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正山
純正的遠離工業污染源的深山高處,稱之為正山。
老鐵
使用純正的80年代傳統老工藝製作而成的鐵觀音,簡稱為老鐵。
正山老鐵
選擇一流的鐵觀音茶樹之採摘茶青,結合茶友公認最好的老傳統工藝製作,茶友最喜歡的鐵觀音,可以自然存儲,且越存越好的鐵觀音,我們稱為正山老鐵。
茶品由來
鐵觀音自90年代開始,制茶工藝開始逐漸改進,由半發酵向輕發酵發展。新工藝鐵觀音開始走向市場並迅速火熱,傳統老工藝被市場遺忘。
2009年以後,鐵觀音也因新工藝問題、大量種植、無序管理等原因,一些老鐵迷陸續離開,鐵觀音也因此開始走向下坡路。2015年,大山人想為家鄉茶農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與茶友一起討論鐵觀音傳統回歸,能否重得茶友之心。在得到大多數茶友試製的支持,與茶鄉老茶師共同精心研究,終於研製成功。
茶樹選擇
鐵觀音雖為無性繁植,不會改變茶樹之性。但純正的品種“紅芯歪尾桃”由於好飲難植,很多茶農不願種植。提高茶樹的成活率,方便管理,很多茶農種植的鐵觀音茶樹已經是通過改良的品種。
茶樹種改良,鐵觀音茶樹品種變成複雜起來。改良過的鐵觀音茶製作而成的茶品質有所下降。純正品種雖然產量和管理上極為艱難,但想做高品位鐵觀音,傳承回歸傳統,必須在茶樹品種上也要下工夫,必須先回歸原始品種。所以選擇“紅芯歪尾桃”鐵觀音茶樹,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傳統老工藝鐵觀音。
茶山選擇
自然環境
茶需要吸天氣之精華,空氣環境極為重要。
中國農業時代,沒有工業污染,所以茶葉品質當然不存在污染問題。想讓茶品質回歸到傳統,就必須有傳統時代的環境。想做傳統老工藝鐵觀音,首先認清此問題,尋找無污染源的自然環境,只有在沒有任何工業的純農業鄉村。而且離工業城市越遠越好,必競空氣是可以走動。所以,最好是遠離50公里以上的大深山裡面。
自然生態可以形成生態鏈,大面積種植一種生物難免破壞生態。茶樹生長也如此,必須選擇與自然生態共處的茶山。
地理壞境
高山出好茶,那是因為在高山上,陽光非常充足,通風極為良好,為茶葉產生芳香特奠定基礎。當然,高山白天陽光直曬,溫度較高。晚上山高天氣冷,天氣降溫非常歷害,所以溫差很大,這為茶葉積累香氣提供自然條件保證。
茶樹生長重要的條件是土壤,《茶經》有云:上者生爛石【風化石】、礫壤【碎石地、砂質地】。生長在這種土壤的茶樹生長緩慢,可以吸收各種礦物質,是製作上等茶的優選之地。一般茶樹生長在黃壤、紅壤,一般都是山上茶,在如今現代,這種茶已經是不錯的茶品。下品為田地,缺點不言而喻。
茶園管理
茶樹生長過程,需要經常客翻新土,使茶樹能夠每年吸收到新鮮土壤中的營養,這才能使茶葉保持不變的品質。
喝茶為了健康,如果茶葉本身上有農藥殘留,肯定會與健康相駁。在茶樹管理上,必須採取無農藥與化肥的管理方式,採取有機肥料管理、培養茶樹。
可能被茶人忽略的是除草劑,這是造成土壤板化的罪魁禍首。茶園管理最好是採取人工除草,再利用草來作為肥料之一。
工藝傳承
茶葉採摘
茶園管理到位,採摘不容小視,首先要關注採摘天氣與採摘時間,必須連續晴天才可以採摘,且必須在早上10點以後下午3點之前完成採摘,其他時間和天氣採摘的茶葉,由於不容易晾青,不可能製作成傳統老工藝的鐵觀音。
採摘標準也需要高要求,必須彩手工採摘,且茶葉生長至三四葉加一茶芽長至七成狀時的適時采【老嫩度恰好】,不可帶魚葉、老葉。
半發酵過程
傳統鐵觀音是採用烏龍茶的發酵標準,即半發酵。需要看青搖青,使茶葉多次走水多次復活。這是鐵觀音製作過程最為艱辛和重要的環節,從茶青開始第一次搖青,制茶師傅必須不離人,看青搖青,一個晚上要搖青好幾次,根本睡不好覺也是制茶師傅最辛苦、最體現技術的技術體現。一般炒茶前,完全達到綠葉鑲紅邊。
傳統製作
全過程完全傳承傳統老工藝,從炒茶、揉碾、多次復烘、多次包揉、反覆交替。
研究求精
碳火烘焙
老傳統工藝採用碳火烘焙,我們採用最好的龍眼木碳烘焙,使茶葉品質更佳。
去苦澀
傳統老工藝鐵觀音雖然品質很好,但多少給茶友留下苦澀之感,經多位老茶師精心探索,將傳統老工藝鐵觀音的苦澀降至最低,最大限度滿足茶友口感需求。
茶品鑑定
外觀
大小勻稱,赤褐色,茶梗顯紅,單葉多色澤。
口感
滋味充足,口感醇和,口腔刺激強烈,層次感很強。
香氣
香氣濃郁,香氣變化,奶香味、果香味。
韻味
唇齒留香,生津回甘,韻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