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者文明
歌者是該文明中唯一一位被作者賦予名字的個體,因此也成為了該文明的代名詞。實際上不僅僅是這一文明的真正名稱,關於它們的絕大多數資料都是模糊和未知的。
雖然證據有限,但是一種主流猜測認為歌者所在的文明是一個古老的矽基或碳基文明,但是隨著文明的進步,它們逐漸進化為依靠虛擬互動生存的虛擬信息化文明。但是歌者文明仍然保有一定比例的活性個體來輔助運作一些虛擬生命無法完成的任務,其證據正是基於小說中兩個個體之間的對話和對歌者自身的描述。
相對於太陽系中的人類,歌者文明無疑是極其強大的,在歌者看來再平常不過的一次黑暗森林打擊,便將數百年來人類對太陽系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無情、徹底的摧毀。除了早已離開太陽系的極少數人類外,成功逃離太陽系的只有兩個人類個體。
但是歌者所在的文明自身也陷入到了生存危機,它們正與被稱為“邊緣世界”的敵人展開激烈的星際戰爭,而且隨著戰況的變遷,主動轉為被動,戰局越來越不利於歌者的“母世界”。於是“母世界”在意識到常規戰爭已經無力謀求最終勝利後,便開始著手準備“全面二維化”,也就是將自己能觸及到的全部三維宇宙空間和自己一同送入二維宇宙從而一舉消滅所有無法在二維宇宙生存的敵人。歌者的“母世界”是虛擬文明的現實決定了它們在經過改造後,有能力在進入二維宇宙後繼續存活,而它們的敵人“邊緣世界”就未必了。
歌者文明的描述可能暗指了文明發展的另一個方向——基於數據體的虛擬文明。但是即使文明實現數據化,對資源的爭奪仍然是首要的——姑且不提文明發展和擴展必然涉及的物質利用,僅僅從安全上的考量上看,數據體文明就需要大量的實體武器以免數據載體遭到毀壞。況且即使自身放棄資源掠奪,仍然無法肯定其他文明的“判斷”,而其他文明也無法保證這個強大的數據體不會在某一天突然對自己發起攻擊。這就是另一個意義上的猜疑鏈,即使強大如母世界也無法擺脫。
古老童謠
吟唱古老的歌謠基本是歌者的唯一樂趣,以下是歌者吟唱的詩:
我看到了我的愛戀
我飛到她的身邊
我捧出給她的禮物
那是一小塊凝固的時間
時間上有美麗的條紋
摸起來像淺海的泥一樣柔軟
她把時間塗滿全身
然後拉起我飛向存在的邊緣
這是靈態的飛行
我們眼中的星星像幽靈
星星眼中的我們也像幽靈
......
地位
據猜測,大約在宇宙中處於中上水平 ,在其之上還有至少二個等級。在其之下就是地球三體等較原始落後的文明。
作戰能力:星系級
航行範圍:宇宙可見區域
武器:利用宇宙規律
意義之塔
這是歌者文明所有所追求的一切,就像法律書寫在石塔上那樣,“意義之塔”上記錄一個文明的追求和價值觀。在歌者文明的塔上,最高的是生存。
我們已知的歌者文明的塔上的內容:生存,樂趣,在不斷熵增的宇宙中保持和提高自己的低熵水平。其中樂趣是最不重要的。在開戰之後,樂趣因為意義地位較低,很大程度上被遺忘了。
在意義之塔的更高處,在歌者文明看不到的高處,還有更高的意義。但這不是這個層次的文明所能考慮和理解的事情。
這個文明層次最大的矛盾和任務,是生存。為了生存,他們必須戰爭、隱藏和清理。
生存處境
母世界,即歌者所乘的宇宙飛船在啟航時所處的核心文明疆域,陷入與周遭邊緣世界的戰爭。母世界在戰爭初期掌握著巨大優勢,但是隨著戰爭的持續,戰局正在逐步走向對於它們不利的局面。邊緣文明正在逐步擴大它們的成果。母世界陷入戰線後撤、文明萎縮的境地。
戰爭的範圍大小:大約涉及十到二十個銀河系的大小。 (猜測)
母世界和邊緣世界的戰爭,很可能是同一種族在疆域擴展過程中分裂造成的,類似於美國獨立戰爭中的英國和美國。但也可能是歌者文明與它們的疆域邊緣的其他對等文明之間爆發的戰爭。
生命特徵
AS:以下均為猜測
早期生命形態
歌者文明最初的生命形式是一種海陸兩生生物。在陸地上,生物能夠更好的用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與情感。因此,歌者文明是一種用音樂聲來交流和表達的文明。由於音樂表達含義是一種冗長而不精準的過程 ,在早期歌者文明的科技發展的很慢。
