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自來溪里住,家計逐年增。日煮三窠菜,時供一個僧。
坐禪非所習,看話亦無能。只么隨緣過,如何繼祖燈。
作品注釋
次韻
依次用所和詩中的韻作詩。也稱步韻。世傳次韻始於 白居易 、 元稹 ,稱“元和體”。 唐 元稹 《酬樂天餘思不盡加為六韻之作》:“次韻千言曾報答,直詞三道共經綸。”原註:“ 樂天 曾寄予千字律詩數首,予皆次用本韻酬和,後來遂以成風耳。”一說始於 南北朝 。 明 焦竑 《焦氏筆乘·次韻非始唐人》:“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載 王肅 入 魏 ,舍 江 南故妻 謝氏 ,而娶 元魏帝 女,故其妻贈之詩曰:‘本為薄上蠶,今為機上絲。得路遂騰去,頗憶纏綿時。’繼室代答,亦用絲時兩韻。是次韻非始 元 白 也。”
元白
(1). 唐 代詩人 元稹 、 白居易 的並稱。《舊唐書·元稹傳》:“ 稹 聰警絕人,年少有才名,與 太原 白居易 友善,工為詩,善狀詠風態物色,當時言詩者稱 元 白 焉。”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白居易》:“﹝ 白居易 ﹞與 元稹 極善膠漆,音韻亦同,天下曰 元 白 。” 明 許時泉 《同甲會》:“雖文如 元 白 ,武若 李 郭 ,亦不能忘此胭脂氣味。”
(2).泛指詩友。 駱鵬 《寄懷師農》詩:“ 元 白 卜鄰曾有約,太平身世渺難期。”
(3). 金 代詩人 元好問 、 白君舉 的並稱。 清 趙翼 《陔餘叢考·六李杜兩元白》:“ 金 末 元遺山 為一代文人之冠。其時有 白君舉 ,字 寓齋 , 隩州 人,以進士官 岐山 令,詩名與 遺山 相頡頏。 元 白 本世契,兩家子弟每舉 長慶 故事相往來,時又亦謂 元 白 。”
自來
由來;歷來。《左傳·昭公元年》:“ 叔 出 季 處,有自來矣。”《後漢書·朱暉傳》:“夫俗之薄也,有自來矣。”《金史·仆散忠義傳》:“使左副元帥 志寧 移牒 宋 樞密使 張浚 ,其略曰:‘可還所侵本朝內地,各守自來畫定疆界,凡事一依 皇統 以來舊約,帥府亦當解嚴。’” 陳毅 《廣東》詩:“ 百粵 自來形勝地,人民建設更生光。”
家計
(1).關於家事的打算,引申為家庭事務。《韓非子·難言》:“閎大廣博,妙遠不測,則見以為夸而無用。家計小談,以具數言,則見以為陋。”《世說新語·方正》“ 武帝 語 和嶠 曰” 劉孝標 注引 晉 傅暢 《晉諸公贊》:“ 齊王 當出藩,而 王濟 諫請無數,又累遣 常山主 與婦 長廣公主 共入稽顙,陳乞留之。 世祖 甚恚,謂 王戎 曰:‘我兄弟至親,今出 齊王 ,自朕家計,而 甄德 、 王濟 ,連遣婦入來,生哭人邪? 濟 等尚爾,況餘者乎?’”
(2).家庭生計。《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 豐 不知而往,即殺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豐 前後仕歷二朝,不以家計為意,仰俸廩而已。” 唐 岑參 《贈酒泉韓太守》詩:“太守有能政,遙聞如古人。俸錢盡供客,家計亦清貧。” 明 高明 《琵琶記·勉食姑嫜》:“奴家自從丈夫去後,頓遭饑荒,衣衫首飾,盡皆典賣,家計蕭然。” 葉聖陶 《倪煥之》十六:“依我說,不能一概而論,家計不好,人好,大部分也不至於吃苦。”
(3).家產,家財。《朱子全書》卷三:“如人一家中,合有許多家計,也須常點認過。若不如此,被外人驀然捉將去也不知。”《醒世恆言·李道人獨步雲門》:“我本有萬金家計,就是子孫輩連年送的生日禮物,也有好幾千,怎么剛出來得這兩日,便回去沒有飯吃了?”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之三:“三朝拜親戚,引妾出前庭。不用論家計,郎能學六經。” 老舍 《老張的哲學》第一:“你知道你的家計比我知道的清楚,沒錢不用想念書,找事作比什麼也強。”
(4).猶言各自獨立安排籌劃。《朱子語類》卷一○三:“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須如此做家計。” 宋 葉適 《上寧宗皇帝札子(開禧二年)》二:“故臣欲經營瀕 淮 沿 漢 諸郡,各做家計,牢實自守。” 宋 葉適 《故通直郎清流知縣何君墓志銘》:“須家計牢實,彼必不可以進而後我可以不退。且盟約久定矣,必彼先破壞而後我徐應之。”
逐年
一年一年地。 唐 張喬 《秦原春望》詩:“無窮名利塵,軒蓋逐年新。”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九》:“苟能搜訪侵收之人,籍沒其家產,從重問遣,則錢糧逐年起總矣。” 曹靖華 《飛花集·深滬春意濃似酒》:“一九五九年起,造林面積,逐年擴大。”
作者簡介
德祥,元明間僧。浙江錢塘人,字麟洲,號止庵。工書能詩。洪武初住持徑山寺。永樂中尚在。書宗晉人,擅名一時。詩刻苦,高逼郊、島,有詩曰《桐嶼集》。洪武初,住持徑山,臨終倚座曰:「一隊緌糟漢,我爭如爾何!」談笑而逝。姚少師《祥老草書歌》云:「祥師只今為巨擘,上與閒素爭蠙巑岏。錢塘山水甲天下,秀氣毓子為楩楠。十年不出筆成冢,中山老兔愁難安。晴軒小試烏玉玦,雙龍隨手掀波瀾。昨將一紙遠寄我,天孫機錦千花攢。願師勿置鐵門限,從它須索來千官。搢紳相與嘆莫及,便欲奪去加巾冠。厥聲已播不知息,箱篋盛貯光爛爛。」其為一時推重如此。吳之鯨《武林梵剎志》云:「祥公與夢觀仁公同參,相與肆力於詩。仁公以南粵進翡翠,作詩寓諷云:『見說炎洲進翠衣,網羅一日遍東西。羽毛亦足為身累,那得秋林靜處飛。』太祖怒曰:『汝謂我法網密,不欲仕我耶?』止庵亦以《西園詩》忤上,幾不免。」《西園詩》今載集中,不知所謂忤上者何語,野史流傳,不足信也。祥公有題倪雲林、周履道書畫云:「東海東吳兩故人,別來二十四番春。」又有《為王駙馬賦清真軒》詩,則知公生元季,至永樂中尚在也。有《和御製賜赤腳僧》詩。又《句容道中》詩云「十年三度上京華」,則洪武中應召浮屠也。田汝成《西湖志》云:「故宋時為僧,入元屬念舊國,有《風雨》、《望月》諸詩。」汝成志稱詳博,其疏謬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