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汁人生觀

檸檬汁人生觀

我成長的年代,香港社會艱苦,是殘酷而悲涼的。 李嘉誠說,他學到最價值連城的一課,是逆境和挑戰只要能激發起生命的力度,我們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像的。 的確,貧窮不一定是缺乏金錢,而心靈的貧窮更加可怕。

簡介

汕頭大學舉行“2011屆畢業典禮”,香港長實集團董事局主席、汕頭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

李嘉誠李嘉誠
李嘉誠先生在致詞中,提及近期媒體熱炒的“年輕人應否成為李嘉誠”話題時指出,每一個人各有不同的獨特天賦和經驗,他勉勵學子轉化逆境活出自我,“逆境和挑戰只要能激發起生命的力度,我們的成就可以超乎自己所想像的。”

主要內容

生命拋來一顆檸檬,你是可以把它轉榨為檸檬汁的人。要描述自己獨特的心靈地圖,你才可發現熱愛生命的你、有思維、有能力、有承擔,建立自我;有原則、有理想,追求無我。

原文

以下為李嘉誠先生於汕頭大學畢業典禮致辭全文.
尊敬的郝平副部長、林海帆教授、尊敬的各位領導、校董、老師們,各位嘉賓、家長們、同學們:
大家好!歡迎各位到臨汕頭大學,與我們一起共渡同學們這快樂的一刻!各位同學,你們從國小至大學畢業,寒窗努力十六載,今天踏上新的一段,衷心祝願你們能振翼乘風,成就志向,追求夢想。
你們知道嗎,我以為活到這年紀,早看盡太陽底下的事,想不到令人莫名其妙的事還是不少的。近期媒體在熱炒年青人應否成為李嘉誠,觀點之多,煞有介事的炒作令人費解發笑。對我而言這議題本身挺空洞,每一個人各有不同的獨特天賦、經驗,並按自己的選擇踏上命途,雖然沒有人應附人驥尾,盲目模彷他人,但從他人經驗悟出心得,也是不錯的成長教材。
坦白的對大家說, 我愛當我自己!
但這句話不意味我未曾夢想當一名內科醫生,或是科學家,一點痴性,人人可有,不太久之前,我還希望自己是高球高手。人生的價值不僅需要重視結果,奮鬥過程,也同樣重要。
東坡先生曾說「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生活所需全部欠缺,我小時候比蘇東坡這句話的生活條件更苦,在這艱難階段中,我還能在品格個性、能力、情感與志趣的探索里找得快樂的滋味。
這遍鬧哄哄要不要當李嘉誠的炒作,反而促使我對自己的旅程反思,如果一切有機會從頭再來,我的命運會如何不同?人生充滿著很多「如果!」,轉捩點比比皆是,往往也不由我們控制。如果戰爭沒有摧毀我的童年,如果父親沒有在我童年時去世,如果我有機會繼續升學,我的一生將如何改寫?我對醫學知識如此熱誠,我會不會成為一個醫生?我對推理與新發現充滿興趣,我會不會成為一個科學家?
這一切永遠沒有答桉,因為命運沒有給我另類的選擇,我成為今日的我。
人生的過程中儘管不無遺憾,但我學到最價值連城的一課 — 逆境和挑戰只要能激發起生命的力度,我們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像的。
我成長的年代,香港社會艱苦,是殘酷而悲涼的。那時候沒有什麼社會安全網,飢餓與疾病的恐懼是強烈迫人。求學的機會不是每一個人的權利,貧窮常常像一種無期徒刑。今天社會前行,新的富足為大部分人帶來相對的緩衝保障,貧窮不一定是缺乏金錢,而是對希望及機遇憧憬破滅的挫敗感。很多人害怕可上升的空間越來越窄,一輩子也無法衝破匱乏與弱勢的局限。我理解這些恐懼,因我曾經一一身受。沒有人願意貧窮,但出路在哪裡?
七十年前這問題每一個晚上都在我心頭,當年十四歲時已需要照顧一家人,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沒有可以依靠的人脈網路,我很懷疑只憑刻苦耐勞,和一股毅力,是否足以讓我渡過難關?我們一家人的命運是否早已注定?縱使我能煳口存活,但我有否出人頭地的一天?
我迅速發現沒有什麼必然的成功方程式,首要專注的是,把能掌控的因素區分出來。若果成功是我的目標,駕馭一些我能力內可控制的事情是扭轉逆境十分重要的關鍵。我要認清楚什麼是貧窮的枷鎖 — 我一定要有擺脫疾病、愚昧、依賴和惰性的方法。
比方說,當我發覺染上肺結核病,在全無醫療照顧之下,我便下定決心,對飲食只求營養不求喜惡、適當地運動及注重整潔衛生,捍衛健康和活力。此外,我要拒絕愚昧,要持恆地終身追求知識,經常保持好奇心和緊貼時勢增長智慧,避免不學無術。在過去七十多年,雖然我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下班後我必定學習,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在過去一年,我費很大的力氣,努力理解進化論演算法里錯綜複雜的道理,因為我希望瞭解人工智慧的發展,以及它對未來的意義。
無論在言談、許諾及設定目標各方面,我都慎思和嚴守紀律,一定不能給人囂惰脆弱和倚賴的印象。這個思維模式不但是對成就的投資,更可建立誠信;你的魅力,表現在你的自律、克己和謙遜中。
所有這些元素連線在一起功效非凡:它能漸漸凝聚與塑造一個成功基礎,幫助你應付控制範疇以外的環境。當機遇一現,你已整裝待發,有本領和勇氣踏上前路。縱使沒有人能告訴你前路是什麼一道風景,生命長河將流往何方,然而,在這過程中,你會領悟到邱吉爾多年的名言:「只要克服困難就是贏得機會。一點點的態度,但卻能造成大大的改變。」
生命拋來一顆檸檬,你是可以把它轉榨為檸檬汁的人。要描繪自己獨特的心靈地圖,你才可發現熱愛生命的你、有思維、有能力、有承擔,建立自我的你;有原則、有理想,追求無我的你。各位同學,再次恭喜你們,我深深相信,今天你以汕大為榮,明天汕大將以你為榮。 謝謝大家。