在原始時期的末期,歌者文明全面改用了新的語言體系,大大縮短了音樂交流的節奏和速度,確定了一些音符的精準含義。語言體系的改進使得歌者文明進入了科技時代。
科技時代的主要發明:超級決策 。由於歌者文明使用的是音樂語言,因此,自古開始歌者文明的群體決策就有一種獨特的類似於大合唱的方式來進行。當需要進行一次群體決策時,所有參與決策的人,如果是公民大會就有幾萬甚至十幾萬人,在一個廣場上一起唱歌。每個人用自己的歌聲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當這樣的歌唱持續了幾個小時後,就會發現漸漸的,所有雜亂無章的音符漸漸的變得開始統一,有一些人的意見成為了主流,人們開始跟隨那個聲音。到最後 全民的決策作出的時候,上萬人會同時開始吟唱同一段音符。這種決策過程 類似於上萬個神經元在大腦中作出一個決定一樣。歌者文明的第一台電腦就是根據類似的原理來研治的。這種原理研製出來的電腦,從一開始就是多核多執行緒的,隨著機器 的不斷進步,歌者文明擁有極為強大的計算力。且這樣的電腦在很大程度上還具有創造力。
根據猜測,歌者文明強大的計算能力不是基於主頻速度的不斷提升來實現的,而是在現有計算結構上不斷增加更多更高速的神經元來實現的。因此歌者文明的中央計算器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斷的增大和擴建。直到上億個時間顆粒過去了,第一個神經單元還存在於那台古老的機器的中央,而機器還在使用中,雖然那些古老的單元已經實在貢獻等於零了,但它們被後來的神經元擠壓在中央,是不可能再取出來的了。
在文明發展的高度成熟時期,最龐大的超核——即中央計算機,有一個行星之大,這種巨型的計算機器需要巨量的能源,通常一台計算機需要幾顆恆星為其提供運行所用的能源。越大的計算機越靠近星系的中央,因為那裡越是恆星密集,能源更加充沛。
這種巨型的計算系統幫助歌者文明實現了高速度 的發展。計算機不但能夠完成海量數據 的計算,還能進行虛擬 的物理實驗,甚至能夠獨立進行科學項目研究——這種計算機有思考能力。當你給它一個命題之後,它可以設定假想上百個解決方向,然後分成上百個執行緒去跟進這一百個方向,不斷的進行推演去證明,失敗的證明就回收進程 ,成功的繼續。
依託這種高級計算成長起來的文明,不斷的建設更大更強的計算機器 . 同時在航天和物理學技術爆炸的時代,迅速的統治了自己的星系。然後把範圍擴大到周邊的其它星系。
生命虛擬化時代
隨著中央計算機(超核)和虛擬世界的作用日益擴張,歌者文明的核心疆域“母世界”開始考慮將自身送入虛擬世界來進一步完成對自身的進化和文明的飛躍。它們最終獲得了成功,絕大多數個體都轉化為虛擬生命體,但也有部分個體在現實世界中保存下來,因為他們還需要行使現實互動性極強的一些工作,比如親自發動黑暗森林打擊。
虛擬化的進化方向將歌者的母世界轉化成以數據體為主體的全新社會體系後,歌者文明並沒有完全實現意識的上傳,而是由AI程式進化發展而形成的意識體。長老和歌者應該都是這些為母世界工作的實體生命,他們所在的“種子”應該是一個母世界的備份。以“主核”的強大計算能力,在合適的時候成為一個新的“超核”,建立一個新的“世界”。
邊緣世界可能正是在當時產生了激烈衝突,拒絕被虛擬化或是不甘心自己的實體文明被母世界取代後殘餘的反抗勢力,失去了原本的生存空間後發展而成強大的實體文明。邊緣世界發展起來後在戰爭中逐漸占據優勢,而母世界計畫利用虛擬社會更利於二向化的有利條件重新占據主動。一旦二維化進程在歌者文明所觸及的宇宙空間中廣泛展開,毫無疑問笑到最後的將會是已經完成二維化改造的“母世界”。而邊緣世界以及其他所有三維生命,都將在二維化進程中徹底的毀滅。
戰爭
PS:對戰爭的描述基於對敵人究竟是誰的猜測,由此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版本,但是均未被證實。
可能性一邊緣世界為其他種族構建的文明
在歌者文明占據了三個星系,繼續向外擴張的過程 ,遭遇到了邊緣世界的抵抗 .
