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被淡忘的經絡辨證》非針灸學專著,而是以討論經絡辨證在臨床上對處方用藥的指導為主要內容。全書共20講,分上、中、下3篇。上篇主要闡述經絡辨證的基礎知識、經絡診法、如何學習好經絡辨證、經絡辨證與六經辨證的關係,並結合大量病案,闡析了具體運用經絡辨證方法的要領,平實地闡明經絡辨證精義與理、法、方、藥。中、下篇結合大量古今醫案,分別將十二經脈辨證、奇經八脈辨證逐經加以講解,使學者有所知,用者有所獲。讀是書,對於提高臨床診療水平大有裨益。《被淡忘的經絡辨證》是各級中醫師、中醫院校師生學習經絡辨證的理想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毛以林,男,1966年生,安徽寧國人,醫學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湖南省普通高中青年骨幹教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華醫學會湖南省分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委員。14歲初識岐黃,長期在農村基層工作,得以大量地運用中醫藥治療疾病,積累了豐富的臨證經驗。攻讀碩士、博士研究生期間,先後從曠惠桃、劉新祥、袁肇凱教授。曾任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科主任,現任該院大內科副主任,主持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心血管內科工作,同時擔任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科教研室副主任。
目錄
上篇 經絡辨證總論
第1講 這些病例你能運用經絡學說辨證嗎
一、熟知經絡辨證可以使“怪”證不怪
二、神秘的經絡現象——有其內,必形諸外
三、司空見慣的現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第2講 為什麼要學好經絡辨證
一、學好經絡有利於對一些中醫理論難點的理解
二、學好經絡有利於對複雜的病候執簡馭繁
三、學好經絡有利於拓展一些疑難雜症的治療思路
四、學好經絡將能使處方用藥更加有的放矢
第3講 經絡辨證的基礎知識
一、援物比類說經絡
二、經絡系統的組成
三、經絡主病
第4講 經絡診法及其在臨床上的運用
一、經絡診法
二、經絡診法在臨床中的運用
第5講 學好經絡辨證的三步曲
一、學好經絡辨證的第一要點——熟背經絡運行路線
二、學好經絡辨證的第二要點——熟練掌握各軀體部位的經脈分布
三、學好經絡辨證的第三要點——掌握各經主病的證候
第6講 六經辨證與經絡辨證的關係
一、六經辨證的創立是以經絡學說為基礎的
二、掌握好經絡辨證,有助於我們從更深的層次理解《傷寒論》的學術思想
三、掌握好經絡辨證有助於我們把《傷寒論》的方劑廣泛地用於內科雜病
四、學好《金匱要略》也離不開經絡知識
第7講 經絡辨證與時間性發病疾病
一、十二經脈氣血流注規律與時間性病症的關係
二、十二時辰經脈臟腑氣血旺衰之節律的臨床運用
第8講 奇經八脈辨證概述
一、源流
二、生理功能
三、病證
四、病證特點與用藥要點
五、葉天士奇經用藥規律
中篇 十二經脈辨證
第9講 手太陰與手陽明經辨證.
一、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概述
二、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辨證病案評析
第10講 手少陰與手太陽經辨證
一、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概論
二、手少陰心經與手太陽小腸經辨證病案評析
第11講 手少陽與手厥陰經辨證
一、手少陽三焦經與手厥陰心包經概述
二、手少陽三焦經與手厥陰心包經辨證病案評析
第12講 足太陰與足陽明經辨證
一、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概述
二、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辨證病案評析
第13講 足少陰與足太陽經辨證
一、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概述
二、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辨證病案評析
第14講 足厥陰與足少陽經辨證
一、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概述
二、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辨證病案評析
下篇 奇經八脈辨證
第15講 沖脈辨證
一、沖脈概述
二、沖脈辨證病案評析
第16講 任脈辨證
一、任脈概述
二、任脈辨證病案評析
第17講 督脈辨證
一、督脈概述
二、督脈辨證病案評析
第18講 帶脈辨證
一、帶脈概述
二、帶脈辨證病案評析
第19講 蹺脈辨證
一、蹺脈概述
二、蹺脈辨證病案評析
第20講 維脈辨證
一、維脈概述
二、維脈辨證病案評析
……
中醫難點:經絡辨證-----運氣學說
v 最基礎的、最被淡忘的中醫基本理論:-----經絡辨證
v 《靈樞·經脈篇》說:“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
一. 分部辨證,系明確臟腑定位的基礎
病例1:
某,男性,長沙武警醫院主任醫師(已退休)學西醫出身,年60歲。2009-3-20初診:雙前臂疼痛、胸痛反覆發作一年余,看遍了湖南長沙的各大西醫院,做了很多檢查,就是沒能做出明確的診斷,只有一家醫院下了個“臂叢神經炎”,治療一年多病情毫無緩解跡象。
每次發病很有特點:先感到右前臂掌側腕關節開始疼痛並向上發展,漸致前臂掌側、肘關節拘攣,接下來就是感到胸骨後中下部位向右牽拉並疼痛難忍,其後感左臂內側疼痛,每發持續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不等,發則手指發涼,發青,口乾,二便正常,舌質淡紅,苔黃膩,脈沉弦。發病多因勞累、受寒而發。
用什麼辨證方法適合?
