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儺戲

武岡儺戲約在清代中葉已盛行,起源始自唐代,是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

簡介

在武岡人嘴裡,儺戲被稱作鬼戲,是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清代被稱為“湘中五子”的武岡人鄧繹有過這樣繪聲繪色的描述:“里門咚咚喧大鼓,諸巫齊作胡旋舞,大巫喃喃如唱歌,小巫屢舞還婆娑。巫歌巫舞令神喜,神君欲來滿堂起。主人敬神百不擾,如天之福姿汝求。黃羊為牲白犬血,一一神前遍羅列。東方響明燈燭輝,紙錢悉悉隨風飛。諸神醉飽出門去,明日迎神向他飛。”由此可見,武岡儺戲約在清代中葉已盛行境內。

起源

武岡儺戲的起源始自唐代。相傳一位侯王聞知民間有兩位法術高明的巫師,便想對其功力進行一番試探,於是在王宮修建了地下宮殿,將東宮、西宮娘娘及十八美女和七十二侯請至宮殿內吹拉彈唱、載歌載舞。一日,候王對被邀進宮內的兩名巫師說,近些日子這裡吵鬧不休,兩位大師有何本領將這些妖聲妖氣滅絕?巫師凝神片刻,聽見曼歌曼舞之聲不絕於耳,於是摸出法具,口念咒語,劃出一碗名“雪砂水”的巫水,再噴灑而出,頓時,整個宮殿萬籟俱寂。侯王大驚,一邊差人送走巫師,一邊親自下到地下宮殿探個究竟,結果發現地下宮殿形同冰窯,寒氣逼人,所有吹拉彈唱、載歌載舞者已被冰凍得不能自已……翌日,侯王吩咐將地下宮殿內以炭火燒旺,再次將巫師請來。兩位巫師掐指一算,懇請侯王,如果滅絕了這些“妖聲”,決不能珠連自己九族。得到侯王應允後,便一劍刺入地層,結果地下宮殿內所有人頭全部分離落地。侯王無意製造的這起“冤案”,使得所有死者冤魂不散,冤屈之聲長久不絕於耳。侯王愧意深重,之後,不得不再請來這兩位巫師,在宮廷內進行七天七夜的祭祀,以慰藉所有的冤魂。這樣,當年的巫歌巫舞,像山間的溪水,漸漸漫延下來,自宮廷滲透到民間……

現狀

遺憾的是,歷經數朝數代的儺戲,到了今天,這股山間的溪水,有了乾涸的跡象,當年演儺戲的,如今老的老了,死的死了,年輕的寧肯出去打工,也不再稀罕賺這每場二十來元的演出費,更無心留戀這一古老的傳統文化,致使武岡的儺戲,正面臨著斷代的危機。

表演內容

武岡儺戲表演分外戲和正戲兩種。有些劇目在歷史上,劇情和人物較簡單,雖然曾經戴面具演唱,但清末以後受地方戲曲影響,部分劇中人逐漸改面具為塗面,節目也逐漸發展為戲曲形式,多用鑼鼓伴奏,也增加些許弦樂和高腔曲調。這些節目以娛人為主,減少了娛神的法事,被稱作武岡儺戲中的外戲,也叫陽戲。陽戲和正戲截然相反,它形式活潑、輕鬆,語言詼諧、樸實。題材基本上以人們身邊事為主,反映了勞動民眾的聰明和智慧。正戲則是以娛神為主的祭祀活動。演員必須戴儺面具,腳踏罡步,口作儺儺之聲以驅鬼逐疫,場面宏闊森嚴。所有儺面具古樸原始,富有特殊的藝術魅力,加上神意識的宗教魅力,從而為歷代人們所喜愛。儺面具著意刻畫神祗特徵,凝聚著世世代代民間雕塑家的心血,集成豐富多彩的儺面具大家族。這些木頭雕塑之作,工藝精細、手法誇張、神氣活現,其中忠奸優劣、老少妍陋無不神似。舊時鄉民把儺面具奉為“神靈”,開櫥和封存儺面具均有一套尊祀儀式,馬虎了事不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