邊緣世界的生物體系是一種無機的生物。他們由某種岩石星球上誕生,在那個貧瘠的星系缺少有機生物誕生的環境 . 當歌者文明遭遇他們的時候,他們剛剛才完成技術爆炸,還沒有來得及擴張自己。
當兩種文明初次相遇的時候,彼此都認不出來對方竟然是一種生命。歌者文明認為只有有機體才是生命,而對方則從來沒有見過有機物質。
剛開始,歌者文明認為只要用很簡單的方式就能消滅對方,然而,讓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無機生命的運作方式,以及對生命的概念與有機生命是完全不一樣的。
初期戰爭:化學戰和物理戰。歌者文明採取物理上毀滅對方行星的方式。而邊緣世界則改變了大量歌者文明星球上的化學特質。許多歌者生物患了氧化病 。
中期戰爭:大量毀滅邊緣世界的恆星,這一階段對邊緣世界是最難熬的時期。然後很快歌者文明發現,那些失去恆星的行星上,無機生物並未死掉,無機生物並不需要太陽、陽光和水。有些失去恆星的生物只不過由於寒冷被凍住了,只要邊緣世界重新回去解凍他們,這些生物仍然能夠回到戰場上。
白熱化戰爭:歌者文明開始用激活星系黑洞的方式對邊緣世界實施打擊。每一個星系的中央都存在著一個黑洞,通過向黑洞投送大量物質的方式,黑洞將出現猛烈的噴發,這種噴發放射出的射線可穿過極遙遠的宇宙 ,消滅一切路上存在的生物。在這個階段邊緣世界開始了向其它周邊小星系的全面移民過程 . 周邊世界有五六個較小的星系,邊緣世界的居民像蒲公英一樣的漂向每一個可以觸及的星球。黑洞打擊之後,一個星系消滅了,卻出現了若干個敵人占領的星系,真正的邊緣星系諸國形成了。
反轉戰爭。在移民 的過程當中,邊緣世界出現了再一次的技術爆炸。有些邊緣世界人全面改造了自己的物理和化學特質。無機生物由於 存在的原理與有機生物截然不同,使得他們可以完全的改造自己。他們的戰術包括:攻擊行星磁場,使行星裸露在宇宙輻射中,有機體全面死亡。攻擊恆星,使恆星猛然爆發、或失去外殼變成一團火熱的星雲。
在反擊的後期,邊緣世界開始準備一項浩大的工程,讓那顆離歌者文明最近的黑洞捲入歌者文明的星系裡。當兩個星系中央 的黑洞發生互相吸引的時候,兩個星系都會被捲入黑洞的互相糾纏的過程 中。黑洞在互相糾纏中最終將融為一體,但星系裡的所有星星都會像被勺子攪過一遍的湯一樣。
在這個情況下,歌者文明開始局部使用降維武器。
可能性二邊緣世界是歌者文明的分裂勢力
歌者文明以母世界為發源地,產生了圍繞母世界的大量邊緣世界,但是過於狹長的疆域最終導致了母世界和邊緣世界之間的“猜疑鏈”,而當母世界開始進行虛擬化改造時,戰爭終於爆發。
母世界由實體文明發展而來,並且保留了部分實體生命作一些超核不能勝任的工作。而邊緣世界則完全是原本的生命形式,因此邊緣世界廣泛的針對母世界思維高度統一的特點,進行頻繁的反擊戰和邏輯戰役,導致起初依靠集體智慧而占有絕對優勢的母世界開始失利。虛擬世界的弱點往往涉及根源性的矛盾,因此無法在短時間內加以解決,它們被邊緣世界有效的加以套用,迫使母世界制定更加徹底的二維化戰術。
戰爭前景
使用毀滅了地球文明的二向箔這樣的工具,在星系尺度的戰爭上是沒有什麼用的。因為一個恆星系統針對一個星系來講,太小了。如果要將整個銀河系都降成二維,需要更加高效的二維武器,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倘若戰爭涉及更加廣袤的星際世界,任務必然無比艱巨。
在未來遙遠可見的時代,三維的歌者文明仍將存在。但文明二維化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始。邊緣世界尚未掌握在二維世界延續自己的方法 。當十個星系二維化的進程 一開始,毀滅與勝利也就基本上寫下了結局。一些敵人可能逃逸到別的地方,但這些逃跑的傢伙,會像家養的兔子一樣,逃進黑暗森林的深處。在這場戰爭之外的敵人,可能更加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