v 臟腑辨證
v 六經辨證
v 三焦辨證
v 衛氣營血
手少陰心經“是動病”症狀有前臂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是主心所生病”有胸脅疼痛,上臂、前臂內側後邊痛或厥冷症狀。
手厥陰心包經“是動病”症狀有前臂和肘彎掣強拘急,腋窩部腫脹,甚至胸中滿悶。
手太陰肺經“是動病”下列病症:肺部脹滿,膨膨氣喘、咳嗽,鎖骨上窩“缺盆”內(包括喉嚨部分)疼痛;嚴重的則交捧著兩手,感到胸部煩悶,視覺模糊。還可發生前臂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疼痛等症。
肺主氣,司呼吸,其病多有氣機變化的兼症,因此,一般肺經病可見到肺部脹滿,膨膨氣喘、咳嗽,氣上逆而不平,喘息氣粗等病症,而此病人無,所以不考慮肺經病變為主。
心主血脈,主神志,其病多有血脈、神志方面的佐證。患者發病有胸骨後疼痛,亦即心痛。心主血,一般地說,痛則不通,臂痛當考慮血脈瘀阻,因此,定位在心與心包經,為何要考慮心包,古人說,心不能受邪,一般是心包代之受邪
定位即明,接下來就要進行病因辨證,患者發病多因勞累、受寒而發,發則手指發涼,發青。當考慮氣虛、陽虛。結合經絡定位,其病機當為心氣心陽虛衰,血脈瘀阻。舌苔黃膩與症不符,此患者長期吸菸,為假苔。
v 處方如下:
v 桂枝6 制附片6 黃芪30 太子參15 當歸15 丹參20 乳香6
v 沒藥6 旋復花10 茜草10 玄參10 生地10 ×5付
方用桂枝、制附片溫通心陽,黃芪、太子參益心氣,活效通靈丹(當歸、丹參、乳香、沒藥)活血止痛,肝著湯(旋復花、茜草)辛潤通絡,玄參、生地益陰克制附、桂辛燥之性
2009-3-30二診:右臂疼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以夜間為甚,偶有胸悶,每發胸部牽拉痛好轉,持續時間短而輕,左臂已不痛。痛後口乾,舌質淡紅,苔薄黃,脈沉弦。
v 炙甘草30 生黃芪30 白參5 桂枝10 仙靈脾10 仙茅6 鹿角霜15 當歸15 紅花6 旋復花6 茜草10 柴胡10 枳實10 生白芍15 ×7付
此方與上方大法完全一致,方用炙甘草、生黃芪、白參益心氣,桂枝、仙靈脾、仙茅、 鹿角霜溫通心陽,當歸、紅花、旋復花、茜草辛潤通絡,活血通脈,四逆散理氣,氣行則血行。
2009-4-7三診:右臂痛發作次數明顯減少,已一周未發,最後一次發作時未出現胸疼、左手臂疼痛。舌質淡紅,苔薄黃,脈沉弦。
v 生黃芪30 桂枝10 當歸20 制附片6 磁石30(先煎) 細辛3 白參 5 生地15 生白芍30 丹參15 炙甘草10 生薑3片 大棗10個×5
v
清代徐大椿說:“治病必分經絡臟腑,病之從內出者必由於臟腑,病之從外入者必由於經絡。有同一寒熱而六經各殊,同一疼痛而筋骨皮肉有別;又有臟腑有病而反現於肢節,肢節有病而反現於臟腑,若不究其病根所在,而漫然治之,愈治而愈深矣。故治病者,必先分經絡臟腑之所在,而又知其七情六淫所受所因,然後擇何經何髒對病之藥而治之,自然見效。”
二、分部經絡辨證,是明系多髒兼病不可缺少的
病案2. 趙×,女性,70歲,患冠心病20餘年,2009-3-16來診,說“去年在右室的供血血管上裝了兩個支架”,每天下午5-7時、夜間頻發心前區悶痛,每日發作在3~5次以上,發作的時候,先感到右手虎谷脹痛,然後沿著手臂內側前緣向上發展,隨後心前區悶痛,心絞痛緩解,右上臂酸脹也跟著緩解。同時,氣短乏力,心悸,勞累則心絞痛必發,每次大便也必發。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
四診合參,心悸氣短,心氣虛也;右臂脹痛沿手太陰肺經上行,當為肺氣虛,氣虛不能行血脈。心肺氣虛,當補宗氣,方以升陷湯合丹參飲。用方如下:
v 生黃芪30 白參5 升麻3 柴胡5 懷山藥15 桔梗10 丹參20 砂仁5 檀香6 當歸20 炙甘草10 ×5劑
2009-3-21複診:言服上方,病情大為緩解,5天只發作心絞痛2次,疼痛程度很輕,且持續時間很短,乏力很明好轉,舌脈同前,遂予上方加葛根30、何首烏10克。再進10劑。
為什麼心痹心痛要用到補肺氣?
肺經的走向?
宋·竇士材《扁鵲心書》說:“學醫不懂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經絡為識病之要道。
《張氏醫通·臂痛》曰:“臂痛者,有六道經絡,各加引經藥乃驗,……臂之前廉痛者屬陽明,升麻、白芷、乾薑為引藥;後廉屬太陽,藁本、羌活;外廉屬少陽,柴胡、連翹;內廉屬厥陰,柴胡、當歸;內前廉屬太陰,升麻、白芷、蔥白;內後廉屬少陰,細辛、當歸”.
《張氏醫通·腿痛》篇中又說:"腿痛亦屬六經,前廉為陽明,白芷、升麻、乾葛為引藥;後廉太陽,羌活、防風;外廉少陽,柴胡、羌活;內廉厥陰,青皮、吳茱萸;內前廉太陰,蒼朮、白芍;內後廉少陰,獨活、澤瀉".為辨病位用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本文作者對張師的辨病位用藥基礎之上結合臨床實踐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