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鼓的傳承與發展,在正安民間曾是一度興盛和繁榮,流傳區域內當數安場為最。安場是古時黔北地區著名的三大商貿古鎮之一,緊附正安州城,系通往四川、重慶的要津之地,也是綦岸鹽入黔的第一處鹽運中轉地,因其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安場經濟社會和文化得以迅速發展,鎮上各大商號、會館、堂口、戲院及茶館等相繼產生,可謂是商賈雲集,客旅頻頻。且商貿信息的交流與社交活動又都頻繁在茶館進行,茶館業尤為昌盛,以袍哥會“仁、義、禮、智、信”五堂口茶館業和“七賢茶社”最為興隆,內設戲台或建戲樓供藝人表演,客商到茶館泡上一壺清茶,一邊品茗、一邊觀賞演出,以愉悅心情和消除疲勞。茶館業的昌盛,給予各門派藝術展示的平台,並創造了生存的環境和傳承發展的空間。圍鼓座唱的傳承延續至民國時期,逐形成川、黔兩派藝術,兩藝術團體時常相邀至各茶館進行競技演出,相互交流技藝。
圍鼓座唱分茶館座唱和紅白喜事到主家座唱。茶館座唱是茶館文化的體現,是主要服務於茶館場所的一種形式,這類座唱則要收取一定的酬勞;紅白喜事到主家座唱是一種民間自發性的行為,遇到誰家有紅白喜事,便相互組織到主家去打唱一番,大家只圖熱鬧,是不計報酬的。圍鼓座唱不受其時間限定,白天晚上均可,但一般在晚上居多,座唱人數十五至二十人不等,無需舞台化裝,只要安放幾張桌子,擺上缽、鑼、鼓、釵及胡琴等樂器以及茶水、瓜子、花生、糖果等食品即可,表演藝人圍座在桌子四周,鬧台鑼鼓一打就開始演唱。表演時打擊樂器藝人還有堂鼓手、大缽手、大鑼手、小鑼手、馬鑼手及伴奏樂器二胡、中胡、月琴、三弦、京胡等。統子匠(小鼓手)是表演者的指揮,演唱和樂器伴奏都要看他的手式和鼓點表演。鑼鼓一般有固定的牌子,如“水斗”、“萬蓮花”、“尞子”、“上天梯”、“左右靠”、“釣金龜”、“文武倒板”、“快慢二流”、“言子”、“跨岩”、“砍三缽”等近三百餘個。演唱者分生、旦、淨、末、丑角色,唱腔規範,字正腔圓,戲文對白是聲情並茂,就如舞台表演一般。
圍鼓座唱的唱腔有“昆、高、評、彈、燈”五種聲腔。崑腔是川戲利用了崑曲擅長歌唱的特點,揉合了唱念做表的藝術形式;高腔是川戲藝術的特長,演唱清純質樸,高亢激越、和聲豐富,是圍鼓唱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有“紅衲襖”、“大紅衲襖”、“青水嶺”、“鎖南枝”、“孝南枝”、“一枝花”、“高點紅”、“四朝元”、“一封書”等近百個曲調;胡琴,又稱“絲弦子”,源於徽調和漢調,是二簧與西皮腔的統稱,正調善於表現深沉、嚴肅、委婉和輕快的情緒。反二簧宜表現蒼涼、悽苦、悲憤的情緒。老調則大多用於高亢、激昂的情緒。西皮腔與二簧腔具有明郎、瀟灑、激越、簡練、流暢的音樂特點。西皮有“倒板”、“二流”、“三板”、“滾板”、“大過板”、“立四柱”、“三尖角”等二十多個曲調。二簧有“倒板”、“二流”、“三板”、“扣板”、“ 滾板”、“哀子”、“奪子”、“一字”、“崑腔”、“老調”、“陰調”等二十多個曲調;彈戲源於秦腔,有“川梆子”之稱,因與方言結合,受川戲鑼鼓和民間音樂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彈戲有“倒板”、“一字”、“二流”、“三板”、“苦皮”、“甜皮”、“苦一字”、“甜一字”、“苦二流”、“甜二流”等十餘個曲調;燈戲燈調源於四川民間迎神賽社時的歌舞表演,是古代巴蜀傳統燈會的產物,所演為生活小戲,所唱為民歌小調、村寨小曲,體現濃烈的生活氣息,樂曲短小,節奏鮮明,輕快活潑,鏇律明快,具有濃厚的地方風味。
在圍鼓座唱表演中,鑼鼓是“昆、高、評、彈、燈”五種不同聲腔的粘合劑,表現力和感染力極強,具有獨特的打擊樂個性,其曲牌複雜,較為豐富,在各類打擊樂中堪稱榜首。鑼鼓聲響不同,劇中人物形象喜怒衰樂也就不同,高腔鑼鼓文武場曲牌就有百餘種,又有專用鑼鼓二十餘種。胡琴文武場鑼鼓曲牌近五十餘種。彈戲雖無文武場鑼鼓之分,也有近三十餘種曲牌。還有小打類鑼鼓主要曲牌二十五種,效果類鑼鼓曲牌二十一種,牌鼓類鑼鼓曲牌十六種。
圍鼓座唱演唱內容,多為傳統歷史戲文,所唱曲目都是歌頌忠良、抨擊奸腐、懲惡揚善、倡導和諧的,有忠誠愛國的“三盡忠”,懲治腐惡的“鍘美案”,宣揚忠孝節義的“古城會”與“三娘教子”,反對婚姻包辦和提倡婚姻自主的“三擊掌”以及“三闖轅門”、“三打王英”、“單刀會”、“三顧茅廬”、“醉打山門”等等,皆是民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劇目。
圍鼓座唱雖源於茶館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在後期的演繹發展中融入地域社會的日常生活,其形式保留完整,內容豐富,既有歷史傳承性,又具文化藝術價值。圍鼓座唱當前的傳承,現狀可以說是極不樂觀,由於科技的進步和現代文明的推進,這種傳統的表演形式早已退出歷史的舞台,失去生存的環境和傳承發展的空間,逐漸被人們所淡忘,很多老藝人相繼去世,傳承後繼乏人,所幸的是在流傳區域內安場一支至今完整傳承下來。自2009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地方加強了保護搶救和傳承力度,時常組織藝人開展以師代徒的傳習活動,培養下一代傳承人,才使這一極富地域性文化特色的遺產得以搶救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