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亨利式風格

歐亨利式風格

處理小說的結尾,是歐·亨利最具創造性的貢獻,也使他在美國和世界文學史上享有盛名。他善於戲劇性地設計情節,埋下伏筆,作好鋪墊,勾勒矛盾,最後在結尾處出現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使讀者感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禁拍案稱奇。但由於作者寫作速度快且多,這種手法運用過多過濫,不免使人感到有明顯的雷同和公式化的弊端。他的小說的結局常常出人意外;又因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富於生活情趣,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

簡介

1862年9月11日,距華盛頓州不遠的北卡羅來納州有一個名叫格林斯波羅的小鎮。小鎮裡一位不得志的醫生和他美麗纖弱的妻子生了一個大眼睛、不大強壯的孩子。誰也不曾想到,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個孩子以歐·亨利的筆名平步文壇,成為一個深受美國和世界讀者喜歡的偉大小說家,並且在百年之後仍然保持著長久的影響和魅力。

歐·亨利的人生之路崎嶇、艱苦而又坎坷,他三歲喪母,15歲就走向社會,從事過藥房學徒、牧牛人、會計員、土地局辦事員、新聞記者、銀行出納員、製圖員等多種職業。1889年,他和羅琦不顧她父母的反對私奔成婚,並在年輕妻子鼓勵下走上創作道路,創辦《滾石》雜誌,發表幽默小品。後來,他因挪用銀行資金被判五年徒刑。出獄後,他遷居紐約專門從事寫作,每周為世界報提供一個短篇,但因第二次婚姻的不幸,加之飲酒過度,終於1910年6月5日在紐約病逝。

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的美國,隨著資本主義逐漸向壟斷髮展,各種社會矛盾日益顯露突出。歐·亨利長期生活在下層,形形色色的社會現象使他對這些矛盾心感身受。曲折的人生、豐富的經歷、獨特的視角和敏銳的觀察,使他情不自禁地把社會的各種現象形象地概括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下層勞動民眾生活的貧窮艱辛,道貌岸然的上流騙子,巧取豪奪的金融寡頭,肆無忌憚的買賣官爵,小偷、強盜、流浪漢的生活,以及失業、犯罪等等。對貧民他充滿了同情,對資產階級剝削者從不同角度予以批判與揭露,道出了下層勞動民眾對剝削、壓迫的憤怒反抗與心聲。

幽默是美國的文學傳統之一。從華盛頓·歐文開始,許多作家都善於寫那些有趣可笑而又意味深長的故事。歐文的幽默是在善意的揶揄之中含有淡淡的諷刺;馬克·吐溫的幽默以充滿俚語的口語,滑稽、俏皮的描寫和極誇張的形象,揭示了生活中的真理;歐文·肖的幽默則在注重描述人物性格的幽默風趣上。歐·亨利承襲這一傳統,受同時代作家的影響,加之一生經歷坎坷,使得他獨特的幽默與眾不同——充滿了辛酸的笑聲,在誇張、嘲諷、風趣、詼諧、機智的幽默之中,含有抑鬱、淒楚的情緒。讀《 》讓人苦笑,讀《警察與讚美詩》讓人悲涼辛酸。這種“含淚的微笑”,加深了作品的社會意義,具有長久的藝術魅力。

歐·亨利一生創作了270多個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還有數量很少的詩歌。歐·亨利的詩歌創作反映了他對自然、人生所面臨的社會矛盾的態度,他寫小鳥、古老的村莊,歌頌流浪者,以陰鬱的筆調吟頌“唱催眠曲的男孩”,抨擊不合理的社會現象。但因數量少、成就不大,因而影響很小。相反,他的許多書信倒是精彩的隨筆,他同編輯談生活,談創作,表達作者的生活態度和創作思想。歐·亨利的代表作品是《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和《最後一片葉子》。其著名小說還有《黃雀在後》、《市政報告》、《配供家具的客房》、《雙料騙子》等,真實準確的細節描寫,生動簡潔的語言使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展現在讀者面前,也使他在世界短篇小說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有人曾將他比做“美國的莫泊桑”,這是有其道理的。

歐·亨利不愧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之一,其高超的寫作技巧,使得他的小說有了“歐·亨利式”這一稱號。

作品賞析

以下是歐·亨利的名作《麥琪的禮物》賞析 :

《麥琪的禮物》這篇文章,一開頭就設定懸念,德拉只有一元八毛,可是明天就是聖誕節了,她不夠錢給丈夫買禮物,作者接著圍繞德拉一頭美麗的秀髮和傑姆的金表展開描寫,德拉為了給吉姆買他夢寐以求的金表表鏈,忍痛割愛,賣掉了一頭的秀髮。等到吉姆回來,她發現丈夫看見她的短髮,神情不對,在這裡又設下了一個懸念,待德拉打開傑姆送給她的禮物,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吉姆送給妻子一套發梳,德拉已經用不著了,接著,德拉送禮物給吉姆,再次出人意料,德拉的禮物也派不上用場了,因為吉姆的金表也賣掉了。故事到此結束,卻給人回味無窮。這是典型的“歐·亨利式情節”和“歐·亨利結局”,歐·亨利的寫作風格我們可以從這裡大概了解到一些。

文章極具“歐·亨利式的語言”,幽默、風趣、詼諧、俏皮、善用誇張和比喻。如那句“現在,他的收入縮減到二十美元,‘迪林厄姆’ 的字母也顯得模糊不清,似乎它們正嚴肅地思忖著是否縮寫成謙遜而又講求實際的字母D。”給窮人生活的無奈增添了喜劇的色彩。

文章還極為細膩地刻畫了人物的形象,他描寫德拉瘦小而靈巧,身材苗條,特別是形容她的頭髮,用了誇張和比喻的手法,“如果示巴女王也住在天井對面的公寓裡,總有一天德拉會把頭髮披散下來,露出窗外晾乾,使那女王的珍珠寶貝黔然失色。” “德拉的秀髮潑撒在她的周圍,微波起伏,閃耀光芒,有如那褐色的瀑布。”他描寫吉姆,“吉姆站在屋裡的門口邊,紋絲不動地好像獵犬嗅到了鵪鶉的氣味似的。他的兩眼固定在德拉身上”。“‘你說你的頭髮沒有了嗎?’他差不多是白痴似地問道。”把一個疼愛妻子,甘願把祖傳家寶賣掉為妻子買禮物的丈夫的形象生動地刻畫出來。

讀完這篇文章,我們不免感到遺憾那對貧窮的夫妻,為了愛人,他們賣掉了自己最為珍貴的東西,可是他們送給對方的禮物卻都沒有用處了。儘管這樣,我們還是從中體會到那對夫妻的純潔和善良,體會到他們永恆的愛情,同時也領會到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艱難和辛酸,作者對他們事實給予了深深的同情和祝福的。

最後一段,揭示文章的深刻主題,麥琪本是指聖嬰基督出生時來自東方送禮的三賢人,作者把他們稱作是麥琪,表現了他對勞動人民的尊重和熱愛,同時給他們的禮物披上了神聖的色彩,是具有人性的,閃爍著愛的光芒的禮物。不愧是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