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和弦

正三和弦

在大小調和聲中,調式中的主音、下屬音、屬音上構成的Ⅰ、Ⅳ、Ⅴ級三和弦,分別代表著和聲的三個功能,是調式中最為重要的三個和弦,稱之為正三和弦。主功能用字母T表示,下屬功能用字母S表示,屬功能用字母D表示。在自然大調中,它們是大三和弦;在自然小調中,它們又都是小三和弦,其它各級三和弦稱為副三和弦。

基本信息

功能配圖

C大調主和弦C大調主和弦
Ⅰ級三和弦稱為主和弦,是調式中各和弦的中心,具有穩定的功能;Ⅳ級三和弦稱為下屬和弦。下屬和弦位於主和弦下方純五度,從下屬方向支持主和弦,具有不穩定的功能。Ⅴ級三和弦稱為屬和弦,屬和弦與主和弦的關係最近,對於主和弦的和聲傾向性最強烈,給主和弦的支持最大,具有更不穩定的功能。
主和弦、下屬和弦、屬和弦集中反映了調式的音響特徵。傳統的音樂作品總是從穩定主功能趨向於不穩定功能,然後引向更不穩定的功能,最後回到穩定的功能,從而形成T—S—D—T的和聲進行的基本邏輯。
依據這一邏輯,和三正弦可以構成三個基本的和聲進行:
⑴正格進行T—D—T;
⑵變格進行T—S—T;
⑶完全進行T—S—D—T。

聲部進行

C大調主和弦C大調主和弦
和弦連線是以聲部進行為基礎的。分析、觀察聲部是以兩個聲部之間的相互關係進行的。四部和聲有四個聲部,可以有六對聲部組合。
兩個聲部進行的形態通常分為以下幾種:
⒈同向
同時運動的聲部往一個方向進行,稱同向進行。
⒉反向
同時運動的聲部一個向上,另一聲部向下或相反,稱反向進行。
⒊斜向
同時運動的聲部一個保持不動,另一聲部作上行或下行,稱斜向進行。
⒋平行
同時運動的聲部向同一方向運動時,保持相同的音程數,稱平行進行。
單獨一個聲部的進行可以是平穩的,也可以是跳進的。聲部作三度以下的進行,稱平穩進行;聲部作四度以上的進行稱跳進。初學和聲一般多使用平穩進行,適當使用跳進。

和弦關係

C大調下屬和弦C大調下屬和弦
和弦關係是指和弦間的根音關係。根據音程互為原位、轉位的規律,和弦關係可分為四種,即:四五度關係、二七度關係(簡稱二度關係)、三六度關係(簡稱三度關係)、同度八度關係(簡稱同度關係)。
不同根音關係的和弦在連線時,具有不同的力度作用。
⒈四五度關係
有一個共同音,屬於強進行。四度上行(五度下行)在作品中運用非常普遍,四度下行(五度上行)較前者力度弱,效果較柔和。變格進行屬於這種進行。
⒉二度關係
沒有共同音,鏇律性作用強,具有意外的和聲效果,屬於特殊的強進行。二度上行比二度下行力度強,使用率亦高一些。
⒊三度關係
有兩個共同音,屬於弱進行。下三度效果柔和,色彩性較強;上三度力度最弱,使用率低。
⒋同度關係
同一和弦的轉換屬於此種類型。

進行方法

和聲連線法

保持共同音的連線方法,稱為和聲連線法。和聲連線法是最平穩的連線方法。正三和弦Ⅰ級與Ⅳ級、Ⅰ級與Ⅴ級之間有一個共同音,可以使用和聲連線法。
連線要領: ⑴ 低聲部作根音與根音的跳進; ⑵ 共同音保持在同一聲部; ⑶ 其餘聲部級進,橫向聲部進行的音程數為一、二、二度(在重根音條件下)。

鏇律連線法

有共同音不保持在同一聲部的連線,稱為鏇律連線法。由於連線中不保持共同音,聲部進行中的鏇律性會得到加強。
在現階段,原位正三和弦連線,應以平穩進行為基本原則。和聲連線法與鏇律連線法,可根據需要選擇使用。
連線要領: ⑴ 低聲部作根音與根音的跳進; ⑵ 不把共同音保留在同一聲部,改為三度進行;⑶ 上方三聲部橫向聲部進行的音程數為二、三、三度(在重根音條件下)。

不良聲部進行

⑴ 四部同向
使用鏇律連線法作和弦連線時,儘量避免四聲部同向。四部同向易使聲部間失去平衡,在初學階段應當避免。
平行八度、一度、五度
純八度與純一度音響極完全協和,某兩個聲部以這樣的音程進行時,會造成減少一個聲部的效果,在大小調和聲中禁止使用。
純五度的音響亦屬於完全協和,某兩個聲部以這樣的音程進行時,使聲部失去獨立性,連續使用還會產生調性重疊的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