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走太平

正月十六走太平

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傳統民俗文化,在大文豪吳敬梓的故鄉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有一亘古至今的第一大民俗習慣:每年正月十六這天,城內萬人空巷, 四鄉八鄰、扶老攜幼、傾家出動、 從清晨到深夜,數十萬人到太平橋上走一走……… 人流如潮、摩肩接踵、甚為壯觀,放煙花、燃爆竹、燒香燭、以此祈禱風調雨順、逢凶化吉、消災去病、平平安安,寄託了當地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起源

走太平,亦名“正月十六走太平”,是全椒獨有的傳統民俗,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傳承時間最長的健身走活動。自東漢開始,延續至今,盛況不衰。《漢書》載有“澄日太平”之諺,此為全椒走太平之肇始。南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對正月走太平橋這一習俗有專門描述,謂之“走百病”,因橋諧音“瞧”,走橋即“瞧病”,是為了消災袪病。此風俗一向為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區所共有,為何全椒獨存此風俗而其他皆盪無?全椒走太平傳承不絕,和三個歷史人物有關。 傳承之始,加入了紀念清官劉平,有清風化雨,普灑甘霖的意蘊,使得“走太平”民俗比其他地區更顯厚重。劉平,楚彭城人,字公子,東漢建武間,拜全椒長。為官清正,獄無繫囚,百姓各安其業,人或增資就賦,或減年從役。德化所至,虎皆西渡。全椒當地民間傳說,有年大荒,劉平將朝廷撥付可修三十里城池的款項用於賑災,余錢僅修了三里的小城。這就是全椒老城的“街包城”(一般建城均為城牆包圍街道,獨全椒街道包圍縣衙)現象。劉平因此罷官獲罪,押解京城。百姓得知訊息後,傾城相送至城東小橋,此日恰為正月十六,百姓皆焚香燃竹,祈求祝願,聲傾九天。而據《漢書》記載,劉平是因病去職的。由於全椒百姓的祈福,劉平身體竟神奇痊癒了。於是到京城任侍中、宗正,名列九卿,名垂青史。

發展

走太平傳承到隋唐,由於南北戰亂,幾近失傳。全椒又因紀念隋開國大將軍賀若弼,而得以傳揚。據民國九年《全椒縣誌》載,太平橋又名賀櫓橋,隋大將賀若弼伐陳時,造櫓於此。人們在追憶清官的內涵中,又增加保國安民的成份。

全椒“走太平”到元末,也和其他地方“走太平”一樣,幾近傳絕,此時又加入了第三個歷史人物陳瑛,煥發了新的生機。

據康熙《全椒縣誌》載:明永樂初年,一術士提出,如把全椒城的筆峰山加高,可多出舉子。教諭吳穎便率一幫秀才前往彼處培土加極。恰巧一總旗官過此,與秀才發生口角受辱,因總旗是湖南人,舉主讀音不分,到南京誣告全椒人慾培土出“主(舉)子”,有謀反之舉。永樂帝欲血洗全椒,都御史陳瑛是滁州鄉親,聞之乃稟:椒人淳良,斷不能造反,願以自家性命擔保,於是全椒冤白。陳瑛死後,椒人將其衣冠葬於太平橋高壠上。走太平又增加了福佑鄉親,扶危濟難的鄉親鄉誼成份。

至此,全椒“走太平”,在傳統健身走的意義上,增加了清風化雨、普灑甘霖;保國安民、平安地方;福佑鄉親、撫危濟難的諸多內容,完成了民俗的升華。

全椒縣“正月十六走太平”,有個傳統的行走路線,即三橋兩街。從積玉橋(漢代建)進入袁家灣老街,過紅欄橋(宋代建),走到太平大街,最後到達太平橋。這條路線民俗意義深刻。走三橋,取積玉之“玉”,紅欄之“欄”,太平之“平”,即諧音“遇難平”,遇到災難和困難皆可平定;走兩街,取袁家灣之“袁”,太平大街之“平”,即諧音“團團圓圓”和“平平安安”。這條傳統線路長約五華里,三橋一橋更比一橋高,步步高升,心平氣和,人的生理機能調度有序,調節有度,是非常適宜的健身走里程。

“正月十六走太平”作為全椒縣獨特的民俗,中華民族民俗的活化石,傳統健身走文化,國保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廣為人知。影響越來越大,範圍越來越廣。周邊江浙滬、上至京津塘、下至粵閩桂,皆有人專程到全椒走太平,祈大運。美、澳、意、日、韓、德等國外友人皆結隊前來,每年參與活動的人數已達四十萬人次。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