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調和聲

大小調和聲,是建立在自然大調與和聲小調基礎之上的一種和聲體系。大小調音階各音之間的關係,決定著這個體系基本語彙的構成以及套用的邏輯。

基本概念

大小調和聲使用的和弦,是按三度疊置的原則結合起來的。這個原則已被音樂物理學證明與泛音列——反映發聲物體振動規律的音高系列有直接聯繫。

大小調和聲的盛行

作為一種歷史風格,大小調和聲曾盛行於歐洲巴洛克至浪漫主義階段的音樂實踐,是為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華格納等音樂家共同運用並為之不斷創新發展的和聲體系。到了19世紀末葉,這個體系已由早期的自然音寫作風格,逐步演變為高度半音化的作曲技法。所以,大小調和聲又分為自然音體系與半音體系。這既是同一體系不同歷史階段風格特徵的表現,也是和聲學由淺入深兩個階段的標誌。

華格納之後,大小調和聲在音樂中的統治地位,雖然因為德彪西為代表的和聲革新浪潮的衝擊而讓位於其他的寫作風格;但作為一種高度成熟的體系、一種客觀存在於大部分已有音樂文獻之中的創作原則,它仍然在相當廣泛的領域中繼續發揮作用。一般的音樂教育都把它作為基礎課程之一;對於作曲家、指揮家和音樂學家的培養,這更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階段;為數不少的一批作曲家,仍然部分地、甚至全部地採用大小調和聲技法進行創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