴、“創業·創新”系列講座之發明方法、學長學姐經驗分享會、技能培訓、趣味活動、音樂會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