意義

大多數年輕朋友羨慕的是李嘉誠現在的財富、名望和地位,而對李嘉誠經歷過的苦難、逆境和挑戰知之不多。李嘉誠在童年時,父親因勞累過度不幸染上肺病,為了給父親治病,一家的生活過得相當清貧,兩頓稀粥,再加上母親去集貿市場收集的菜葉子便是一天的糧食。父親逝世後,14歲的李嘉誠被迫離開學校用他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贍養慈母、撫育弟妹的重擔。筆者曾經對一位年輕朋友介紹過李嘉誠先生苦難的童年時代,並問她願意經歷這樣苦難的童年嗎?這位朋友沉吟良久後說:“我擔憂我無法經歷這樣的人生考驗。”
塑造精彩人生是責任
李嘉誠說,他學到最價值連城的一課,是逆境和挑戰只要能激發起生命的力度,我們的成就是可以超乎自己所想像的。
法國啟蒙主義學者盧梭說過:“十歲被點心、二十歲被戀人、三十歲被快樂、四十歲被野心、五十歲給貪婪所俘虜。人,到什麼時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李嘉誠說:“我要拒絕愚昧,要持恆地終生追求知識,經常保持好奇心和緊貼時勢增長智慧,避免不學無術。在過去70多年,雖然我每天工作12小時,下班後我必定學習。”
“貧窮不一定是缺乏金錢,而是對希望及機遇憧憬破滅的挫敗感。很多人害怕可上升的空間越來越窄,一輩子也無法衝破匱乏與弱勢的局限。我理解這些恐懼,因我曾經一一身受。沒有人願意貧窮,但出路在哪裡?”李嘉誠說。
的確,貧窮不一定是缺乏金錢,而心靈的貧窮更加可怕。李嘉誠成長的年代,香港社會艱苦,是殘酷而悲涼的。那時候沒有什麼社會安全網,飢餓與疾病的恐懼是強烈迫人;求學的機會不是每一個人的權利,貧窮常常像一種無期徒刑。今天香港社會新的富足,為大部分人帶來相對的緩衝保障,這是許多像李嘉誠那樣的前輩胼手胝足、篳路藍縷為香港社會奠定的基礎。
李嘉誠坦白地對學生說:“我愛當我自己!”告訴學生,上天賦予每一個人獨特生命的同時,也賦予每一個人熱愛自己和塑造自己人生的責任。
()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